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過剩精力發泄論

審美過剩精力發泄論(aesthetic theory of giringpersonal excess vigour)是指關於審美本質和起源的學說。代表人物是18世紀德國詩人、美學家席勒和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席勒繼承康德關於藝術創作是一種自由遊戲的思想,認為人存在由感性衝動和理性衝動對立統一而產生的遊戲衝動。審美和藝術就是發泄過剩精力的遊戲活動,具有明顯的追求快感的目的。斯賓塞進一步繼承和發展了席勒的觀點,認為藝術由遊戲發展而來,它們都是過剩精力發泄的衝動性活動,能夠使人產生一種審美快感,並且不帶功利性和目的性。因為人作為高等動物,無需花費全部的精力去求得生存和發展,所以就有過剩精力發泄於遊戲或藝術活動。

這一學說強調藝術或審美除了審美享受外,不存在功利和實用的目的,具有合理成分,但把藝術和審美活動同遊戲活動等同起來,並簡單地歸結為過剩精力的發泄,不能科學地解釋審美活動的本質,也沒有科學地揭示藝術的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審美知識是其基礎,具備相關的審美知識,才可能了解事物是否具有審美價值;審美信念是其核心;審美情感是其動力,決定個體是否願意接近某種形式的美;審美行為傾向是促使個體產生相應審美行為的內在心理傾向。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尤其是審美活動中逐步形成的,能幫助人們正確發現並深刻感受美、體驗美,有利於區分美醜、善惡,按美的規律改造自身和世界。為個體審美活動提供了內在參照,決定著個體的審美態度和行為。其形成與發展受時代、民族、社會文化條件、政治背景、道德觀念、宗教信仰、自然科學觀點乃至年齡、職業、心理素質等多種因素制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