尊玉施藝

尊玉施藝

“尊玉”是愛玉人群潛意識中存在的一種虔誠態度。 玉本身具有尊貴的特性――“玉”作為一種美麗的礦物,自從五千年前與造型藝術與華夏文明相結合後,就一直化身為體現社會價值觀念的一種文化符號傳承至今。

簡要釋義

“尊玉”是愛玉人群潛意識中存在的一種虔誠態度。

尊玉施藝 尊玉施藝

玉本身具有尊貴的特性――“玉”作為一種美麗的礦物,自從五千年前與造型藝術與華夏文明相結合後,就一直化身為體現社會價值觀念的一種文化符號傳承至今。

玉,首先是物質上的玉,它是大自然的魂寶美物;其次是精神層面的玉,即玉文化之玉,玉文化的主要功用,是以玉為主體將所承載的華夏文化符號化。

“尊玉”可以概括為對玉的自然屬性和玉文化屬性的雙重尊崇。“施”是工,方向是“藝”。這些理念結合起來就是“尊玉施藝”理論的基礎。

形成過程

“尊玉施藝”理念是在前人總結的基礎上,經歷了從“因材施藝”到“尊材施藝”再到“尊玉施藝”的十年磨礪,才總結而出的寶貴理論。

2000年前後,文心讀玉藝術團隊在考察玉雕行業發展狀況時,發現當時的玉雕界存在一些不尊玉的浪費現象,當看到一塊很好的山子玉料當場被劈為兩截時,宛然就激發了我內心深處長久以來的一種衝動,第二天,面對學生上課時,一改平時“因材施藝”的傳統治玉原則,第一次大膽提出“尊材施藝”的說法。之所以這樣提是想讓學生們對玉料的使用態度上有個好的轉變。同時告訴他們:“玉料本身是有個性的,一如每一個生命。正所謂‘材無高下,藝有優劣,尊材施藝,大象無形。’”本著這個思路去影響學生對玉料的態度。並正式提出了尊材的基本五要素:“尊質、尊色、尊形、尊勢、尊意”,一度形成了“尊材施藝”系列教案。當時,這雖然是一個不夠完善的理念,但它已經從治玉態度上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在這個理念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手中的許多優秀玉料得到了保全。這一時期,尊材的態度開始主導了創作方向,創作出了象“意境魂”這一類金獎作品,學生們的治玉態度大受鼓舞,選料創作能力

尊玉施藝 尊玉施藝

大幅提高。

2001年夏,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以及與玉文化學者們的廣泛接觸,開始逐步重視起玉的另一種屬性,那就是玉文化的屬性。一塊玉,沒有玉文化做導向,就象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即使很美也只是個呆瓜而已。經常發現學生對著玉只是在努力地勾勒外在形象,而對要表達形象的內在文化內涵卻搞不清。這種新情況的出現已經超越了“尊質、尊色、尊形、尊勢、尊意”的五要素範疇。面對新問題我經過反覆分析,得到的結論讓自己都大吃一驚,因為,這一現象的背後,竟然隱含著學生對華夏玉文化嚴重缺課的事實!

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向市場,繼續考察,發現諸如此類的情況比比皆是――許多人弄不明白治玉的意義,或者曲解了治玉的目標,甚至讓玉沾染了許多庸俗文化的成分。當時,越看越怕,不由得開始反思“尊材施藝”理念的缺陷了。

經過不厭其煩地與大師們交流,與玉文化學者們對話,經常會進入禪定般的境地,一任思想幻游千載,問道於老子,問德於三皇五帝,問禮於孔孟先師,深究玉文化的根源……反覆的討論思考讓我得以在玉文化浩翰的海洋中,一洗心靈的蒙塵。在2001年秋天,終於從傳統文化的深處“問”清了“尊材施藝”理念存在的缺陷,追加上了對玉文化尊重這一重要章節。從而確立了的新理論基礎,那就是“尊玉施藝”論。

隨後,我們在教學中大補玉文化上的缺課,並推崇“以德育人、以文化治玉”的研究方向,正式成立“文心讀玉藝術研究院”。十年來隨著大量的治玉實踐,在“尊玉施藝”理念的指導下創意出的玉雕藝術品,大多數顯得渾然天成,文化內蘊生動。如“千里江陵”“雲深何處”“雲峰古道”“月光睡荷”“獅子鏈章”一系列作品榮獲多項玉雕大賽的金、銀獎項。

由最初講的“因材施藝”主要指向技藝上的要求;到“尊材施藝”開始注入態度的轉變;進而以“尊玉施藝”明確提出了對玉的兩個層面(玉的自然屬性和玉文化屬性)的尊重。由此,我們一步步地接近了玉雕的正確核心理念,同時也肩負起了傳播治玉新理論的歷史使命。

創作原則

尊玉施藝 尊玉施藝

五項基本創作原則

1、要做好玉料的美容師,玉料的翻譯家。創意中,善於借玉之力,善於與玉料的特性合作,以四兩拔千斤的技巧,順勢而為。展現玉料的“英雄本色”。

2、正本清源,萬變不離其宗,緊扣玉文化“玉以載德”的核心價值觀,先回歸後創新,不因創新而脫離核心價值觀。

3、堅持“化繁為簡,化簡為精,深入淺出,直指靈魂”的原則,提高玉雕藝術品的文化底蘊和藝術成分。

4、施藝技巧上講究“有質顯質,無質顯藝;有味出味,無味入味”。確定“首德次符”的施藝邏輯。

5、玉雕藝術的出發點是真善美,方向是人與自然、與歷史、與文化的合作,最終目的是視覺上的美,精神上的享受。

強調兩個方面

在“尊玉施藝”理論指導下,我們特彆強調兩個方面:

