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注 | |||||
拼音: | shěnzhù | ||||
解釋: | 1.仔細觀察,細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嫦娥》:“方作態時,有婢自外至,不復能識,驚問其僚;既而審注,恍然始笑。 |
相關詞條
-
審
審,漢語一級字,讀作pán或shěn,最早見於金文 ,其本義是詳究、考察,由此引申出檢查核對、知悉(即《說文解字》所謂的“悉也”)、周密、明白、不偏斜等...
漢字源流 詳細釋義 古籍解釋 字形書法 音韻匯集 -
審美學
從一般意義上說,審美學就是美學,是美學的別稱;從特定意義上說,審美學是研究審美主體審美活動規律的學科,是美學的一個套用學科。
概念 特點 意義 生活 轉型 -
莊子注
《莊子注》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郭象、向秀。該書主要是對於莊子的文章進行註解。
作者異議 作者簡介 郭象的《莊子注》 歷史地位 四庫總目 -
朝審
朝審是明清時對於死刑案件的會審制度。始於明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在霜降後對於京師判決的“斬監候”“絞監候”案件由三法司及中央重要官員進行會審。清代...
簡介 朝審與秋審 -
不審
不審,拼音bù shěn,出自《呂氏春秋·察微》。
-
《審音鑑古錄》
根據舞台演出的需要,不僅對文學劇本原作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取捨和增補,還批註了詳細的舞台提示,作為創造舞台形象和匡正舞台弊病的規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從明...
概述 簡介 藝術特點 賞析 -
三國志注
南北朝時裴松之撰,他一反傳統做法把重點放在史實的增補和考訂上,裴松之不僅開創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對研究三國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三國志注》是中國古代...
內容簡介 引用的主要文獻 作品評價 作者簡介 出版信息 -
裴注三國志
裴注三國志即裴松之所註解批改的三國志。其內容廣泛,甚至包括了一些野史和神話。如搜神記,神仙傳。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南朝宋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人。
人物生平 著作特點 歷史評價 文學價值 -
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
司馬遷《史記》為世界史學巨著,文學傑作。自劉宋裴駰、唐司馬貞、張守節三家分別撰《集解》、《索隱》、《正義》註解後,千百年來,研究者不下數百家,單篇成書,...
概述 評價 《考證》的不足之處 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