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跗隴馬陸

寬跗隴馬陸

寬跗隴馬陸是一味常見的藥用多足動物。早在《本草綱目》里已有記載,迄今仍流傳於民間。寬附隴馬陸,在甘肅臨夏地區的人民民眾中,做為一個驗方,用以治療癤腫等症,頗有成效。

基本信息

簡介

寬跗隴馬陸 寬跗隴馬陸

【藥 名】:寬跗隴馬陸【拼 音】:KUANFULONGMALU

【來 源】:為圓馬陸科動物寬跗隴馬陸的全體。

【功 效】:解毒止痛、和中開胃、利濕解毒。

【主 治】:用於瘡癤、消化不良、黃疸。

【性味歸經】:苦、鹹,涼。入肺,胃、肝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9一1.8克。

【別 名】:撣子蟲(《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本種分布於甘肅和四川北部。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6-8月份採收。採收後,將蟲放於烈日下曬死,或用60℃烘箱烘死,然後取出,再曬至純乾,研粉備用。

【拉丁名】:原動物寬跗隴馬陸 kronopolites svenhedini(Verhoeff)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中藥化學成分】:含有芳香醛、酮類、多糖類物質、胺基酸、多肽和蛋白質、揮髮油及油脂、醌類物質、碳酸鈣等。

生物形態

倍足綱帶馬陸目奇馬陸科隴馬陸屬的 1種。雄性體長26毫米,寬約2.5毫米。雌大於雄。側突窄,全體近似圓柱狀,由20體節組成,黑褐色,每個體節後緣有1條寬的黃色橫紋。臭腺小孔位於第 5、7、9、10、12、13、15~19體節的側突上。顎唇部缺少前底節和結節,單唇基節前端伸入兩舌葉間而不把它們分開。

雄性生殖肢1對,由第7體節腹面的凹孔里伸出。凹孔橫長,中間稍有收縮。左右生殖肢不癒合;基節粗大;末端有一角狀突;前股節短小,具有許多細長的剛毛;股節長大,可以明顯地看到縱貫其中的精溝,後股節界限不明。脛跗節分2支:脛支窄長,跗支有2尖角,上尖角寬大。寬大的跗支是寬跗隴馬陸區別於其他隴馬陸種類的主要特徵。

在中國甘肅省臨夏地區,7~8月是此種馬陸的交尾盛期。交尾時,雄性爬到雌性背部,再翻轉到雌性身體前半部腹面,以生殖肢伸入雌孔。9~10月此蟲逐漸減少,冬季蟄居於較深的土層中,捲曲呈環狀。

馬陸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中已有記載,迄今流行於民間,用以治療癤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