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成氏[氏族部落]

容成氏[氏族部落]

容成氏,是中國傳說中的人物,相傳為黃帝大臣,發明曆法。 北周 庾信《賀平鄴都表》:“沉雄內斷,不勞謀於 力牧 ;天策勇決,無待問於 容成 。” 清 曹寅 《遊仙詩三十韻和蘿山》之十四:“ 空同 未出人間世,更聽 容成 說大丹。”

簡介

róng chéng shì ㄖㄨㄙˊ ㄔㄥˊ ㄕㄧˋ

容成氏:即 容成 。《淮南子·本經訓》:“昔 容成氏 之時,道路鴈行列處,托嬰兒於巢上,置餘糧於畝首。”

歷史沿革

中國古史傳說時代的三皇五帝時期,有一個世代襲號的容成氏族部落,因其首領傳說為仙人,黃帝、老子皆曾拜他為師,故研究者甚少。我們認為對傳說人物容成氏很有全面、系統研究的必要,這對進一步認識遠古人物流變和充實氏族社會史有著重要意義。

一、從傳說時代到西周

三皇人物有十多種說法,包括的傳說人物很多,古今學者公認的是“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約處在新石器時代早期與中期階段(8000-5000年前)。五帝的人物也說法不一,比較一致的認識是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及舜為“五帝”,約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5000-2070年前)。大容氏及其後裔容成氏之氏族或部落,就延續在這一較長的歷史階段。

1、大容氏與容成氏

《姓氏詞典》引《新纂氏族箋釋》註:“容姓出自大容氏。”大容氏部落後派生出容成氏族,即中國傳說中的大容氏“生”容氏。《莊子·胠篋》篇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結繩記事是漁獵經濟時代先民的記事方法,說明容成氏約處在伏羲氏前後。《春秋元命苞》云:“庸成氏八世。”《莊子·胠篋》篇又云:容成至神農氏時期,先民“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註:“此十二氏皆古帝王。”容成氏世代以此為號,任氏族或部落首領。

女媧氏去世後,容成氏去世後,容成氏(不知何代)還曾為“王”,成為當時天下氏族“盟主”。容成氏的部落居住和活動區域在容城(今屬河北)一帶。傳至炎帝末代時,容成氏族部落適居於空桐(今甘肅平涼市西北)。古代人不明白傳說人物的世代為“一個號”,便說他們是神仙,長生不老。陳士元《姓觿》曰:“《路史》云:(庸),‘古帝容成氏之後。’《韓非子》有容成子。《列子》云:‘黃帝與容成子居空桐之上。’《莊子》云:‘老子師容成’。”《列仙傳》云:“容成公者自稱黃帝師,見於周穆王,能善補導之事。”《集韻》則認為容成是高陽氏八愷之一的“仲容之後”。《山海經·大荒東經》有“仲容之國”。可見在春秋、戰國時,容成氏的傳說已相當廣泛。黃帝東遷涿鹿(今屬河北),容成為臣,部落復遷回容城。

2、容成子世代的事跡

大容氏的蹤跡已無法知曉,容成氏傳至黃帝之臣的時代,事跡較明。張澍補註的《世本》載:“容成作調歷,宋衷註:‘容成,黃帝之臣。’澍按容成因五量,治五氣,起訊息,察發斂,作調歷,歲紀甲寅,日紀甲子而時節定”。“《史記·索隱》曰:《世本》及《律歷》云:黃帝使……‘容成綜斯六術而著調歷。’《後漢書》注引《博物志》云:‘容成氏作歷,黃帝史官’。”《漢書·藝文志》載有《容成子》14篇、《容成陰道》26卷。何光岳釋:“雖然這兩部古籍都系春秋戰國時人所假託之作,卻也說明容成氏是一個源遠流長的著名氏族部落。而且他們在上古時代,文化很發達,已經夠造曆法。舜時的八愷之一仲容氏,也是容成氏的支系。據此看來,容成氏屬於黃帝系部族集團的成員。”

