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驅逐戰車

射手驅逐戰車

射手驅逐戰車(英軍定名為SP 17pdr, Valentine, Mk I, Archer, A30)是二戰時期英國以華倫泰步兵坦克的底盤作修改,配17磅炮而成的一種驅逐戰車。

基本規格

總重 18.79噸
全長 6.68米
寬度 2.64米
全高 2.24米
操作人數 4人(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
裝甲厚度 8 - 60毫米
主要武器 QF 17磅炮(76.2毫米) 39發
次要武器 1 x 布倫輕機槍
發動機 GMC M10柴油引擎
輸出功率 167匹(123千瓦)
單位重量馬力 10.1匹/噸
懸掛系統 螺旋彈簧
燃料箱容量 227升
最大行程 145公里
最大速度 24公里/小時

設計

QF 17磅炮 QF 17磅炮

1943年,當時英軍仍然使用QF 2磅炮及QF 6磅炮作坦克的主要武器,然而對付德軍裝甲車輛火力相當不足,QF 17磅炮雖然火力強大,但只能以牽引方式送到戰場,明顯只可作防禦用途,為了快速提高反坦克能力,英軍決定把17磅炮裝進當時進行量產的瓦倫丁步兵坦克的底盤上,成為了射手驅逐戰車。

不過華倫泰步兵坦克的底盤細小,無法以旋轉炮塔方式加裝大型的17磅炮,只能把主炮向後安裝,再配低矮的開頂式固定炮塔,成為了一種絕佳的伏擊武器,通常發射數發後就可快速轉換位置,無須浪費時間原地旋轉車體離開,不過細小的空間令主炮後膛剛好在駕駛座上,發射時駕駛員必須離開駕駛座免被後坐所傷。

後來英軍的挑戰者巡洋坦克、阿基里斯坦克殲擊車及謝爾曼螢火蟲也能安裝17磅炮,射手驅逐戰車不再生產。

服役

射手驅逐戰車的車體背面 射手驅逐戰車的車體背面

射手驅逐戰車在1943年中期開始進行生產,1944年10月正式裝備,主要服役於西線戰場及義大利攻防戰,至二戰結束時只生產了665架,英軍定位為自行火炮,並裝備皇家炮兵團(Royal Artillery)及皇家坦克 團。

二戰後一部份射手驅逐戰車交給埃及陸軍,並參與了第二次中東戰爭。部份己退役的則存於現存以色列的Yad La-Shiryon博物館、荷蘭Overloon戰爭博物館及英國巴溫頓坦克博物館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