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陀僧[中藥]

密陀僧[中藥]
密陀僧[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密陀僧,中藥名,別名陀僧《普濟方》,沒多僧《新修本草》,爐底《綱目》,銀池、淡銀《藥物出產辨》,金爐底、銀爐底《現代實用中藥》,金陀僧《中藥志》。為硫化物類方鉛礦族礦物方鉛礦提煉銀、鉛時沉積的爐底,或為鉛熔融後的加工製成品。中國方鉛礦產地很多,其中以甘肅廠壩、青海錫鐵山、湖南水口山、廣東凡口、雲南金頂等地最著名。具有燥濕,殺蟲,解毒,收斂,防腐之功效。主治瘡瘍潰爛久不收斂,口瘡,濕疹,疥癬,狐臭,汗斑,䵟黯,酒皶鼻,燒燙傷。

貯 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乾燥處,密閉,防潮,防塵。

入藥部位

硫化物類方鉛礦族礦物方鉛礦提煉銀、鉛時沉積的爐底,或為鉛熔融後的加工製成品。

性味

味鹹、辛,性平。

歸經

入肝、脾經。

功效

燥濕,殺蟲,解毒,收斂,防腐。

主治

瘡瘍潰爛久不收斂,口瘡,濕疹,疥癬,狐臭,汗斑,䵟黯,酒皶鼻,燒燙傷。

相關配伍

1、治癰腫穴後,惡瘡膿水雖減,肌肉不生,密陀僧一兩半,黃連一兩去須,檳榔三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日三貼之。(《聖惠方》)

2、治諸瘡久不收斂,密陀僧(煅)、花蕊石(煅)、白龍骨各一兩,乳香、輕粉各一錢。為細末,和勻。乾摻。(《證治準繩·瘍醫》平肌散)

3、治坐板瘡,腫痛多膿,密陀僧、生礬、大黃等分。為極細末,敷之。(《景岳全書》)

4、治一切熱毒惡瘡及下疳瘡,密陀僧、黃柏各一分半,膩粉一錢,麝香少許。先洗瘡,拭乾敷之,甚者三四次。(《證治準繩·瘍醫》)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2-0.5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塗;或製成膏藥、軟膏、油劑等。

使用注意

本品以外用為主,長期大量使用易引起鉛中毒。內服宜慎,不可過量,不能超過1星期,體虛及孕婦、兒童禁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傳統方法將鉛熔融,用鐵棍在熔鉛中旋轉數次,使部分熔鉛粘附於上,取出鐵棍,浸冷水中,熔鉛冷卻後,即成密陀僧。如此反覆多次,使密陀僧積聚一定量時,打下即得。近代製法,將黃丹入鐵鍋內用烈火熔煉,當溫度升至400℃以上時,黃丹中一部分氧游離,即成密陀僧。待冷,取出。

二、炮製方法: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研成細粉。

形態特徵

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對稱型m3m,常呈立方體晶形,有時以八面體與立方體聚形出現。通常呈粒狀、緻密塊狀集合體。鉛灰色。條痕灰黑色。金屬光澤。硬度2-3;解理平行|100|完全。相對密度7.4-7.6。具弱導電性和良檢波性。

生長環境

中國方鉛礦產地很多,其中以甘肅廠壩、青海錫鐵山、湖南水口山、廣東凡口、雲南金頂等地最著名。

鑑別

一、藥材形狀:本品為不規則塊狀,有的為厚板狀,一面微突起,另面稍彎;金黃色或淡灰黃色,帶有綠色調;條痕淡黃色。外表面粗糙而常脫落成較平滑面,對光照之閃閃發光。體重,質硬脆,可砸碎,斷面不平坦,層紋明顯,可層層剝離;具銀星樣光澤。本品幾不溶於水,易溶於硝酸,在醋酸中亦溶解,露置空氣中則緩慢吸收二氧化碳,變成鹼式碳酸鉛。氣微。以色黃、有光澤、內外一致、體重、質硬脆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密陀僧為黃色或褐黃色粉末,在陽光下可見白色金屬的閃光。體重。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減輕炎症作用。

3、收斂作用。

現代套用

1、治療神經性皮炎。

2、防治水田皮炎。

3、治療燒傷。

相關論述

《本草衍義》:“密陀僧,堅重,椎破如金色者色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