(1)其祖先容成氏時,還沒有族屬。《穆天子傳》有“容氏國”。丁山註:容氏國在河北容城縣。《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曾和炎帝榆罔聯合,與蚩大戰於阪泉(今河北懷來)、涿鹿(今屬河北)之野。容成子既為黃帝之“臣”,那么就必然跟隨,氏族部落自然是早已遷居於漢代置的容城縣(在今懷來、涿鹿之南)。容氏國約建立於夏朝。直到夏末商初,容氏國才遷至今河南修武縣。

3、商王滅容氏國役其民為奴隸。容、庸古音近通用,而庸是出自容,比容成氏要晚(商代甲骨文已有庸字),系商滅容氏國後,強將余民作修築城的奴隸之義(同墉或鄘)。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下卷《釋庸》云:“西周銅器《韻簋》的‘先虎臣後庸’,以庸為奴隸。《爾雅·釋詁》訓庸為勞。《史記·陳勝吳廣世家》的‘嘗與人傭耕’,《索隱》引《廣雅》訓傭(傭)為役,傭即庸的後起字。《楚辭·懷沙》的‘固庸態也’,王(逸)注訓為‘廝賤之人’。庸訓為勞為役為廝賤之人,均是被奴役之義。”《詩·大雅·崧高》云:“以作爾庸。”注云:“庸,城也。”《路史·前紀五》云:“庸成氏,庸成者,垣墉城郭也。”朱起鳳《辭通· ·庸》云:“容、庸同聲同用。《莊子·胠篋篇》:‘容成氏’。《六韜·大明篇》作‘庸成氏’,是其例也。”顧實《結繩而治時代之文書》云:“容成氏即庸成氏,《穆天子傳》稱:‘群玉之山,庸成氏之所守,先王之策府’。”簡言之,容成氏的後裔為商王作修城的奴隸,始稱“庸”,後以參與修築殷都(在今河南安陽)有功,復被商王封為庸國(又寫作鄘)。王應麟《詩地理考》卷一云:“鄘城,即鄘國”,“本庸姓之國”。光緒《彭縣誌》卷一《沿革志》:“庸城縣在今懷慶府修武縣。”懷慶府修武縣即今河南修武。庸國善於鑄造大鐘,常向王室獻寶,得到信任,被封為諸侯國,便加“邑”偏旁而稱“鄘”。“因為大鐘的響聲‘庸庸’,與大鼓的響聲‘彭彭’一樣,象徵雄偉,這個庸的圖騰便成為國號。後人於庸字加金旁成為鏞字。以上對於容成、容城、庸成、庸城、墉、鄘、滽、傭、鏞的考證和解釋,就是庸國取名的來源和發展。”

(2)庸國日益強盛,位於殷都西南,引起王室不安,強行將其遷於秦嶺東部余脈熊耳山一帶(今河南盧氏縣)。《水經注·河水》云:“河水又東合庸庸之水,水出河東垣縣宜蘇山,俗謂之長泉水。”盧氏縣此水(又寫作滽)之名,就以庸國遷此而得名。沒有多久,庸國君為避商王征伐,又帶領國人翻越秦嶺,遷居於梁州東,仍稱庸國(今陝西山陽縣至安康)。戰國時期秦曾在庸國故也(今山陽)置上庸縣。商王封貴族於故庸國地,稱鄘諸侯國。

二、庸國地區的古文化

1、女媧氏與中皇之山

陝西安康地區古屬梁州,跨漢水兩岸,亞熱帶氣候,自古適於人類生息和生活。舊石器、新石器時代遺址均有發現,分布在紫陽白馬石、馬家營,石泉白馬嶺關,漢陰阮家壩,安康關廟鋪壩、花園鄉柏樹嶺,旬陽構元新天鋪等地,從而說明漢水流域的氏族文化是豐富的。相傳太昊伏羲氏和女媧氏夫婦都曾活動在這裡。《路史·後紀》云:“女媧氏滅共工氏而遷於中皇之原,所謂女媧山也。”又云:“女媧立,治於中皇之山,山在金州之平利,與伏羲山接,伏羲山在西城”。伏羲山即今安康市的高王山。《輿地紀勝》云:“女媧山在平利縣東,上有祠曰女媧聖后,唐宋舊祠也。”《元豐九域志》載:漢中西城縣有女媧山。《陝西通志》云:女媧山在今平利縣東三十里,晉司馬勛退屯女媧堡是也。《御覽》78卷36引應劭《風俗通義》云:“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縆於泥中,舉以為人。

