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布局
石壁客家祖地改造擴建“一軸五區”。
“一軸”
客家文化軸:客家祖道、歷史長廊、客家牌樓。
“五區”
1、迎賓服務區43576平方米:遊客服務中心、根緣館、生態停車場、客家美食街。
2、客家風情民俗園42662平方米:客家書院、客家農院、客家公坊、客家婚慶館、山歌館、膳食館、客家民俗村、客家影像館、客家放生池。
3、祭祀活動區55690平方米:祭祀廣場、客家公祠、祖林、碑林、歷史名人園。
4、姓氏祖祠區114272平方米:各姓氏先祖祠堂、客海寺、文峰塔。
5、祖地度假區130323平方米:客家會館、客家祖屋群、保健養生館。
在城區翠江兩岸的江背、牛心壩區域以客家名人文化為主題,合理利用原有的山型地貌,通過建設翠江人工水壩將區域內河面水位提升形成人工湖,形成山環水繞,集文化體驗、水面娛樂、工業觀光、旅遊酒店、休閒度假、時尚居住區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度假區約2600畝。
其中
(1)文化景觀區約1000畝:建設石壁客家祖地文化園區600多畝、世界客屬文化研究與交流中心165畝、客家名人博覽園200畝;
(2)客家百姓姓氏產權式酒店、公寓約400畝;
(3)旅遊房地產開發區約200畝;
(4)綠化、道路、公共服務設施等約1000畝。
在城南鄉水口村溫泉所在地建設水口溫泉休閒度假山莊,占地約85畝。
建設效益
福建的歷史文化突顯為始祖、閩南、客家三大體系,是由中央至地方各級政府及學界所一致認同的。而客家文化的地域面積在世界的地位、強勢度和凝聚力位居三大體系之首。同時,史學界一致公認“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寧化石壁是“客家祖地”、“客家搖籃”、“客家朝聖中心”、世界近億客家人尋根謁祖的“麥加”、聖地。特別是石壁客家與台灣客家根脈相連,與台灣的客家文化一脈相承。
據考證:目前台灣至少有300餘萬是客家人。因此,建設海西客家歷史文化園,把客家祖地建成海峽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是現實的必然選擇。這對開展海峽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增強台灣民眾對客家文化、乃至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向心力、凝聚力,加快兩岸“三通”與和平統一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