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演示法

實物演示法

實物演示法是指教師採用有關實物、教具將教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來,學生通過觀察、思考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實物演示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係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再如,在一個圓形(方形)水塘周圍栽樹問題,如果能進行一個實際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基本概念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叫做實物演示法。

實物演示法 實物演示法

局限性

“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國小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注意問題

第一,課前,教師應對演示材料作充分的準備和檢查,以保證演示順利進行。

第二,演示材料的形象與演示方法及演示過程中使用的語言要和學生認識實際相符合,儘量避免產生錯覺和錯誤的理解。如,對鐘面的認識。鐘面上當時針對準8,分針對準12的時候,老師問:這是幾小時?生答:8小時,老師問的語言顯然是錯誤的,實際上是把經歷了的時間與時針所指的時刻混淆了。

第三,演示也要突出重點,使學生抓住對象的主要部分,掌握知識的本質。

第四,演示過程要作必要的說明和講解。使學生明確先看什麼,注意什麼問題,使學生有針對性地學習知識。

第五,演示要和言語密切配合。為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創造條件。

特點

直觀性強,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把課本上的知識與具體事物聯繫起來,使抽象知識具體化,有利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縮短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認識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實物演示法在教學中具有廣泛的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