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中寄鄭起侍郎

“酒薄”,有2種解釋,一是酒少,想多喝也沒有。 “地迥樓高”,應該指京城,皇帝在的地方。 而介子推死的這一天,正是清明的前2天。

寒食中寄鄭起侍郎
楊徽之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

作者簡介

楊徽之(921-1000),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
在我的印象里,楊徽之是一個正派且有心計的人。
早年學習刻苦,當時江為、江文蔚兩個人很有名氣,楊徽之便有意與他們來往,慢慢地自己也成了當地的名人,具體是通過什麼方式打通了這層關係,不得而知,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如果我們想和某位名人套近乎,未必能成。
然後,楊徽之繼續高走,他看準了後周柴榮,就繞道來到了北方,參加後周的科舉,乾謁時受到極大的讚賞,考上了一本(甲科),當時柴榮可能懷疑這次考試有水分,命令重考,結果,楊徽之再次入選。
中第後,楊徽之的官職穩步上升,任至右拾遺,當時很受宰相范質的器重,楊徽之多次上書,提醒柴榮,不要給趙匡胤太大的權利,他可能看出了趙匡胤深藏內心的叵測。
柴榮不但沒聽,反而更加重用越匡胤,不是故意與楊徽之唱反調,柴榮健在,趙匡胤即使有篡位之心,估計也不是很大,當時老趙表現的可圈可點。只能說楊徽之看人入木三分。
老趙得逞後,忌恨楊徽之,想殺,趙光義說了好話,楊徽之保了一條命,被外貶為峨眉縣命。
雖然不得志,並未頹廢,在任兢兢業業,等待機會。
詩標題中的鄭起為楊徽之的朋友,經歷相似,都是後周舊臣,也被外貶,“侍郎”可能是鄭起任過的官職。
寒食清明之際,楊徽之寄給了鄭起這首詩。
公元969年,楊徽之境遇有所好轉,任著作佐郎,掌管鹽谷,但沒有回京,兼任全州(今屬廣西)知府,由一個縣長升格為市長。
當時有人推薦楊徽之為宰相,趙匡胤沒有點頭。
趙光義接班後,將楊徽之調回京城,任左拾遺、右補闕,後又升至侍御史、庫部員外郎。
趙光義非常喜歡楊徽之,將他詩中的名句寫在屏風上,以使隨時可閱。
到宋真宗時,楊徽之官至秘書監、翰林侍讀學士等職,已是非常了得。
楊徽之去世時,宋真宗追贈他兵部尚書,賜錢50萬,絹500匹,國家負責發葬。而且當他的夫人死時,朝廷也同樣對待。

