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不斷鉛筆簡介
寫不斷鉛筆的筆身採用耐磨、抗摔、防碎的合成塑膠;而筆芯則採用純天然、不含毒性的石墨為原料,經過烘焙精密配製而成,相對於傳統筆芯而言具有不易斷芯的優點。傳統的木質鉛筆經常要削,而且筆尖很容易折斷,寫不斷鉛筆經特別設計,對出芯長度加以控制,最大程度上防止了斷芯,更不需用刀來削;寫不斷鉛筆專用筆芯分0.5毫米和0.7毫米兩種規格,有效地滿足粗細不同的書寫需求。
寫不斷鉛筆使用簡單易操作,只要拉開鉛筆上的筆蓋,順著彈道垂直插入筆芯,並輕壓筆芯與筆身平行,蓋上筆蓋,就可以一直書寫到完,過程無需再按;用完一根長筆芯後,當筆頭會動時,就該換筆芯了,只要垂直插入垂直筆芯就可以了。
鉛筆起源與發展
起源 鉛筆的歷史非常悠久,它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古羅馬時期。那時的鉛筆很簡陋,只不過是金屬套里夾著一根鉛棒、甚至是鉛塊而已。但是從字意上看,它倒是名副其實的 “鉛筆”。而我們今天使用的鉛筆是用石墨和粘土製成的,裡面並不含鉛。 現代鉛筆的鼻祖誕生於16世紀中葉的英國坎伯蘭山脈的布洛迪爾山谷。1564年,在布洛迪爾山谷有人發現了一種稱為石墨的黑色礦石可以寫字,他們隨即將這種礦石切割成細條,運往倫敦出售,供商人們在貸籃和貨箱上作標記之用,故稱為 “標記石 ”。””這裡的石墨礦簡直就象是上帝專為生產鉛筆而賜予的,純度高,光滑而不易折斷。後來人們將石墨棒插入鑽好的小木棍中,就製成了與今天相近的鉛筆。
發展歷史
由於用布洛迪爾山谷石墨製作的鉛筆很受歐洲各國歡迎,所以採掘過量,高純度的石墨礦很快就枯竭了。於是人們開始研究用人工方法提取,加工石墨。 1761年,德國化學家范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鉛筆廠。他將石墨、硫磺、銻和松香混合,成為糊狀,然後再將其擠壓成條烘乾,提高了石墨的韌性,成為今天鉛筆的雛形。 18世紀時,能生產鉛筆的只有英、德兩國。後來,由於戰爭的影響,法國的鉛筆來源中斷。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命令本國的化學家尼古拉斯·孔蒂就地取材,生產本國鉛筆。孔蒂用法國出產的劣質石墨與粘土混合,並通過控制粘土與石墨的比例來調整其硬度和顏色深淺,成型後置於窯內焙燒製成筆芯,再用松木製成筆桿裹住筆芯,獲得成功。這樣生產出的鉛筆成了當時最好用的鉛筆。問世後,很快就傳到了世界各地。 1822年,英國的霍金斯與莫達合作,發明了第一支 “伸縮式鉛筆”。1838年,美國人基拉恩發明了 “活動鉛筆”。此後又經過許多的改進,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 “自動鉛筆”。
寫不斷鉛筆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成人正常書寫使用鉛筆對紙張壓力只有0.5~1牛頓,而初學寫字的兒童或一二年級小學生在書寫時用力通常達到2~10牛頓,所以兒童普遍無法正常使用活動鉛筆或自動鉛筆,而只能選擇木桿鉛筆。
現在國家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制筆行業發展經濟的一個目標,就是使得自動鉛筆取代木桿鉛筆。為實現這一目標和能有效防止書寫時因用力過度而導致鉛芯折斷,陳庭先生研製出寫不斷鉛筆,並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該產品市場前景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