1、玉雕藝術家不可忽視玉本身的特性,玉雕藝術是在玉的自然美的基礎上的錦上添花。

玉的材質不容忽視。它是物質基礎,沒有村質就沒有一切。玉的村質是“溫潤”的,它符合中國儒家提倡的“和為貴”的人文思想,是極為合適的“和”文化載體,符合當前倡導的“和諧”社會價值觀念。

現代一些玉雕藝術家往往在強調自己的主觀體驗時,忽略了玉本身“溫潤”的特殊性。這樣做出的作品失去了玉的味道,不僅稱不上是玉雕藝術品,連稱為玉雕作品都很難。

對玉的材質的尊重,本身就包含有玉雕藝術家內心對大自然的敬畏。自然是偉大的,它是一切力量的源泉,任何人都不得不對它心存敬畏。玉雕藝術家應該認識到這一重要意義。在藝術創作中主動與大自然合作,我們不能妄自尊大,以自我為中心,“因藝毀質”、姿意毀壞玉質大美之事不能做,始終要放下身子做好玉的翻譯家、美容師,認識到玉雕藝術只是在玉的自然美的基礎上錦上添花而已。一如江富建老師所云:“除卻自然之玉,我們將束手無策。”

2、一件真正的玉雕作品,是與虔誠心結合、與華夏文明合作的結晶。

“尊玉施藝”本質上也是玉雕藝術家對所從事的玉雕藝術的正確態度的概括。特別是老玉雕藝術家對玉的那種虔誠,更是一種對自己人生的尊重,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他們把尊玉的信念,深深根植於自己的言行之中,認知材質,認知自然力,認知華夏文化,認知光明的精神訴求。“尊玉施藝”理念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玉雕藝術家的敬業精神與堅守玉文化的完美結合。

華夏玉文化的發展史,從農耕文化的玉制工具,到禮器,再到帝王玉,終至君子玉,一路歡歌,承載著中華民族對生活真善美的追求。在這漫長的歷程中,文學、哲學、雕塑、繪畫、美學、音樂、數學、幾何、物理、化學各類學科都為玉文化所包納;而其他學科卻不一定能夠包含玉文化。玉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見一斑。玉文化的本質決定著它一直在追求博愛、平等,代表著人格、道德、公正的力量。這種博大精深的內涵特性不是任何一門學科都能具有的。以玉做玉文化的載體,正是因玉的材質與玉文化的訴求相符合。如今,玉,更是上升到了要代表華夏道德力量的高度上來。所以說,玉雕藝術品更是與華夏文化結合的結晶。

在新形勢下,一個玉雕藝術家,如果不理解玉文化本質從小處講,會是一種人生的虛度,從大處講,則是一種藝術修為的不足和藝術方向的偏離。

三大治玉方向

尊玉施藝 尊玉施藝

“尊玉施藝”理論明確了三大治玉方向

1、突出玉質的“溫潤”是核心。

“溫潤”的品質是“和”文化的本質。一如佛教以佛造像、苦行、誦經等形式來傳承佛教義一樣,玉的“溫潤”品質是引導玉文化注入的基礎。一定要突出玉質“溫潤”的重要性,這個觀念在任何創作中都要堅持。

2、提倡玉雕藝術形式必須與玉文化獨特性相符。

如觀音,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這樣做慈眉善目的形象。那么,玉文化的獨特形象呢?則是華夏文明中各種真善美形象的結合。玉文化是正氣的凝聚,它代表著一個民族所有光明的精神訴求。這一點是華夏玉文化獨具的特性。藝術創作一定要遵循“寧缺勿濫”的要求,摒棄那些頹廢的、無健康訴求的垃圾藝術,大力倡導玉雕藝術形式必須與玉文化特性相符合的原則,創作光明的、向上的藝術形象來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為後人留下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3、確立“尊玉”和“敬業”相結合的正確人生態度

古語云:“石之美者兼有五德―――仁、義、智、勇、潔”。五德之美可以淨化心靈,警醒自己,引導行為方向,君子的“尊玉”的態度終會升華到人生的態度上―――我們的人生也是大自然的造化,浪費自己的人生也是對自然造化的浪費。在“尊玉施藝”理念的指導下,學生們可以很快樹立“尊玉”和“敬業”相結合的正確人生態度。不虛度青春,沿著前輩開創的正確道路,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雙贏。

現實意義

弘揚人生如玉品格。淨化心靈,警醒自己,引導行為方向,將君子對玉的態度升華到人生的態度上。我們的人生也是大自然的造化。浪費自己的人生也是對自然造化的浪費。我們應傳承玉的光輝形象,塑造優秀民族性格,培養高尚道德觀念,為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起到的楷模和促進作用。

重塑玉德文化精神。“尊玉施藝”治玉理念對當下玉雕藝術轉型期的指導意義會越來越凸顯出獨特價值。現代玉雕人往往強調自己的體現,忽略玉石本身特性與玉文化的訴求。人們把手藝看得很淡,抄襲,拼湊,等等出現諸多不敬業的現象。因此,我們面臨著一項全新的任務,就是更新玉雕藝術理念,把缺少人文精神的玉雕品清掃出我們的玉文化聖壇。這樣才能真正讓玉雕這一古老的藝術煥發勃勃生機,重塑以玉載道的藝術氛圍和以德載玉的文化精神。

建立玉雕藝術評價新標準。對玉質的尊重,對玉文化的尊重,將會使尊玉施藝的理念對收藏界和玉雕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尊玉施藝將使我們成為玉雕藝術新標準的建立者和實施者。

尊玉施藝、玉雕藝術願景是:將玉雕從民間工藝推向藝術前台,讓中國玉雕成為世界文明殿堂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