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現象

在2種生物共生的關係中,營寄生生活的生物獲益,而被寄生的生物則受害。 這種寄生方式在植物各類群之間表現為全寄生和半寄生。 這種寄生方式在鳥類中較為常見,如杜鵑的巢寄生就屬於行為寄生。

寄生現象

在自然界中,隨著漫長的生物演化過程,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凡是2種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現象,統稱共生(symbiosis)。在共生現象中根據2種生物之間的利害關係可粗略地分為共棲、互利共生、寄生等。
1.共棲(commensalism) 2種生物在一起生活,其中1方受益。另1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稱為共棲。例如,?魚用其背鰭演化成的吸盤吸附在大型魚類的體表被帶到各處,覓食時暫時離開。這對?魚有利,對大魚無利也無害。
2.互利共生(mutualism) 2種生物在一起生活,在營養上互相依賴,長期共生,雙方有利,稱為互利共生。例如,牛、馬胃內有以植物纖維為食物的纖毛蟲定居,纖毛蟲能分泌消化酶,分解植物纖維,為其自身和牛、馬提供營養物質;而牛、馬的胃為纖維蟲提供了生存、繁殖所需的環境條件。
3.寄生(parasitism) 在2種生物共生的關係中,營寄生生活的生物獲益,而被寄生的生物則受害。在寄生生活過程中,營寄生生活的生物稱為寄生物(parasite),被寄生的生物稱為宿主(host)。寄生物包括寄生植物和寄生動物,寄生動物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寄生蟲(parasite)。由寄生蟲寄生於宿主體內、外所引起的疾病,稱為寄生蟲病(parasitosis)。

演化中的寄生現象

自然界有了生物以後,就逐漸出現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隨著生物的演化這種關係也在演化。在千差萬別的生物關係中,兩種生物一道生活的現象非常普遍,統稱為共生現象或共生(symbiosis)。如按兩種生物之間的利害關係可粗略地歸類: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者,稱為共棲(commensalism),例如人口腔內的齒齦內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以細菌為食物,但不侵犯組織;雙方互相依賴,彼此受益者稱互利共生(mutualism),例如牛、馬胃內生活的纖毛蟲在分解植物纖維過程中獲得營養物質,而纖毛蟲的死亡則為牛、馬提供蛋白質;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者則稱寄生(parasitism),例如寄生於植物、動物或人的病毒、立克次體、細菌、真菌、寄生蟲。通常寄生的一方稱寄生物(parasite),被寄生的一方稱宿主(host),屬於動物的寄生物則稱寄生蟲。在分類上,寄生蟲分屬原生動物(原蟲,protozoa),扁形動物,線形動物,棘頭動物( 這三類統稱蠕蟲, helminths)與節肢動物中的許多種類。人類至少有100種以上比較常見的寄生蟲。
寄生是自然界非常普遍的現象。寄生蟲從它的生命開始到終結,至少有一個時期或一個發育階段在另一種生物的體表或體內的一定部位生活並獲得營養物,且可能造成損害。我們現階段所認識的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關係是它們長期演化的結果,因互相之間的適應性不同,可以出現多種多樣寄生現象。

寄生現象種類

寄生現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而寄生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

一、常見的寄生方式

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從中吸取營養物質來維持個體的生存並對寄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妨礙寄主的生長發育、降低寄主的生活力和生殖力,但一般不會引起寄主迅速死亡。這種寄生方式在動物各類群之間表現為外寄生和內寄生。如,虱、蚤等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表屬外寄生;蛔蟲、絛蟲、血吸蟲、瘧原蟲等寄生在其他動物體內屬內寄生。
這種寄生方式在植物各類群之間表現為全寄生和半寄生。例如,寄生在豆科植物上的菟絲子,不但從寄主體內取得水和無機鹽,而且還要從寄主體取得光合作用產物,所以菟絲子的寄生方式屬全寄生,因而對寄主造成的傷害較為嚴重。又例如,寄生在構、槐、榆等植物上的桑寄生和寄生在槲、榆、蘋果植株上的槲寄生,它們通過變態的根深入寄主的丫杈中,由於桑寄生和槲寄生這些寄生植物中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主要從寄主體內取得水和無機鹽的供應,所以它們的寄生方式屬半寄生。

二、性寄生(或生殖寄生)

這種寄生方式發生在同種生物的雌雄個體之間,其特點一般表現為雄性個體形體微小,構造簡單,除生殖外其他生理機能退化,失去獨立生活的能力,需寄居在雌性個體的體內或體表,依靠雌性個體而生活。這種寄生方式對本物種的雌雄生殖細胞結合極為有利。
例如,一種海生蠕蟲──後螠,雄蟲體長僅為雌蟲的1/500,失去消化、運動等機能,寄生在雌蟲的子宮中。又例如,一種生活在深海的角魚,雄魚僅達雌魚體重的85%,獨立生活能力較差,平時用口吸附在雌魚的體
表,以雌魚的體液為食。

三、行為寄生

這種寄生方式不是由一種生物寄生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從而對寄生造成傷害,而是在某些本能行為上表現為一種動物占有另一種動物的“勞動”,讓其無償為自己服務。
這種寄生方式在鳥類中較為常見,如杜鵑的巢寄生就屬於行為寄生。有一種杜鵑鳥本身沒有築巢、孵卵和育雛的本能行為,所以在產卵時就直接把卵產在其他小鳥如大葦鶯的巢中。由於其卵和宿主的卵大小、形狀、顏色、圖案等方面都極為相似,巢寄主不能識別,就代其孵卵育雛。通常杜鵑鳥較巢寄主的雛鳥體型大,出殼早。它一旦出殼就將巢主的卵或雛鳥推出巢外,獨自享受巢主的餵養。在鳥類中除杜鵑外還有一些啄木鳥、某些文鳥、幾種野鴨等在築巢、孵卵、育雛等行為上也進行巢寄生。

四、致死寄生(類寄生)

這種寄生方式的最大特點是寄生的結果造成寄主的死亡。致死寄生現象在昆蟲和微生物中普遍存在。例如,赤眼蜂把卵產在螟蛾的卵中,當赤眼蜂的幼蟲孵出時即以螟蛾卵中的營養物質為食,最後導致螟蛾卵功能的喪失,從而抑制螟蛾的繁殖,這就是人們用以進行的“以蟲治蟲”的方式之一。
又如名貴中藥冬蟲夏草是子囊菌亞門,麥角菌科的一種真菌寄生在鱗翅目昆蟲草蝠蛾幼蟲體內形成的產物。這類真菌秋冬侵入幼蟲體內,春夏子座從昆蟲體內長出,棒狀直立,肉質,表現為“草”狀。
再如噬菌體寄生在細菌內部導致細菌的解體也屬致死寄生。在臨床上,燒傷病人的創傷面,往往被綠膿桿菌感染,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如使用綠膿桿菌的噬菌體可有效地殺死綠膿桿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