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場口鎮

富陽場口鎮是富陽的一個城鎮,其經歷過很多戰爭。

清代為西南區儀鳳一、二莊,民國時期屬場口鎮,50年代初屬場口鄉,1958年後屬場口人民公社,1984年後屬場口鎮,歷為區、鄉、人民公社、鎮所在地。1992年,全村757戶,2670人。其中農業人口1551人,非農業人口1119人,耕地1034畝,糧食總產量827噸,村民人均經濟收入1200元。
昔稱"小上海"
抗日戰爭爆發後,富陽縣城淪陷。1937年12月,富陽縣政府遷至場口。當時,距場口東北25公里的靈橋為抗日前哨,7公里外的中埠為經濟封鎖線,各有駐軍扼守。場口以其前有大江作天險,左有窄溪、深沃為腹地,右得大源、湖源山區作屏障等獨特的地理環境,顯得較為安全,成為杭州通往內地的必經要道和貨物進出的重要集散地。兼有富春江航運之利,當時場口至杭州輪船有16艘,載重240噸,並有快艇4艘,每天對開一班,為形成敵後商品交易市場創造了條件。
1943年後,四川、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客幫,均來場口採辦商品,寧波、紹興、蕭山、杭州等地商人聚集場口開店營業,浙江地方銀行在場口設立物資搶購處,專門收購單幫商人從上海、杭州偷運出來的貨物,轉銷於內地。當時的場口,商號成片,草舍成街。據1944年4月21日《東南日報》載:場口商號不下五六百家,人口逾萬,已躍為東南吐納港,商業呈畸形繁榮,入口以棉布、百貨、食鹽為大宗,出口以土紙、瓷器、桐油為大宗,各地商賈雲集於此。1946年11月,《浙江商報》又載:每天從各地匯到場口的貨款達千萬元以上,杭票的交換額每天多至數千萬元,無論是南貨、綢布、顏料、棉織品,只要是後方需要的商品,這裡應有盡有。據《場口商號會員錄》所載:抗日戰爭勝利前後,鎮上的商號達464家,其中旅館宿店39家,菜館飯店27家,跑單幫的流動商人不計其數。為解決流動商人食宿,街上一般民家都設有臨時客床3至4張,包吃包住,經濟方便。商業區擴展到東至石塔山,西至雞山,北至木排頭。除老街外,新辟后街、草舍街、江東街等臨時街道,連占地百畝以上的馬沙灘也拓建為街市。客、貨商船自龍潭廟泊至青江口,長達2.5公里,總數不下千艘。荷蘭的兩艘機動商船也駛入場口進行商貿活動,其中一艘被日本飛機炸沉,部分殘骸至今還沉在場口大橋下游江底。當時,場口的知名度遍及東南各省,從外省來的郵件,只要寫上"浙江場口"或只寫"場口",便可直接抵達。駐於場口鎮的浙江直接稅局新登分局(轄富陽、新登、蕭山三縣)之稅金收入,列於全省之首。時有"小上海"之稱。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歷經8年離亂的商號,陸續遷返原地復業,盛極一時的場口商市漸趨衰落。
今為"電子村"
50年代後至70年代前,場口村一直以農業為主,興建了大批農田水利工程,將旱地全部改成水田,後又不斷改良土壤,改造低產農田,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糧食畝產從1949年的100公斤提高到1992年900多公斤,成為名聞遐邇的"噸糧村"。
70年代後,在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鄉鎮工業開始起步。改革開放後,村辦企業和個體聯戶企業日趨興旺發達。1980年9月,位於龍潭古渡橫跨青江、全長138米、寬8米的場口公路大橋建成通車,結束了南來北往的擺渡歷史,為場口的工業發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至1992年底,境內共有工業企業42家,其中縣辦企業4家,鎮辦企業3家,個體及聯戶企業35家。擁有固定資產800多萬元,全年工業總產值5600萬元,創稅利1100萬元。在工業企業中,電子工業異軍突起,發展尤快。全村有電子工業企業15家,從業人員1000餘人,產值4000多萬元,稅利840萬元,占全部工業產值和稅利的71%和76%。主要電子產品有電視機、收錄機、對講機、電子遊戲機的拉桿天線,有線電視用的各種型號銅軸電纜、接外掛程式、分支分配器、用戶盒、放大器等。電子產品零部件的加工配套,已遍及全村大多數農戶家庭,1992年,全村電子產品的加工產值高達500多萬元。
鎮辦企業場口電子器材廠是全村電子工業的龍頭,該廠為西湖電子集團公司成員廠,中國視像行業學會會員廠。1970年12月興建,1980年始產拉桿天線。1981年7月,全國電視機拉桿天線質量評比獲滿分,達到部頒標準。1984年,成為全省生產電視機、收錄機等拉桿天線的定點廠。1992年,廠區面積1.1萬平方米,職工687人,固定資產437萬元,年產值2626萬元,創稅利127.86萬元。生產的JL7-230-Ⅲ拉桿天線,1988年評為省優產品,次年評為部優產品,暢銷10多個省、市及遠銷美國、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1984年被評為浙江省鄉鎮企業模範集體,198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先進企業,1988年被評為市級、省級明星企業。廠長周海林,多次被評為省、市優秀廠長和明星企業家,199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除電子工業外,其他工業亦有相應發展。場口耐火材料廠生產的特種耐火材料"中耐1號",質量優於美國等國的同類產品,價格只需進口產品的二分之一,1992年4月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註冊,產品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
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使場口村面貌煥然一新。1984年後,先後建成內設1000座的場口電影院、擁有2000餘平方米營業面積的場口商場、日供水300噸的場口自來水廠和溜冰場、錄像廳、有線電視、程控電話等設施。1992年農曆八月十五的傳統集市,到場口經商、趕集的人數超過5萬,為1949年以來所未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