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北起財神廟前(今府東大廈東邊),南至財神閣(今中國銀行宿遷支行大樓南邊),路兩邊的支路或通道有:北街口東為下溝塘巷、西為打鐵巷(今市府東路),南街口東通東圩門,西通東城根。街中向東通的有馬墓巷、合慶巷、一人巷、南大巷口。向西通的有伍市口、水關門。為了安全,東大街曾設有三座炮樓:北炮樓在財神廟內,中炮樓在通往魚市口的街中心,南炮樓在財神閣。
歷史
東大街是由起初的集市逐漸發展起來的,至清末民初進入全盛時期。當時,街的路面由青石板鋪設,街道兩旁全為明清建築,一律青色磚瓦結構,一般為二層樓,二層皆有臨街木質陽台,整齊美觀。在使用上,有的為樓下店鋪、樓上居住,有的為前鋪後居。門面一般為三通間一店,或四至五通間的大門面。二間門麵店較少,一間門面的小店幾乎沒有。全街商店有300家左右。各家店門前面都有一米多寬的石台階,石台階也擺設各色貨物。由於商賈雲集,店鋪林立,農具、布匹、生活用品等各種貨物應有盡有,既有國產貨,也有日本等國進口貨。商業經營活動的繁榮,有效地推動了金融業、典當業和飲食服務業的發展,科人錢莊、典當行、小吃店因市而立,既豐富了東大街的商業功能,也大大地方便了各方顧客。
東大街不僅是宿遷的商業中心,同時也是全縣的文化中心。每逢重大節日,特別是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面八方的民眾一齊擠來“城隍廟會”,觀看玩旱船、舞獅子、踩高蹺、抬閣、架閣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節目,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當時要通過整條大街,竟需要幾個小時。
然1938年5月19日,日本鬼子轟炸宿城時,東大街慘遭飛禍,許多商民被炸死、炸傷,不少房屋被炸起火,其情慘不忍睹,是年11月22日,日寇侵占宿城,多數商民逃跑,東大街一片空寂,一時成了死市。後來El偽政權建立,留下的商民亦縮小經營規模,有的還遷往東圩門外市場營業。
解放後,宿城人民安居樂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業,又逐步活躍起來。祖居東大街或城內的居民,有的重新修整店鋪,有的擇吉新建店鋪,東大街重新呈現一派生機,恢復了往日的繁榮,仍然成為全縣的商業和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