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轄境之內的安定局面,僅保持兩年多的時間,晉鹹和二年(327),蘇峻叛亂,桓彝奉旨討伐蘇峻。晉鹹和三年(328),因興建的城池不夠堅固,不足以防守,桓彝先退守廣德,再退守涇縣,為蘇峻部將韓晃所殺,宣城人紀世和收其遺骸葬在城北東門渡,城內建有桓公祠。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武帝蕭衍下詔“小縣令有能,遷大縣,大縣有能,遷二千石”,東海郯人(今山東郯縣)何遠因政績突出,由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縣令出任宣城太守。何遠至任後“盡心綏理,多著名跡、開途巷、葺牆屋,民居市井,城隍廄庫,所構若營家焉”,對破敗的城池加以維修、擴建(清·嘉慶《寧國府志》)。
隋開皇九年(589),楊堅平毀了六朝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建康周邊的宣州、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地位隨之提升。宣州“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商賈並湊”,開皇年年間(581―600),王選出任宣州刺史,桓彝所建“子城”已不能滿足需要。王選利用“子城”西北方向的土山岡(包括原宣城師範學校、北門老鹽業倉庫一帶)將城池向西北一直拓展到敬亭山附近,向東跨過宛溪河,並在河上建有鳳凰橋、濟川橋兩座浮橋供行人來往,臨近宛溪河和句溪河建有4處水門,城池總長30里,是歷史上城市建設最大一次拓城工程,俗稱“羅城”。
唐朝未年,宣城一帶戰亂不止。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徐州人秦彥(?-887)占據宣城,上表自請代替竇潏為宣州觀察使。隨後,廬州人吳王楊行密(852—905),宣州觀察使李遇(?—911)、王茂章,五代時後梁將領王檀等人相繼爭霸宣州城下,城池盡廢。
南唐時期,宣州因地處“陪京之南,制天險之津梁,據三楚之襟帶,境環千里,邑聚萬民”。後主李煜(961—975年在位)為防止宋太祖趙匡胤南下進攻,令宣州刺史林仁肇(?-973年),再建新城。宋太祖建隆三年(962)二月,林仁肇利用五稼豐登、三農閒隙之際,命令2000兵卒和城中百姓,依地勢“肖龜為形,南首北尾”築新城(即:“烏龜地”傳說由來),至建隆四年(963)三月,新築城垣9里6步,護城河長894丈、寬20丈、深3丈有餘,城門樓八所,東曰安定門,西曰太平門,南曰定寇門,北曰寧化門,中曰敵勝萬人,東北曰勝敵,西南曰定寇,東南曰齊雲,西北曰集英,人們通稱其“新城”,習慣稱作“烏龜城”。自此,城池規模定局,再未重新擴建,僅對古城垣作部份修葺加固和更易城門名稱,千餘年來市區輪廓沒有較大變更,北宋至清未,先後有過七次大的整修,1949年城區面積3.49平方公里。
北宋至元初300多年間,城牆雨水沖刷、戰爭等自然、人為破壞,特別是受乾道六年(1170)五月和紹熙五年(1194)八月洪水浸泡、受損嚴重。
元至正十四(1354年),工部尚書道童,出任江東廉訪使(主管監察事務),巡察至宣城,下令對破敗的城牆進行加固維修,將原來的八座城門改建為五座城門,將東邊的安定門更名為陽德門(俗稱“大東門”),位於今濟川橋西,意為接受陽光普射。東北的勝敵門更名為泰和門(俗稱“小東門”),位於今鳳凰橋西,意為太平和睦。南邊的定寇門更名為薰化門,位於今鰲峰大轉盤。薰本意是一種香草,又泛指花草的香氣,引申為和暖、溫和。西邊的太平門更名為寶城門,位於今環城西路與中山路交匯處,意為堅固的城郭。北邊的寧化門更名為拱極門,位於今大壩塘路與拱極路交匯處,意為拱衛北極之星。
明至清先後五次對城牆進行維修加固、增設警鋪(駐兵哨所)和敵台等城防設施。
清未民初城池範圍:東起東頭灣,沿東門大河,經東門大橋、小東門,至鰲峰龍首塔;轉向南至錦城路北十字路,沿西門轉向北門槐樹巷,城牆總長九里十二步,高十丈五,厚三丈。
城區街道,據明嘉靖《寧國府志》記載,城區冠之以名的大小街巷共79條;清嘉慶《寧國府志》記載,城區街巷總數為96條,其中冠之以名的街27條,巷69條;清末民初,城內有上十字街、下十字街,街巷演變為“九街十八巷”。九街為:迎恩街、奉公街、錦城街、鎮前街、元寶街、福星街、木直街、陽德街和西直大街,多為條石路面。十八巷為:孫家巷、瓦碴巷、羊市巷、九曲巷、茶葉巷、豆腐巷、魁星巷、朱衣巷、槐樹巷、里仁巷、王家巷、塔影巷、鹿巷、古秀才巷、低巷、姚家巷、王家巷和萱花巷,多為土石路面。