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縆人也。”中皇山傳為女媧氏鍊石補天之處。馬世之云:“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城西15公里的中皇山,又名女媧山,地處秦嶺南端,大巴山北麓,位於陝、鄂、渝三省市交界處。相傳這裡是當年女媧鍊石補天的所在地。女媧廟坐落在女媧山鄉七里村。唐宋以來,歷經修葺擴建,直到解放初期,仍有四扇大門,房宇百間,殿堂三層,故又名‘三台寺’,堪稱平利第一寺廟。歷經戰亂和文革等劫難後,現僅存一間正殿和‘平心門’的殘牆斷壁。平利縣收藏一塊清雍正十三年(1755年)的《中皇山女媧氏碑》,系統地記述了女媧的神話傳說。廟內保存一塊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石碑,就女媧廟的廟界、土地、廟宇的管理和僧人、居士、香客應遵守的條規刻碑告示。”(3)清代學者古灃才在平利縣《中皇山女媧氏廟碑記》中贊曰:“皇為聖兮為神,御災捍患兮大庇斯民。姓氏正兮倫紀明,禮樂制兮四極寧。寢廟奕奕分享祀成,於萬斯年兮世世期承。”可見清代時女媧廟的建築是宏偉的,香火也是旺盛的。

2、麋國與庸國

《尚書·禹貢》云:“華陽黑水惟梁州。”“華”指華山,山之南稱“華陽”。黑水說法不一,有瀾滄江、怒江、金沙江(流經四川和雲南)等說。陝西安康市在古九州之一的梁州地域內,戰國時屬漢中郡。西漢置西城縣,東漢置西城郡(置所在西城,今安康市北,轄境相當於今石泉縣到安康之間的漢水流域一帶)。西魏廢帝三年(554年)改東梁州為金州(置所在西城,一度改名吉安、金川,在今安康市區),轄境相當於石泉以東、旬陽以西的漢水流域地區,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女媧居此時,沒有行政區劃,西周時稱梁州。

(1)麋國

麋國初稱微,顓頊帝的後裔,為華夏族。又因祝融一支居南方,其孫季連成為楚人之祖先,故又稱微人為楚族。岑仲勉云:“微,即麋之異體,楚族也。”(4)堯舜時微氏族部落居於南楚丘東北300里的微鄉(今山東梁山縣北)。夏代的微子國在微山。《水經注》載:“濟水又北逕微鄉東,《春秋》莊公二十八年,經書:‘冬,築郿。’京相璠曰:‘《公羊傳》謂之微。’東平壽張縣西北三十里,有故微鄉,魯邑也。杜預曰:‘有微子冢。’”即夏代、商初的微國在今山東微山縣微山湖的微山島上。這裡的微子墓,當地流傳為周王封的微子啟之墓,實誤,應是顓頊後裔微國君之冢。商諸侯國強盛後,驅逐親夏朝的微國,遂遷入夏朝或內的潞(今山西潞城)。

商朝建立,幾次遷都後定於殷(今河南安陽)。微國距此200餘里,甲骨卜辭多載有微國與商王室的交往之事,商王文丁時成為微伯國。商王廩辛滅勢力強大的微伯國,封長兄啟、次史仲衍於微伯國故地為諸侯,仍稱微國。原微國余民部分留居,部分人西逃於渭水中游之西,漸復立小國,稱麋。漢代在此置隃麋縣(一作榆眉,今陝西隴縣),以古隃麋澤、隃麋原而得名,“澤”和“原”則是以麋國建此而得名。

