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心術

寧心術就是靜下來時,可以用自己的心,造一道堅固的屏障,割斷外在的世界,拒絕塵世的紛擾,既可以治療疾病,又可以養生長壽。

 「要活就要動」這句話被大多數的人奉為至理名言,現代科學也一再證明、提醒我們,運動對於身體健康確實大有益處。其實,任何事務都具有雙重性,以中國傳統養生術來說,幾千年以來,「靜功」才是站在主導的地位,認為靜下來時,可以用自己的心,造一道堅固的屏障,割斷外在的世界,拒絕塵世的紛擾,既可以治療疾病,又可以養生長壽。
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是說,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恬淡虛無,虛極靜篤,其體內精氣就會內持而不耗散,從而使得外邪無可乘之機;外邪不入,人自安泰。『淮南子?原道訓』:「夫精神氣志者,靜而日充者以壯,躁而日耗者以老。」說明人的精神氣志在靜中能得到修養充實,使身體日漸強壯;反之,躁動則會耗費生命,使人容易衰老。
明代萬全『養生四要』:「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以此養生則壽,沒世不殆。」清代曹庭棟的『老老恆言』:「養靜為攝生首務。」古人所說的「靜」,並不是呆若木雞,心如槁木死灰,而是一種「有為的靜」。歷來養靜的方法有很多,但正如『養生四要』所指:「人之學養生,曰打坐,曰調息,正是主靜功夫。」
打坐的方法有很多,最為一般人所知曉的就是盤坐法:上身放鬆,含胸拔背,坐在蒲團或床面上,左右腿膝自然互動盤起,左腳踝放在右腳踝上,或右腳踝放在左腳踝上均可,兩腳心略略朝上。接著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兩手心朝上,右手輕握左手拇指,將兩手舒適地放在小腹丹田前。這樣坐好之後,應微張雙眼使眼睛僅存一線,然後意守丹田,不知身外世界。初學者可閉上雙眼,專心數息,以避免分心。
打坐時的呼吸,以細、深、長、勻為好,即吸氣時要細慢的將氣引入丹田,呼時亦應細慢地將氣從丹田呼出。至於時間則可長可短,初練習時,可以坐十五、二十分鐘,待熟悉之後,延長時間。
如果覺得打坐不易實行,那么實施「靜坐」之法也行。這種方法的最大好處是不拘時間地點,沒有一定的坐姿。在靜坐前,應先把身外雜事暫且擱下,穿著寬鬆舒適,從容入坐。坐下後,要使脊椎挺直,頭正身正,使鼻和臍相對成為一條垂直的端線。然後吐故納新,開口吐盡腹中穢濁之氣,吐畢,舌抵上顎,再由口徐徐吸進清氣,這樣三至七次後,把口閉上,舌抵上顎,輕閉雙眼,儘量把呼吸調得既深且細,輕柔適緩即可。
不管是打坐還是靜坐,初學者都有兩個共同的困擾,那就是很容易昏昏入睡,和因思緒紊亂不容易一意守住丹田、專心調息。思緒分飛時,應及時再將心拉回,重新數息、調息;快睡著時,則應振作精神。其實不論是不受外界干擾,或是達到「入定」的境界,都是需要用時間來打造的真功夫。初學者千萬要堅持下去,才能享受到以靜養生的效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