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性原則

沒有實踐,思維的發展就失去了動力,就不會有創造性的思維。 第二,人類的思維能力隨實踐的發展而提高。 所以,人類的每一項思維成果都是在實踐的需要下產生的。

實踐性原則是指人們在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必須參與實踐,必須在實踐中促進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在實踐中檢驗思維成果的正確性。沒有實踐,思維的發展就失去了動力,就不會有創造性的思維。沒有實踐,創造性思維其他原則就會變形或是被誤用,比如獨立性原則,就會變成“孤癖性”原則,求異性就會變成主觀中的多樣性,跳躍性就會變成臆想中的胡亂聯繫。所以,實踐性原則是創造性思維中的根本原則,它的貫徹、實行與否,直接關係到其他原則的貫徹與否,並且它統攝著其他原則。
實踐性原則之所以在創造性思維中如此重要,是與下列原因有關。第一,人類思維能力產生於實踐。人類同猿人告別之後,在日常的活動中,最初是藉助於手勢、動作、物體等形象性事物進行交流,但隨著實踐的發展,勞動範圍的擴大,人在勞動中到了非說不可的地步,於是產生了語言。語言的出現是人類發展中上的一個重要標誌,但語言不等於意識。只是在日後的勞動中,語言和勞動一起促使意識得以產生。所以,從自然發展史的角度看,人類是自然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可從社會發展史的角度看,人類是在勞動中產生的,人的思維、意識能力也是在勞動、實踐中形成的。根據生物學的重演律,個體的發展史重演著人類的發展史。這就是說人類的發展史以個體的發展史的形式現實地存在著,如人類思維的發展史與個人由小孩到成年的思維能力發展過程相似。沒有現實的生活,小孩的思維能力不會形成,如在印度狼窩中發現的“狼孩”;沒有現實的生活,業已具備的思維能力也會衰退,如柴契爾夫人等各國前領導人,退出了政治生活實踐,他們不會具備當年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銳的思維能力。個人思維能力發展如此,人類的思維能力發展亦如此。第二,人類的思維能力隨實踐的發展而提高。用進廢退,這是自然界的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思維能力產生之後,還必須隨實踐的發展、豐富而發展,時刻同實踐緊密相聯。例如,幾何學是生產於丈量土地的實際需要。當初,尼羅河水每年泛濫一次,泛濫河水沖沒了原有地界,於是在河水退去之後,人們就要重新劃分土地。正是這每年一次的土地丈量的實踐,促進了幾何學的產生。再比如,沒有生產管理實踐的需要,泰勒的管理理論就不會出現,同樣,沒有管理實踐的進一步發展,泰勒的“古典管理理論”不會被他人修改,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人際關係學派”、“科學學派”。所以,人類的每一項思維成果都是在實踐的需要下產生的。隨著當今實踐的不斷發展,給人類思維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思維空間,也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需要解決的思維難度。可以說,人類思維總是在實踐給予它的機遇與挑戰的二難中發展。例如,隨著經濟的發展,全球一體化趨勢加強,人類的交往越來越密切,這就為“通訊”提供了用武之地,但同時,也給它帶來了壓力,即通訊觀念需變更、通訊技術和設備需更新和提高。正是實踐及其壓力,使得人們開動思維機器,發明了光線通訊、行動電話、尋呼機等。離開了實踐的思維,就象長期不使用(或曰離開了勞動)的鐵鍬會生鏽並歸於自然一樣,也會退化、衰竭。第三,創造性思維的成果要在實踐中接受檢驗。創造性思維是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運用邏輯抽象能力、想像能力及直覺頓悟能力而發生的,但由於認識的主客觀條件的複雜性,就使人的認識難免發生偏差,思維活動也會有出軌的危險,而認識成果的對與否,思維活動本身無法驗證,只有實踐才能檢驗思維活動成果的真理性。思維活動只能在實踐基礎上發生,其成果也只能在實踐中接受檢驗,正確的就會得到推廣、套用,錯誤的會得到修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