簡析

寒食:寒食節,農曆冬至後的第105天,為寒食節,這一天,要禁火,吃冷食,也就是“寒食”。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寒食節2天后,就是清明節,所以古人常常寒食與清明2個節日並舉。
“清明時節”指寒食清明這一段時間,與標題中的“寒食中”並不矛盾。
郊原:郊外原野。
“清明時節出郊原”,按古人風俗,寒食清明的時候,要踏青掃墓,或外出郊遊。
這一句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顯得很平淡,不新奇,這首詩,亮點在當中4句。
“寂寂山城”,在寒食清明中,人們或掃墓或郊遊,應該是比較熱鬧的,為什麼“寂寂”?從這4個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處區域很偏僻,人煙稀少。“山城”也是一個佐證,不是都市,絕非熱鬧的地方。
“柳映門”,宋時在寒食清明期間,有插柳於門的習俗。
這2句,表面看就是寫景,是否有別的意思?為什麼寫景選擇寒食清明?
——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
修:長。 修竹:高竹。
“水隔淡煙修竹寺”,水面輕煙,朦朧繚繞,隔水有寺,寺周圍是竹林。
這一句寫得很真實,水面煙霧繚繞,如果是低竹就不會看得見。
“路經疏雨落花村”,雨下的不大,作者走過的村莊,樹花凋落。下雨是清明的特有氛圍。
這2句還是寫景,淡淡的描寫,為下面的2句做一個鋪墊。
——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清明季節是要喝酒的,詩人喝得怎么樣?
“酒薄”,有2種解釋,一是酒少,想多喝也沒有。一是作者不想多喝。
楊徽之身為縣令,想想還是有酒錢的,應該是後一種解釋,即不想多喝。
“天寒”應該多喝酒取暖,為什麼不多喝?
“難成醉”,完全是因為“酒薄”造成的,是一種因果關係,還是沒有解釋出為什麼“酒薄”。
這一句理解的關鍵就是“酒薄”。
大多數人不得志時,往往借酒消愁,以醉自麻,但楊徽之不一般,是個非常冷靜現實的人,此人有相當的定力。所以就“難成醉”。這是從作者性格上解釋為什麼“酒薄”。
另一層面的解釋:作者仕途的生存環境“天寒”,還看不到翻身的機會,也就是說,在詩人眼裡,還沒有讓他興奮喝“厚酒”的希望,所以只能“薄酒”,無法達到“醉”的程度。
迥:遠。
“樓高”,作者身處僻地,這2句顯然不是眼見,而是想像。“地迥”也一樣。
“地迥樓高”,應該指京城,皇帝在的地方。
想起“地迥樓高”的那個地方,就斷魂。對自己的失意處境明顯不甘心。
這2句是名句,被歷代傳誦。
“天寒酒薄難成醉”,細細品味,這一句給人的感覺不是怨恨,有一種壯志未酬的激情,反而讓人同情,尤其是當領導的看後,會起惻隱之心。不得不承認,楊徽之做人有心計,寫詩也是如此,技法很高。
——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
故山:故鄉,這裡指京城。
繼續陳述自己的不怨恨: “回首故山”看似平淡,實際是為自己再次正身,把京城看作“故山”,說明對卞京(開封)有感情,而且感情還不一般,是“故山”級別的感情,有這樣的感情,就傳出了一個信息,他能對皇帝沒感情嗎?對大宋沒感情嗎?
“別離心緒向誰言”,千里之外的我,這種與京城離別的心緒向誰傾訴?
這2句,感覺不是說給鄭起聽了,弦外有音
這首詩的中心思想,就是希望結束這種外貶生涯。
還有,這首詩是以寒食清明起景,而寒食清明這2個節日是懷念故人的,作者是不是有別的意思?我覺得可能有,企盼趙匡胤也像柴榮一樣重用他,這樣,這首詩的前2句與最後2句意思就能相貫。

寒食節的由來

春秋時期,晉國晉獻公非常寵愛妃子驪姬,就想把王位傳給驪姬生的小兒子奚齊,為了掃清障礙,殺了太子申生,申生下面的弟弟重耳擔心同樣噩運,出走流亡。
重耳帶領著一幫追隨者在各國遊走,吃盡了苦頭,一次,在大山中迷路,一連幾天走不出去,找不到吃的,餓得頭昏眼花。
追隨者中,有一人名叫介子推,見重耳實在難以堅持,就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瞞著重耳,用火烤熟後交給重耳,重耳吃完後,才想起問介子推,這肉是哪來的,介子推實話實說,重耳流下了眼淚。
19年後,重耳結束流浪生涯,被召回國,任晉國國君,史稱晉文公。
當了國君的重耳大賜封賞,追隨者們苦盡甘來,重耳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竟然把介子推給忘了。
重耳拍打著自己的腦袋,自埋自怨。
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入朝受賞,大出重耳意外,這個介子推不來,再請,還不來,重耳急了,親自出馬,到了介子推家裡時,已人去屋空,聽人說,介子推背著老母躲進了深山。
重耳命人去搜,沒有結果,看重耳很急,有人出了個餿主意,放火燒山。
重耳依計,濃煙滾滾之後,仍不見介子推的影子,重耳上山,發現了介子推和他老母燒焦的屍體。
為了紀念,重耳將這座山命名為“介山”,規定每年到了介子推被燒死的這一天,禁止煙火,吃寒食。
而介子推死的這一天,正是清明的前2天。
所以,寒食和清明2個節日往往一起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