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澄清超常教育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有些人認超常教育就是將孩子培養成超常兒童的教育,這是一種誤解。簡單的說,超常教育就是"為超常兒童(也有人稱"天才兒童")提供的教育",它屬於教育領域中"特殊教育"的範疇。我們承認兒童的智慧型發展存在個體差異。大部分兒童之間的差異不很明顯,對其正常的學習影響不大,正常的學校課程主要是依據這部分兒童的水平和特點的設計。但由於種種原因(其中有些至今還不為人知),有些兒童智慧型發展表現出明顯的遲緩或落後,學習一般的課程很困難;還有一些則顯示出超群的優異智慧型,在某些領域的學習中(如數學、語言、藝術等),超速進展,水平顯著超出一般兒童,這些就是一般意義上的"超常兒童"。他們在學習正常的課程內容時,會時時處於"吃不飽"或"吃不好"的狀況。
對於前者,我們通常會採用經過調整和改變的課程內容和評估體系,即實施特殊教育,否則他們將在教育中沒有"立足之地";而後者--超常兒童,也同樣需要有針對性的課程調整。這種調整不僅是加快學習的速度或加深程度,而是要對課程的整體結構做出改變,涉及到具體目標、學習內容、教學方法、評估、師資等等各方面,才能使之成為適合超常兒童發展特點的教育,從而達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增長兒童才能的教育目標。
可見,"超常教育"首先是適應兒童自身差異的教育,而不是"製造差異"的教育。也就是說,首先有了超常兒童的"與眾不同",然後才有"超常教育";而不是由於有了"超常教育",兒童就可以"出類拔萃"。任何宣稱可以將"每個兒童培養成天才"的方法,都並不能真的在每一個兒童身上成功。
記者: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接受超常教育?
李彩云:家長首先要確認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兒童",這可以諮詢專業人員;其次,家長要了解你的孩子可能進入的"超常教育"的具體情況。"超常教育"的實施有多種模式和多種途徑、手段。特殊班(如"少兒實驗班"等)、跳級、課外學習等,都可以是實施超常教育的方式,每一種方式適合不同的孩子和家庭,家長應全面考慮,慎重選擇。
記者:具有超常潛質的兒童是否一定得接受超常教育?
李彩云:是,但這種超常教育應以最適合孩子和家庭的方式實施。
記者:超常教育培養的結果是孩子十四、五歲就可以考上大學,很多人擔心這些孩子的心理素質、處事能力卻未必同步適應,此種擔憂有無道理?
李彩云:超常教育有不同的形式,提前上大學只是其中之一,並不是兒童期超常教育的唯一"出路"。對於那些提前上大學的孩子,這種擔心是十分合理和必要的,它提醒有關的家長和教師關注少年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和學校適應問題。但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只是方法因人而異:有些孩子適應力很強,智力發展與社會性發展也比較平衡,他們無須太多的幫助,也不會出大問題。較多的孩子需要不同程度的外界幫助,包括中學階段的社會性活動與交往的經驗、入學後學習方式、生活方式的調整、家長、學校的相關指導、以及專業的心理諮詢與輔導等。大多數學生可以最終適應,在大學發展順利,但也有的孩子自己適應困難,也得不到適當的幫助,就會很痛苦,甚至後悔走了一條不同於他人的道路。
記者:國外對於超常兒童如何進行教育?
李彩云:世界範圍內超常教育的系統研究與實踐大約起於一個世紀前。目前超常教育最為普及、研究和從教人員力量最大的國家當數美國,但美國的超常教育通常是融合在普通學校中,以個別教育計畫的方式實施的,沒有公立的特殊學校或特殊班。美國有立法規定超常兒童有權利得到適合他的教育服務,所以公立學校系統十分重視天才兒童的甄別與特殊教育。
記者:我國目前嘗試的超常教育體系還存在哪些問題?我們該為這一體系的健康發展做出哪些努力?
李彩云:第一,我國目前的超常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得到"法定"的地位,超常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沒有被教育系統充分關注,這就使得那些試圖為超常兒童提供特殊教育的努力,得不到穩定的來自政府的人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只能以"實驗項目"的方式謀求進展,能夠覆蓋的兒童數是很有限的。按照智慧型發展水平的常態分配規律推測,天才兒童應占兒童總數的3%左右,他們中的大多數還沒有得到相應的特殊教育服務。
第二,社會對超常兒童和超常教育的理解還存在偏差,需要進行這方面的"科普"。
第三,社會及教育系統對天才兒童的期望都還有比較明顯的功利色彩,而缺少服務的意識和人文關懷的立場。事實上,天才兒童有各種類型,每個人也有自己的優勢與弱勢,而且,和所有的兒童一樣,他們也要經過從身、心的不成熟逐漸向成熟發展的過程,因此,他們成長的也需要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幫助,而特殊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種幫助。天才兒童接受特殊教育,是因為他們無法在普通教育中獲得合適的資源,而不是因為他們必然做出社會所需要的成績。人的成就水平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其中一些因素是難以控制的),天才並不能一定成材,但即使是"不成材"的天才兒童,也有權利得到適合其發展水平和特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