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歷史
“金頂謝花酥梨”已有700多年栽培歷史,明孝宗皇帝弘治年間被封為貢品,1958年曾敬獻給毛澤東主席;目前酥梨面積近30萬畝。以萬頃生態梨園為依託,成功舉辦了11屆梨花節和7屆酥梨採摘節,“一人一景一文化”,生態旅遊產業逐漸發展壯大。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通體色澤金黃,皮薄、質脆,素有“果宗”、“蜜父”之稱,是上好的藥理和滋補果品。
2001年底,寧陵酥梨全縣已發展酥梨24萬畝,年產酥梨2.5億公斤,年產值達到2億元。
1998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惟一優質酥梨生產基地縣,被譽稱“中國酥梨之鄉”。
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了對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審查合格,現批准自即日起對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保護範圍
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河南省寧陵縣人民政府《關於界定寧陵金頂謝花酥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的函》(寧政函[2005]13號)提出的範圍為準, 為河南省寧陵縣的石橋、孔集、柳河、邏崗、陽驛、張弓、程樓、城郊、喬樓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酥梨文化
河南商丘寧陵,是著名的“中國酥梨之鄉”,中國最大的優質酥梨生產基地,寧陵的金頂謝花酥梨是河南省名優產品,以酥脆易溶、汁多味甘而聞名,1999年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
金頂謝花酥梨、張弓酒與白蠟桿並稱寧陵“三寶”。河南寧陵酥梨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明孝宗年間被列為上等皇宮貢品,1998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惟一優質酥梨生產基地縣,譽稱“中國酥梨之鄉”。榮獲1992年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優質產品、1994年全國農產品展銷會金獎等多項殊榮,2005年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陵縣酥梨總面積已達22萬畝,年產酥梨3億多公斤。2004年以來,陵縣牢固樹立“旅遊興縣”、“富農強縣”戰略,緊緊圍繞萬頃生態梨園做文章,以春賞花、秋采果為主要形式,連續舉辦了九屆梨花節,把萬頃生態梨園打造成了風景這邊獨好的綠色生態休閒旅遊勝地,走出了一條生態旅遊與現代農業的產業鏈。
近年來,寧陵縣為進一步提高梨農效益,唱響酥梨品牌,做大做強酥梨產業,充分挖掘萬畝梨園的生態旅遊價值,在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梨花節”的基礎上,還將開展“聚集梨園攝影大賽”、“酥梨採摘節徵文大賽”、“梨園採摘游”、“梨王爭霸賽暨吃梨大賽”、“獲獎酥梨拍賣暨金頂謝花酥梨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新聞發布會”等活動,是以果為媒,融經貿洽談、旅遊觀光等活動為一體的節會。
金頂謝花酥梨是白梨和沙梨的自然雜交種,酥梨包括白皮酥、伏酥、圓酥三個品系。單果平均重300克,最大可達800—1000克以上。成熟後色澤金黃,果形美觀,皮薄肉嫩,脆甜無渣,汁水多,含糖量高達15%。並含有磷、鐵、維生素C等多種元素和維生素,酥梨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早在明孝宗年間就頗有盛名,被列為上等貢品。
酥梨與金蟬
近年來,由於酥梨的種植面積不斷增大,從而為金蟬的生長和繁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金蟬,又名知了猴、知了龜、爬蚱,素有唐僧肉的美譽,只所以叫唐僧肉,除了其營養價值之外更有深厚的文化韻味深在其中。由於金蟬的營養價值高和風格獨特的良好口感,以及對人體發揮的多種滋補藥效功能,民間早有把吃金蟬子比喻成可以讓人長生不老的“唐僧肉”顯然這是對金蟬營養價值給予充分肯定再高不過的讚譽了。 金蟬若蟲具有豐富獨特的營養價值,據中國食品營養學院理化分析與研究發現:每100g黃金蟬若蟲富含蛋白質72g、脂肪15g、灰分1.8g;此外,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經科學分析,他體內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人體必需胺基酸占胺基酸總量的46.63%),寧陵縣的石橋鄉梨園內已經形成了種、養、收、銷一條龍金蟬產業鏈逐步形成,僅此一項每年可給該縣帶來近千萬元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