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東山鎮第一中學,有教學班十八個(一、二、三年級各六個),有學生1322人;有教職工81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35人,專科學歷35人,中師學歷2人;中學高級教師11人,未聘7人,中學一級教師22人,中學二級教師34人,未評5人;後勤職工10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5人;教職工中黨員31人,占教職工總數的38%。
電教室遠程教育網路設備配備齊全,現有微機80餘台, 34英寸彩電2台。籃球場2塊,以及其它體育器材設施,凡可綠化的地方都統一規劃,分別植樹、種草、栽花。
主要成績
東山一中從1981年9月開始招生,1999年接受曲靖市“普九”驗收,被定為“二級乙等”學校;1995年被宣威市人民政府授予 “文明
學校”的光榮稱號;建校24年,已為上一級學校輸送高中以上合格新生2000餘人,被曲一中錄取19人。
辦學理念
回顧學校發展歷程,成功的經驗就是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把教師當作學校發展主要的力量源泉。實踐“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發展特長”的辦學理念,堅持德育為首位,質量立校,科研興校,實現管理從無序化走向規範化,從規範化邁向特色化。
(一)構建核心價值觀培育獨特的一中精神。沒有核心的價值觀,學校將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核心價值觀就是“學校精神”,它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一個學校的全體成員(特別是領導管理人員)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的志向,具有對內動員力量、振奮精神,對外展示形象的重要功能。該校在辦學實踐中,逐步積累形成了“以人為本,尊重個性,發展特長”的核心價值觀。學校的管理、教學、教研,德育始終圍繞這一核心理念,致力於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與滲透,致力於“學校精神”的落實與弘揚。
(二)營造大家庭的溫暖,搭建大事業的舞台。該校在學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學工作中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把互相溝通作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熱心解決教師生活困難,誠心與人交往溝通,真心助人成功,創造了平等和諧、真誠團結、尊重信任的人際環境和溫暖的家庭氣氛。
實施“擇優聘任,競爭上崗”和“全員考核,輪崗待聘”等改革措施,建立高效的管理運行機制,把所有教職工和各處室、教研組、年級組列為考核單元,採取民主評議、部門互評、領導考核等形式,考核各塊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全校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項項有考核,管理不漏項”的格局。校級領導、處室負責人和廣大教師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爭先創優”的活動中,推動了“三名工程”(爭當“名師”、“名星(學生)”和爭創先進處室、先進班級)的實施進程。通過教研組推薦,組內聽課、評課,全校綜合評定,不斷推出不同層次的“名師”,加強了教師隊伍的建設。“名校培養名師,名師支撐名校”和“名師培養優生”的理念在我校得到了全面具體的體現。該校還通過建立完善管理機制,把校內競爭轉化為外部競爭,個人競爭轉化為團隊竟爭,徹底消除了內耗的根源,增強了團體的戰鬥力。通過建立完善管理機制,讓每個管理者和教師把實現集體目標與實現個人價值統一起來,讓每個管理人員和廣大教師搭起事業成功的舞台,使每個成員都能找到發揮個人才能的合適的位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時,科學的機制也促使每位教師和管理者時刻保持高度的憂患意識和適度的危機感,促進了改革、發展、穩定的良性互動。
(三)加強基礎管理,開闢第二課堂。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該校在教學管理上一貫堅持“重基礎,重過程”的思想。學校日常工作(包括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的小差異會造成整體效果的大差異。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教學管理只有透過對教學過程各細小環節的質量控制,才能保證教學過程的正常運行和較高的教學質量。高效、有序、嚴謹的管理也應該拋棄“題海戰”的模式,從基礎抓起,從細節抓起。
該校在教學管理中充分利用中心學校定期對中學進行“三查”(查各課筆記、查作業批改、查課堂教學)的機制,結合學校管理目標,把管理重心放在教學基礎工作上;同時加強對教研工作的考核力度,將教研組整體考核結果與專業技術崗位分配結合起來,調動了各組的積極性。
該校衝破層層阻力,果斷採取有效措施,改革課程結構,最佳化課堂教學。除了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課程外,大力發展第二課堂,上好活動課,發展學生興趣特長。活動課做到“五定”:定時間、定場地、定內容、定輔導教師、定活動目標。活動課的開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發展了學生的興趣特長,培養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增強了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