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為桑科桑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原產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一直以來,桑樹的作用主要是采葉養蠶,至今,北宋張俞的“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的詩句仍廣為傳唱。相形之下,以食果為主的果桑的栽培一直不被重視。倒不是人們不知桑椹的好處,主要因其不耐儲運,無法大面積生產而受冷落。近年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桑椹的價值日益顯現,其利潤是桑葉的8~10倍,由此引發了各地對名優果桑的培育熱情。目前,我國已收集保存了近3000份桑樹種質資源,並選育出了60餘個果用或葉果兩用的桑樹優良品種,主要分布於新疆、河北、雲南、四川、山東、廣東和北京等地。北京自產和引種的桑樹主要有三類,即雞桑,又名小葉桑,各區縣均有栽培;華桑,只在北海公園等少數地方有;蒙桑,又名刺葉桑、岩桑,在門頭溝區妙峰山、百花山和房山區上方山以及昌平、密雲、平谷等地有栽培。
桑椹的食用、藥用價值都很高,在《中國大藥典》、《唐本草》等古醫書中均有記載。1993年,我國衛生部把桑椹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農產品之一。
桑椹味甘、性寒,具有、生津止渴、滋陰補血、補肝益腎、固精安胎、烏須黑髮、聰耳明目、安神養心、潤腸通便、健步履、利關節、去風濕、解酒等功效,常用於醫治糖尿病、肝腎陰虛、失眠耳鳴、津液不足、風濕、便秘、鬚髮早白、神經衰弱等症狀。此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桑椹還具有防癌抗誘變、增強免疫力、駐顏抗衰老、促進造血細胞生長、降低血糖血脂等方面的保健功能。
桑椹除鮮食外,還可製成罐頭、酒、膏、果醬、果凍、果汁、酸乳和提取桑椹紅色素等。近年來,北京在桑椹的深加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大興一些企業生產的桑果汁、桑椹酒等各具特色,集美味和營養於一體。
在民間,更有許多流傳甚廣的桑椹食療方法,如用桑椹、酸棗仁煎水代茶服用,對神經衰弱、失眠、健忘者很有幫助;眼目昏花、鬚髮早白、腦力衰退者可用桑椹配何首烏煎湯來作調理;貧血引起的唇白、足冷、耳聾、目眩,用桑椹、桂圓肉燉爛服食,頗具療效。
桑樹極為抗旱、耐瘠薄,所以是防風固沙、改善生態環境的優選樹種,其中龍桑還極具觀賞性。桑樹材質堅實,紋理美觀,富有彈性,可用於建築、雕刻和製作樂器、家具等。桑葉可養蠶、制茶和做飼料添加劑。枝條可編筐簍,粉碎後可做為種植食用菌的基質。樹皮可供造紙和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