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碧霞祠

寧津碧霞祠

寧津碧霞祠,別稱李滿碧霞祠,位於寧津縣城北13公里。

寧津碧霞祠

在寧津縣大柳鎮李滿村,有一處與泰山碧霞祠同名的古建築群,李滿碧霞祠現供奉三位神仙:雲霄聖母、瓊霄聖母和碧霄聖母。三位聖母是姐妹三人,可要想探究關於三位聖母的來歷,有必要與泰山文化聯繫在一起。

寧津碧霞祠玉皇閣 寧津碧霞祠玉皇閣

碧霞祠內的玉皇大帝像

碧霞祠一角

在寧津縣大柳鎮李滿村,有一處與泰山碧霞祠同名的古建築群,李滿碧霞祠現供奉三位神仙:雲霄聖母、瓊霄聖母和碧霄聖母。三位聖母是姐妹三人,可要想探究關於三位聖母的來歷,有必要與泰山文化聯繫在一起。
傳說泰山奶奶是玉皇大帝之妹,名號碧霞元君又稱“泰山玉女”,全稱“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民間俗稱為“泰山奶奶”,是道教所奉女仙尊神之一。據說“泰山玉女”青少年時期曾在樂陵居住,與河北留智廟老奶奶和德州老奶奶是親姊妹三個,李滿的是老大,河北留智廟是老二,泰山的是老三。
相傳,在很久的時候,石敢當家住徂徠山,他為人正直,家裡很窮,但為人很講義氣,經常幫眾鄉親做好事。他生了三個女兒,大姑娘和二姑娘出嫁了,家裡只剩下三姑娘。三姑娘心地善良,為幫父母過日子,只好以砍柴維持生計。一天,她上山砍柴,忽然天降暴雨,她迷路了,只好躲在一個山洞裡,被一個老嬤嬤收留。從此以後,三姑娘每次上山砍柴,必定去探望老嬤嬤,並為她打掃山洞,送柴送水。日久天長,老嬤嬤被她的誠心所感動,終於說出了她的身世之謎,說她不是凡人,是仙女下凡,徂徠山已被她壓下了三尺。“你走吧,到泰山去,泰山還沒有個當家人。在某天有各路神仙去集合,選泰山主。你去了以後,在泰山有個地方有棵大樹,你在樹下挖上三尺後,會挖出一個木魚子,然後你再向下挖,把繡花鞋埋在下面就行了。”果然,到了這一天,玉皇大帝召集各路神仙,封泰山主,並按老規矩,誰來的早就是泰山神。柴王爺就說他來得早,並挖出了他的木魚子,三姑娘說她來得早,就從木魚子下面挖出了繡花鞋。這樣,在這位老嬤嬤的指點下,三姑娘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泰山之神。據傳說,那位老嬤嬤是觀世音菩薩。
在這個傳說中,石敢當生了三個女兒。那么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到哪裡去了?三姑娘叫碧霞,那么她的兩個姐姐又叫什麼名字?既然她們的妹妹都成了神仙,她的兩個姐姐還是凡人嗎?
據李滿村委會主任孫金明介紹,有關三位聖母的傳說在唐代就有,而且是代代相傳。那時碧霞祠就被稱為“天仙聖母殿”,至清乾隆四十年才改為“碧霞祠”。據傳說,石敢當積善行德,敢作敢為,誠實善良,除暴安良,感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特封三個女兒為神仙,並讓三個女兒以扔繡花鞋為準,扔到哪裡,就分封到哪裡。這樣大女兒把繡花鞋扔到了李滿村,二女兒把繡花鞋扔到了現在的河北省景縣留智廟鄉的西留智村,三女兒年齡尚小,沒有扔出多遠,扔到了泰山頂上。玉皇大帝沒有食言,分別在三個地方為三位女神修建了宮殿,修建於唐朝的李滿碧霞祠於清朝乾隆四十年(即公元1776年)重修,並改名為碧霞祠,沿用至今。後經清朝光緒十六年(即公元1891年)擴建,成為冀魯平原上一處非常精美的古建築群。它的主要建築包括山門、鐘樓、鼓樓、碧霞祠正殿,東西配殿,正殿後面為玉皇閣,玉皇閣東面為閻王殿,西面為白衣觀,山門西面有鎮武廟。在正殿院內有一口唐代留下來的古井,據說此井百年不乾,就是在大旱之年此井也沒有乾涸過,傳說井水能驅邪治百病,於是各地來的信男信女都希望能求得“聖水”,後歷經10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來這裡參觀的人都向井裡投錢幣,據說能保佑家人平安,發財。
隨著古廟的興盛,每年一度的古廟會也由此興盛起來,說起李滿的廟會,方圓幾百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古會期間,屆時各地的善男信女,大商巨賈,小商小販,說書的唱戲的打把勢賣藝的,各色人等一應俱全。南到濟南、泰安、江浙一代,北至滄州、河間及京津地區,東至樂陵、北鎮,西到東光、衡水等地,客商雲集於此,人山人海,車水馬龍,附近村的水井被喝乾,車馬停放在幾里地以外。南方的石碾、石磨竹器及絲綢等,由於當時交通以車馬為主,需提前一個月就運到市場,該廟會成為當時魯西北唯一的一處石器市場,日到會人數估計有十幾萬人。
說起當時的古會香火,更是當地一絕,滄德二周及周圍十八縣知州、知縣及黎民百姓,每年廟會必來朝拜降香,並有“不去天津衛,也趕李滿會”、“二州十八縣,李滿會上見”之說,可見當時之盛況。
由於歷史的原因碧霞祠遭到破壞,199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碧霞祠得到重新修建。經過十幾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建成的廟宇有“碧霞祠、普照寺、玉皇閣”。每年接待遊客幾十萬人,還先後接待了來自美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一大批海外友人。大柳鎮李滿古廟群成為當地寶貴的旅遊資源和文化遺產。