抗日戰爭初期,城區遭日機多次狂轟濫炸,東門城外、南門城內被毀為廢墟。解放前夕,城區較為完整的有5條道路和以下十字街為中心的東南西北四條大街,路面均為石條鋪設。
民國二十六年(1937),城池遭日本飛機轟炸。民國二十八年(1939)1月4日,宣城第三次陷落,兩天后,國民黨縣長鬍鍾吾(績溪人)率地方武裝會同國民黨駐宣部隊再次收復縣城。為防止日軍再次占據宣城,胡鍾吾組織了軍民二萬五千人劃段拆除城牆,同年10月1日,再次動員抗日軍民第二次拆城,到年底,城牆被全部拆除。1957年,宣城縣委、縣政府組織動員民眾在廢墟的城牆遺址上,新建“環城公園”。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在環城公園的基礎上,填平護城河。
如今古城牆的遺址,在鰲峰龍首塔東南兩側,仍清晰可辨。2009年,在二營部隊後面(狀元府對面)發現一段老城牆遺址,砌牆用的古磚,長34cm,寬17cm,高8.5cm,磚上面印刻有“縣城宣”、“縣涇”、“縣德旌”、“縣淳高”繁體字以及制磚人的人名。城牆的底腳是用長1.8米、寬0.3米、高0.3米紅色花崗岩砌成的。
相關詞條
-
歙縣古城
歙縣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古代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發源地,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與四川閬中、...
簡介 歷史變革 古城現狀 基本內容 編輯本段簡介 -
績溪古城
績溪古城,今績溪縣城,設華陽鎮,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現有諸多歷史名勝遺存。績溪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
地理位置 歷史變革 縣名由來 簡要概況 古城現狀 -
祁門古城
祁門古城,祁門縣城,今設祁山鎮。秦末,此地為鄱陽湖吳芮部將梅絹的封地,城西五公里處有梅絹城,故有“梅城”之稱。唐永泰元年(765年)置祁門縣,今縣城即為...
地理位置 歷史變革 縣名由來 簡要概述 古城現狀 -
海州古城
海州是連雲港的源頭、發端與起點。海州古城位於連雲港市新海城區的西南部。古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秦漢以來,一直是海、贛、沭、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主要景點 歷史文化 旅遊信息 -
清口之戰
,但戰後僅剩數百家,而且都被飢餓折磨的如同活骷髏一般。殘暴的宣州軍把活人象...,而袁主張向宣州(今屬宣城市)的趙鍠尋找機會。袁襲指出鍾傳平定江西已久,並不易取,而趙鍠在宣州根基還淺,容易下手,還有可能得到和州孫端、上元張雄...
-
宛陵
。南朝時期的陳朝,改南豫州為宣州,宛陵郡隸屬宣州。開皇九年(589),隋平南朝的陳,統一中國。改南豫州為宣州,廢宛陵郡,治宛陵(宛陵故城)。大業三年(607)四月宣州改宛陵郡。隋大業十三年(617),杜伏威 (598...
簡介 宛陵史志 宛陵與歷史名人 宛陵交通 宛陵文韻 -
謝朓樓
跳樓。唐鹹通末年(874年),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獨孤霖將北樓改建,因其地勢...的謝脁樓在舊址之上重現。它笑對開元塔,俯牽宛溪水,雄踞鬧市中心,盡覽古城...寸心。惠而能好我,問以瑤華音。若遺金門步,見就玉山岑。《宣州謝朓(ti...
簡介 詩文 歷史 詩文傳承 相關信息 -
當塗縣
(23年)復為舊制。 東漢建武六年(30年),丹陽郡移治宛陵(今宣州年...,自是姑孰之當塗縣始定;又並僑置當塗、浚遒等縣置宣城縣,屬宣州。開皇十一年...(618年),當塗縣改屬宣州。武德三年(620年),復丹陽縣,屬揚州。唐太宗...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當塗[安徽省馬鞍山市轄縣]
為舊制。東漢建武六年(30年),丹陽郡移治宛陵(今宣州年),丹陽縣屬之...當塗縣始定;又並僑置當塗、浚遒等縣置宣城縣,屬宣州。開皇十一年(591年...),當塗縣改屬宣州。武德三年(620年),復丹陽縣,屬揚州。唐太宗貞觀元年...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