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三品
![富有](/img/8/f4f/nBnauM3X2gDO5ETN4UzM3gDO1QTMykTNwQzNzQTNwAzMxAzL1M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富有三品,上品為富有而不有,中品為富有而有,下品為貧而富有。
上品富有
上品富有者,富有而不見其有,需求已得到滿足,而無滿足之見。只是安於當下。自由自在,不累於需求,沒有多餘的欲望,安居樂業,心滿意足。
《道德經》知足者富。
中品富有
中品富有者,富有而有,擁有大多數人沒有的東西,自我認為富有。認為謀些東西別人沒有自己擁有,自己就是富有。把自己的需求強加於其它人,不管別人是否需求那些東西,別人不擁有就定義為別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也就是貧窮,以此來突顯自己的富有。
中品富有的基本定義為:自覺富有而不能滿足而快樂,需要相對於貧窮而突顯富有,以此獲取滿足感。也就是心理空虛,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尋求其它東西來填空虛的心。
《道德經》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下品富有
下品富有者貧而富,富而貧,同一人同一時間因人見眾人見而定義為富有或定義為貧窮。沒有確定的定義。
如三等有富有之人:
以上等富有為主角,相對而定義得到結果,則上等富有為不貧不富,中等富有為貧窮,下等富有為極貧窮。
以中等富有為主角,相對而定義得到結果,則上等富有為富有,中等富有為不窮不富,下等富有為貧窮。
以下等富有為主角,相對而定義得到結果,則上等富有為極富有,中等富有為富有,下等富有為不富不窮。
通過觀察富有的定義可以知道,富有即非富有,富有是相對而得的,是為了方便表達人與人或群體與群體或國家與國家過去現在未來等等之間的差別而暫定的。
名詞解釋
富有經驗
◎富有fùyǒu
[rich;wealthy]擁有大量財產
富有的銀行家
近義詞
富裕
反義詞
貧窮
詳細解釋
包羅萬象,無所不有
《易·繫辭上》:“富有之謂大業。”韓康伯註:“廣大悉備,故曰富有。”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大易》:“‘富有’者,大無外也。”
謂擁有大量財產
![富有](/img/5/82b/nBnauM3XzgjN4QDN0UzM3gDO1QTMykTNwQzNzQTNwAzMxAzL1M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泛指豐富,充足
宋,吳可《藏海詩話》:“諸公篇章富有,皆曾編集。”清,黃景仁《偶題齋壁》詩:“生疏字愧村翁問,富有書憐市儈藏。”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收藏著怎樣多的雖微末卻珍異的材料,就如慈母收藏果餌一樣;偶然拈出一兩件來,令人驚異他的富有!”
完全擁有
《墨子·七患》:“桀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唐,李德裕《次柳氏舊聞》:“上孜孜儆戒如是,富有天下僅五十載,豈不由斯道乎?”
指富有天下,為天子
唐,蘇源明《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詩》序:“禮交乎上,當世高賢之相允;樂動乎下,前古中和之合作。抑抑焉,堂堂焉。奚一人之富有,而羣後之緝熙也!”
大量具有
丁西林《一隻馬蜂》:“余小姐年約二十五六,姿態美麗,面目富有表情,服裝精緻。”楊朔《昨日的臨汾》:“我不曾想到山西的民眾,這樣有組織,這樣富有政治警覺性,我不能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