■梁 偉

寧津碧霞祠又叫李滿碧霞祠,位於寧津縣城北13公里、大柳鎮鎮政府駐地北3公里處。由於歷史的原因碧霞祠遭到破壞,1992年在各方的努力下得以重建。目前,它的主要建築包括山門、鐘樓、鼓樓、碧霞祠正殿,正殿東面為普照寺,正殿後面為玉皇閣。隨著古廟的重建,每年農曆四月十五、九月十五前後的古廟會也興盛起來。李滿古廟會期間,南到濟南、泰安,北至滄州、河間及京津地區,東至樂陵、北鎮,西到東光、衡水等地的富商巨賈、小商小販,各色人等一應俱全,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日到會人數近十萬人。
據有關資料記載,寧津碧霞祠有著悠久的歷史。其始建於唐朝,古稱天仙聖母殿,曾於清朝乾隆四十年重修,改名為碧霞祠,並沿用至今。後經清朝光緒十六年擴建,成為華北平原上一處非常精美的古建築群。當時它的主要建築包括山門、鐘樓、鼓樓,碧霞祠正殿、東西配殿,正殿後面為玉皇閣,玉皇閣東面為閻王殿,西面為白衣觀,山門西面有鎮武廟。說起當時的古廟會香火,更是當地一景:滄州、德州等地的官員和黎民百姓,每年廟會必來朝拜上香,並有“不去天津衛,也趕李滿會”、“二州十八縣,李滿會上見”之說,足見當時之盛況。
寧津碧霞祠的古廟群是魯西北地區重要的旅遊資源,更是塵封多年的寶貴文化遺產。據介紹,2006年,寧津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旅遊業提上重要工作議事日程,決定擴建碧霞祠相關廟宇和建設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四大建築群和一個觀光園區,即:“古廟”建築群、“食宿”建築群、“休閒娛樂”建築群、“商貿”建築群和花卉苗木觀光園區。
“古廟”建築群採用宋代建築風格,建築群均為磚木結構,青磚、青瓦、雕樑畫棟。以碧霞祠為中心,西為鎮武廟,北為玉皇閣、閻王殿、財神殿、藥王廟,東為普照寺,南為廟前廣場。“食宿”建築群採用旅遊度假村模式,度假村按山莊樣式建築,充分突出農家特色,內建有釣魚坊、野味館等休閒場所;美食一條街充分挖掘寧津縣大柳面、保店驢肉等特色名吃,在此基礎上建成魯、川特色名吃一條街。“休閒娛樂”建築群主要內容有:人民公園建成亭、台等一應俱全的遊樂場所,園中建一處水上世界,划船、游泳、垂釣、水上遊戲等娛樂項目多種多樣。兒童樂園、老年樂園按照兒童和老年人的興趣、愛好規劃設計。“商貿”建築群是以仿古二層小樓為建設樣本,建成五金、日用、文體、服裝、箱包等專業市場區;在商貿城東端建成古玩、文化一條街,專門從事古董、字畫、紀念品經營。花卉苗木觀光園區以濟南植物園為建築樣本,建成花卉觀光園、綠化苗木觀光園、美化苗木觀光園,園中點綴有假山、小溪流水、亭台等。目前,寧津碧霞祠景區正逐漸成長為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賞景觀園於一體的知名旅遊景點