西伯周國強大後,遷麋國於近處的郿(今陝西眉縣)。《尚書·泰誓》載:麋(微)國參加了武王伐紂。被武王封為子國。1977年春,陝西岐山縣周原發現的甲骨文中,就有“微”國之載。《括地誌》云:微國在郿縣東北五十里。王國維《觀堂古金文考釋·散氏盤考釋》云:“周初與於伐商之微人,此時已分散諸土,其一部渡渭水成一聚落,是為《大雅》之郿,而其本部在南山者,乃為矢、散二國所兼併。”微實為國,非“部落”。後來,微國漸強,周王室感到有威脅,逼迫其南遷至錫(讀陽)穴(今安康市白河縣)。“這時楚在丹陽(今河南淅川縣西南龍城),相距不過二百七十里。”(5)

(2)庸國

庸國被商遷到西南漢水流域(今安康)後,怨恨商王而依附於西伯昌國。周武王伐紂,庸國積極參加。《史記·周本紀》云:“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參加武王伐紂之戰。《集解》孔安國曰:“八國皆蠻夷戎狄。羌在西。蜀、叟。髳、微在巴、蜀。盧、彭在西北。庸、濮在江漢之南。”這裡說的八國方位,有的是以後封遷之地,伐紂王時方位非均如此。西周中期時,庸國逐漸強盛,向南發展,將國都遷於上庸城(今湖北竹山縣)。《水經·沔水注》云:“堵水又東北逕上庸郡,故庸國也。

《讀史方輿紀要》卷79“竹山縣城”載:“上庸城,縣東四十里,本庸國。《書》所稱庸、蜀、羌、髳是也”。“庸城山,縣西五里,庸人昔居此,于山上置鼓,又名懸鼓山。”形勢險峻,易守難攻。《路史·國名紀己》引《太平寰宇紀》云:“金州,周,庸國地。”至西周末、春秋初時,“庸國的疆域占有今陝西的山陽、鎮安、柞水、安康、漢陰、紫陽、嵐皋、平利、鎮坪,及湖北的竹山、竹溪等縣。”(6)《路史·國名紀己》云:“裨、儵、魚,庸之三邑。”《讀史方輿紀要》卷51云:興安州(治所在今安康縣,轄有安康市地區。其中的白河、旬陽為麋子國之地),“春秋時庸國也。”《水經·沔水》註:“漢水又東逕魚脯谷口,舊西城、廣城二縣地,指此谷而分界也。”《路史·國名紀己》引《通典》云:“夔州,奉節魚國也,然魚復之名始於漢世,即魏之人復,故城在(金)州西十五(里),沔河(漢水)東十五里。”何光岳釋:“已明確指明庸國的魚邑就在漢水之濱的今陝西安康縣西十五里外,正是庸國疆域的中心地”。“裨、儵魚三邑當亦在安康的魚邑附近。”(7)

《史記·楚世家》載:西周中期楚君熊渠自稱王后,“乃興兵伐庸、揚粵,至於鄂。”庸國抗擊,取得勝利。春秋時庸國的北面是秦國,東南是楚國,西南為巴國,處在大國的交匯之區,面臨著被大國攻占的危險。《左傳·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載:楚國遭到大饑荒,“庸人帥群蠻以叛楚,麋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楚將率軍從句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攻庸,說服戎人首領廬戢黎攻打庸國,楚軍一直攻至庸國要地方城。《讀史方輿紀要》卷79“竹山縣”載:“方城山,縣東西十五里,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春秋庸地。”庸國軍堅守,派裨、鯈、魚三邑軍擊潰廬戢黎軍,俘虜將領楊蔥。接著,又七次打退楚軍的進攻。楚莊王(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親自出征,與秦、巴會盟,商定秦國南攻山陽,巴國北攻魚邑,楚國正面進攻,群蠻見楚軍強大,又叛庸歸楚。在楚、秦、巴三面圍攻下,庸、麋二國被滅。《戰國策·楚策》云:秦王“秦以上庸六縣為湯沐邑。”此上庸縣即秦、巴、楚滅庸後,秦國分得的庸國北部之地。東漢時在此設立上庸郡。《通志·氏族略》云:庸國亡後,“子孫以國為氏。”

