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觀念

審美觀念

審美觀念又稱“審美觀”。在實踐中常指某種美學觀點。對某個美學問題或審美現象的基本看法。它是人們在實踐中形成的種關於美的理性認識,一經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人們以一定的審美觀點指導著創作和欣賞,它也就制約著人們對現實和藝術的審美方向。例如在藝術創作中,現實主義者就重視對於現實關係的真實再現,而浪漫主義者則熱情洋溢地追求著理想。

詞語解釋

審美主體對審美對象進行感受、體驗、評判和再創造的心理過程。一般從對客體的具體形象進行直覺開始,經過分析、判斷、體驗、聯想、想像,情感上達到主客體的融合一致。與一般認識的心理過程的區別在於主要是形象思維。

定義

1、由審美經 驗的積累和歸納而形成的概念。 2、主體對於客體審美屬性的反映。以較系統的理論形態存在於主體頭腦中,並受時代、階級、民族的影響。既有一般社會性,也有個體差異性。隨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是審美觀的具體表現。 3、指審美觀。與一般的感性觀念不同,審美觀念滲透著理性,它藉助於感性的形象來展示理性的本質;與一般的理性觀念不同,審美觀念又始終伴隨著感性因素。審美觀念是在審美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對審美經驗的提煉和概括。作為審美意識的組成要素,審美觀念具有時代、民族、階級的差異性,它不可避免地也具有鮮明的時代、階級、民族的烙印;並且,審美觀念還具有個體的差異性,它受著審美主體的思想、修養、性格、氣質、心境乃至境遇的制約。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否認審美觀念所具有的客觀的、社會的內容。審美觀念對人們的審美活動具有巨大的能動作用。因此,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對人們的審美實踐具有重要意義。4、 由審美經驗積累和歸納而成的概念形態。它是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審美活動)中形成的對美、審美和美的創造發展等問題所持有的基本觀點。其核心是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它能使審美主體主動積極地接受審美對象的信息。它是在審美感受基礎上產生的。它與人的生活環境、生活經歷、興趣愛好、個性傾向及先天氣質、潛能等有密切關係,受時代、階級、民族等社會文化因素的制約。由於社會實踐和審美實踐的延續性、共同性,各時代、民族、階級的人的審美觀念會互相影響,表現出一些共同特徵,但又具有歷史的差異性。它促進審美能力的發展。5、對審美活動抱的一種總的態度與對什麼對象是美的所具有的一種認識。凡是有審美經驗的人都會對審美的意義有或多或少的認識,從而在個人的生活中將審美置於一定的地位。由於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文化教養、個人氣質、審美經歷不同,審美觀念也往往各不相同,有些人對審美在自己生活中的作用估價高些,比如藝術家,有些人則估價低些;有些人欣賞美的對象側重於內容所體現的一種觀念,有些人則側重於對形式的感受;有些人欣賞純然美的東西,有些人則喜歡看到美與醜的對比,善與惡的對比;有些人欣賞崇高悲壯的美,有些人欣賞溫柔敦厚的美,凡此種種,如果這些體會在一個人身上積累久了,就會形成自己一種較為穩定而自覺的觀念,從而影響自己的審美活動。審美觀念是經過理性思考的,因此它不同於一般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直覺,後者較易隨時隨地變化,有偶然性的可能,而前者主動性、自覺性較強,因此在一個人身上保持的時間更長久些,由於形成一定的審美心理定勢,在碰到曾經歷過的類似對象時,容易敏感地認同,這種時候,所獲得的心理感受比單憑一時的審美直覺所獲得的心理感受要更強烈,更愜意。

