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吳忠歷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境內設富平縣,為寧夏平原最早設定的縣。吳忠是唐代靈州城所在地。、
1998年5月,撤銷銀南地區和縣級吳忠市,設立地級吳忠市及其所轄的利通區。2005年3月吳忠市和利通區實行合署辦公。 2006年底,吳忠市有總人口128萬,其中回族62萬人,占總人口的48.4%,是中國回族比例最高的地級市;吳忠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4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7.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8.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3135元。
2 006年,吳忠市區、青銅峽市榮膺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吳忠市被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命名為“中國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產業基地”、“中國(吳忠)清真食品基地”、“中國回族文化建築之鄉”和“中國清真美食之鄉”。
2007年上半年,吳忠市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0.4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l2.6%。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2億元(不可比3.2億元,正常收入4億元,增長17%),為年初預算的97.6%,增長85.25,居寧夏全區首位。固定資產投資24.6億元,增長42.3%,增速居寧夏全區首位。中部乾旱帶節水補灌、孫家灘生態移民及綜合開發等一批項目啟動實施。劉家溝水庫、鹽中高速公路、太中銀鐵路、慶華集團100萬噸煤焦化、大唐大壩發電公司2×60萬千瓦發電機組、寧魯石化催裂化裝置擴量改造、生海絨業年產500噸絨條、西部印刷包裝城、科冕葡萄酒廠等全面開工建設。
結合貫徹落實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精神,吳忠市對“十一五”規划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和部署,確立了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到2010年,吳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l80億元,年均增長l2%以上,人均GDP達到l720美元,確保全面實現小康指標。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l0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90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億元,年均增長l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500億元,年均增長21%。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0%以上;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綜合經濟實力、城市規模和功能快速提升,寧夏經濟次中心地位得到凸顯。吳忠市區打造成具有西部百強縣實力的經濟強區;青銅峽夯實爭創全國百強縣基礎;鹽池建成寧夏山區工業第一縣;同心成為乾旱帶扶貧開發示範縣;紅寺堡高標準完成移民扶貧開發任務。
位置信息
吳忠市位於寧夏中部腹地、引黃灌區的精華地 段。全市總面積2.02萬平方公里,占寧夏回族自治區28.4%。轄一市二縣二區(青銅峽市,同心縣、鹽池縣,利通區、紅寺堡開發區),以及正在建設的太陽山開發區。
吳忠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市域內交通發達,距銀川河東機場40公里,與包蘭鐵路和在建的太(中)銀鐵路、京藏高速公路、l09和211等國道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地理特徵
吳忠市地貌主要為黃土高原、鄂爾多斯台地、黃河沖積平原,川區平均海拔1100米,山區l300——1900米。年均氣溫9.4℃。年降水量260毫米,年蒸發量2019毫米。石油已探明儲量3700萬噸,天然氣儲量8000億立方米,煤炭已探明儲量86.6億噸,白雲岩儲量23.7億噸。水電、火電總裝機容量占寧夏的54%。
經濟開發
吳忠市太陽山開發區地處吳忠市鹽池縣、同心縣、紅寺堡開發區三縣(區),屬寧夏中部乾旱帶的中心地區。現代管鹽池、同心、紅寺堡三縣(區)的5個行政村,面積557平方公里。太陽山開發區煤炭儲量約128億噸,白雲岩儲量18億噸,石灰岩儲量49億噸。2006年4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要“把太陽山開發區建設成為寧夏重要的能源新材料基地,使其成為與寧東基地比翼的、推動寧夏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又一重要經濟成長極”。按照這一要求,吳忠市委、政府於2006年7月整合園區,成立太陽山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太陽山開發區的各項建設正在快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