一年一度的李滿廟會,於5月18日,即農曆四月十六圓滿落下帷幕。位於寧津城北13公里處的李滿碧霞祠,又一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碧霞祠在李滿村中路北,坐北朝南,占地十餘畝。站在飛檐斗拱、恢宏氣派的山門前,兩側“心境澄清隨處皆清風明月仙雲飄渺此間即福地洞天”的匾聯赫然在目,門楣上方鑲嵌著的“碧霞祠”三個正楷鎏金大字在初夏的陽光里熠熠生輝。信步入內,極目遠眺,只見殿宇巍峨,雄偉壯觀,廟中冬青碧綠叢叢,松柏參天,竹林婆娑,空中不時有燕雀飛啾,接踵而至的遊客、,伴著大殿悠揚的鐘聲,或拍照留念,或頂禮膜拜。
據傳說,李滿碧霞祠始建於唐代,古稱“天仙聖母殿”,但今日已無據可考。現廟內仍保存完整的青銅神像,經考古專家鑑定,系宋代所鑄。據此推斷,古廟始建於宋代較為確切。歷經千年風雨滄桑,古廟曾於清乾隆四十年(1776年)重修,並更名“碧霞祠”,且一直沿用至今。後又經清光緒十六年(1891年)擴建,形成了氣勢宏偉的古建築群,其建築格局分為五個部分:山門,鐘鼓樓,東、西配殿,碧霞祠正殿。正殿後側為玉皇閣;王皇閣東為閻王殿,西為白衣觀;緊靠山門的西側為鎮武廟。各殿神像中,有部分為銅鑄,其餘多為木雕,全身彩塑,形態各異,形象精美逼真。
歷史上,古廟群體的不斷興建,使得廟內香火更旺,大到州官知縣,小到平民百姓,紛紛到廟裡朝拜,許願還願,禱告神靈庇護人壽年豐、合家平安。與此同時,廟會亦是一年比一年興盛,可稱方圓數百里有名。每年農曆四月十四至十六,三天廟會期間,各地大小商賈雲集於此,說書的、唱戲的、耍把式賣藝的,三教九流紛至沓來。南到濟南、泰安,北到滄州、天津,東到樂陵、北鎮(濱州),西到東光、衡水,都流傳著“不去天津衛,也趕李滿會;二州(滄州、德州)十八縣,李滿會上見”之說。早年廟會期間,附近各村井水都被挑乾,可見盛況空前。
隨著歷史變遷,古廟於一九四八年被拆毀。從此,古廟會也時斷時續。特殊的歷史時期,廟會也隨之銷聲匿跡了。但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信仰與崇拜卻深深地留在心底。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勇於開拓進取的李滿村人和社會各界人士主動捐資,籌款120萬元,出義工一萬多個,動土五萬多立方,歷時一年半,於1993年12月在原址上重新建起碧霞祠正殿、東西配殿及山門,於1998年建成普照寺,硬化了廟前廣場。2003年,又建起宏偉壯觀的玉皇閣。
近年來,古廟建成,古廟會也隨之恢復,並重現了當年廟會的火爆場景,用人山人海來形容毫不誇張。每年廟會期間,僅接待戲團、雜技團、歌舞團等大型文藝團體都在十個以上,附近村莊的車輛都被停得滿滿當當,臨時飯店、小吃部更是不可勝數。剛剛閉幕的今年廟會,僅經過相關部門審批的臨時攤位就達300多個,日接待遊客萬餘人。
李滿碧霞祠,以及因它而沿續千百年的古廟會,聲名愈來愈大。而勤勞淳樸的李滿百姓,則巧借傳統文化大平台,唱活了繁榮經濟這齣戲。
□馬國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