三、庸國亡後余民的遷徙

亡國的庸民一部分被楚強遷於容城(今湖北監利縣北);部分人被迫逃亡於庸州(今湖北恩施縣山區);還有一部分遷入蜀地及隴右地區。後來,庸姓人有的又遷入容陵縣(今湖南攸縣)及湘西北一帶。《衡湘傳聞》曰:“容光之佐,蓋封於此(指桂陽),其子孫烏程氏,善釀(酒)者也。當夏世”,“容光為祝融兼司徒”,“徒武陵(今湖南常德),因亦有南嶽容山之號,在今施容、容美之間”。“容光又取(娶)於州山氏,曰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山海經》曰:‘壽麻之國,爰有大暑,不可以往。’漢壽、麻陽是也。《呂氏春秋》所謂‘南服壽麻者也’。”黃帝有臣容成,容光是其後裔,夏代大臣,不會封在桂陽(治所在今湖南郴州),再遷武陵。“無疑是庸人把他們的祖先容光的傳說,由北方帶到南方。漢代的桂陽郡,北按容陵縣(今攸縣),而湘西北地區均屬武陵郡,所說容光封於桂陽,不過是庸人的南遷傳說。又由桂陽遷至武陵,可說明容陵和湘西北一帶有容光的後人分布。對於所說的施容,即宋的溶州,元為會溪施容峒,明洪武二年置施容州,今永順縣東南九十里的長官公社(今稱鄉)施容溪即是。

容美,元置容美峒軍民總管府,明置容洞安撫司於今湖北省雞峰縣。還有大庸縣(今屬湖南),系明洪武三年建縣,境內有大庸溪、大庸坪、大庸所和大庸古城。至今湘西北一帶以溶、容命名的地方特多。”(8)“這種叫溶的地貌,都系指山間小盆地,當地的方言叫溶,與庸人原來的故地竹山的地貌相同。竹山縣有鐘鼓山,而大庸山也有鐘鼓山。這些密切的聯繫,決非偶然,可說是因庸人分布而滋生出來的地名。”(9)庸人南遷時,群蠻也有不少人隨遷到了湘西北。梁履繩《左通補釋》卷十載:“庸人帥群蠻以叛楚”下注曰:“群蠻在今湖廣辰州(治所在今湖南沅陵,轄境相當今沅陵以南的沅江流域以西地區)、沅州(治所在今湖南黔陽西南黔鎮,轄境相當今黔陽、芷江、懷化、會同、靖縣、通道、交晃及貴州天柱等縣地)二府之境。”遷入蜀地及隴右(今甘肅東部)的庸人,也留下了許多傳說或地名。

容成氏後裔形成的容(庸)姓人,分布較廣。《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云:洛州河南郡(今洛陽)二十三姓有庸氏。《古今姓氏書辯證》云:“庸,出自商諸侯之國,以國為氏,仕衛為世族,戰國有庸芮,齊有庸職。”庸芮是秦國人。《姓解》云:“《姓苑》,漢有庸光,又有膠東庸生。”漢代的庸譚,膠東(今山東)人,精通古文《尚書》,為經學家孔安國的再傳弟子。《續通志·氏族略》云:明代有庸以弘,任黃州(今湖北黃岡)通判;容姓。《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譜》載:懷州河內郡(治所在今湖南武陟西南)十七姓有容氏。《禮記》載:有大夫容居。今廣東吳川,山西長治、晉中地區的漢族亦有此姓。

綜上所述,大容氏、容成氏(亦稱小容氏)為伏羲氏同期的傳說人物,世代以“容成”為號。容成氏傳至黃帝時期的容成子時,事跡日顯,後世亦然。容氏有多種寫法,夏代立國,商代為諸侯國,後遷於漢之西城。春秋楚滅庸國後,庸(容)姓人分遷於各地,流傳至今。他們同其他姓氏人一樣,為中華民族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