審美觀念是在審美經驗積累到一定時候才產生的,它將人的模糊不定的、零碎的審美感受歸納為較明確、較系統的認識,它是一種更高形態的審美態度。它對一個人的審美感覺起一定的引導與規範的作用。
一個人的審美觀念並非一旦形成就永遠不變,新經驗的獲得,新審美對象類型的出現,其他人審美觀念的影響,都可能改變或修正一個人的審美觀念。 6、亦稱審美觀。審美意識的內容之一。指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人的某種美學觀點,對某個美學問題或審美現象的基本看法。在實踐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關於美的理性認識,一經形成就具有美的獨立性,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審美觀念對審美活動有重大的影響。它可以使人們更加自覺地選擇接受審美信息,影響對審美對象的感受、判斷和評價。但是,審美觀念對審美活動的制約影響並不是機械的絕對的,美感的產生並非一定要以審美觀念為中介。人們接觸到審美對象,往往情不自禁地直接為對象的感性形象吸引打動,獲得深刻的美感體驗,甚至由此自覺不自覺地改變自己原來的審美觀念。影響和制約審美觀念的因素,有民族、階級的社會生活,有社會文化條件,政治哲學和道德觀點、宗教信仰,自然科學乃至年齡、職業、心理素質等。審美觀念既有時代,民族、階級的差別,也有個人差異。各時代、民族的人由於社會實踐,審美實踐有延續性和共同性,他們的審美觀念也相互影響,表現出一些共同特徵。審美觀念的核心是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不同的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根據與社會歷史發展方面是否相符合,大致可化分為兩種對立的方面,即進步的或腐朽的,健康的或頹廢的等不同類型。進步的、健康的審美觀念能幫助人們正確發現並深刻感受美,能分清美與醜,並按美的規律改造自身和世界。7、亦稱審美觀。指由審美經驗的積累和歸納而成的概念形態, 即人對客觀事物或現象的審美屬性的一種思想、觀點和看法。它與審美經驗不同, 審美觀念是 “概念”、“邏輯”,審美意識的抽象意識的抽象形態。它是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諸審美屬性的一種理性把握和認識,通常以範疇、概念、命題的形式表現出來, 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審美觀念不同於美學理論、美學學說。後者是一種較為完全的理論形態,是一個系統,而前者則只是一些觀點、觀念、思想和看法等,是美學理論、學說的基礎和組成部分。審美觀念與審美實踐聯繫密切。一方面,審美觀念直接來源於審美實踐, 在審美實踐中不斷充實、豐富和發展,接受審美實踐的最後檢驗。另一方面,審美觀念對審美實踐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規範並制約著審美活動的全過程。審美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認知”活動,即感性直覺活動。審美觀念只有在人類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轉化“積澱”為審美主體的一種具有先天性質的心理感受能力, 才能對審美活動直接有效地發揮作用。8、簡稱審美觀,由審美經驗的積累和歸納而成的概念形態。是主體在審美實踐中形成的對美、美感和美的創造等問題的基本觀念。它能使審美主體以更自覺的地位,主動積極地接受對象的信息,並直接指導主體的審美實踐活動。審美觀受世界觀的指導和制約,隨著世界觀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審美觀又與世界觀不同,它是與具體形象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通過審美對象鮮明、生動的形象來表達審美主體的思想觀念,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審美觀又是與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通過審美對象強烈的感情色彩,來表達審美主體的思想觀念,是表情達意的,不是論理的。審美觀還和個性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它又是個性的。這是審美對象之所以能從情感上打動主體的重要因素。
一般說來,審美觀念並不充當審美感受和審美對象之間的中間環節。人們對某一美的事物有了感受之後,就產生了審美經驗,再遇同類美的事物憑藉審美經驗就感到美了。此外,審美感受還與人的生活環境、人生經歷、興趣愛好、個性傾向以及先天氣質、潛能有密切關係。因此,審美觀念雖然指導著人們的審美實踐活動,有助於人的審美修養的提高,但卻不等同於人們的審美能力。

示例

殷謙:那種所謂的“迎合市場,投其所好”的意識實在可怕,的確是失去了文學作品倫理內容的審美觀念。每部作品都是經由作家的心靈產生的事物,都存在一個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的問題,都潛蘊著作家的道德反映,最起碼還包含著作家對人物和事物的情感態度。(見殷謙《愛情原來這么傷》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