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茶燈

客家茶燈

客家茶燈是江西省的傳統民間歌舞藝術。可以說是客家歌舞花燈的源流,也是客家採茶戲的原型。茶藍燈最開始流傳於贛南客家地區,隨著茶藍燈文化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到明清時期,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有茶藍燈燈會。茶藍燈俗稱"茶燈",茶藍燈歌舞燈會於都、瑞金客家俗稱"揩茶簍",寧都客家則俗稱"搬燈子"、"搬茶燈"。(揩,客語,肩挑;搬,客語,表演)。茶燈傾注著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並以其獨特的藝術思維,濃厚的生活氣息,盡情抒發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簡介

浙江青田縣打採茶表演 浙江青田縣打採茶表演

茶藍燈作為贛南客家獨樹一幟的客家燈彩,自其形成之日開始就純粹為客家新春歌舞所用。它以一男丑角手捧寶傘燈,四旦角手捧茶籃燈,在傳統客家管弦樂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基本舞步是穿對角、押籬笆、繞八字、占四方等。這種表演形式的形成,在"花燈之鄉"石城縣還有一段傳說。說的是石城名山通天岩盛產岩茶,岩茶進貢後龍顏大悅,於是賜贈御製黃羅寶傘。縣令攜茶農夾道迎接,當縣令接過黃羅寶傘時,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茶農們也跟著歌舞起來,並從此年年春節沿續下去。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傳統客家茶藍燈保存完好的地方主要有贛南于都縣沙心鄉、寬田鄉,瑞金縣萬田鄉、崗面鄉以及石城、寧都部分鄉鎮。沙心鄉只有六個自然村,茶藍燈會最盛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曾經共有十幾支茶藍燈隊,平均一村兩隊以上。由於每支茶藍燈隊演員的服裝、唱腔以及道具、音樂均各有風采,因此同一聚落同一晚上先後邀請兩支甚至三支茶藍燈隊來表演,實在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浙江遂昌茶燈表演情景 浙江遂昌茶燈表演情景

客家茶藍燈有兩大表演體系,一種是手舉茶籃花燈進行表演,一種是肩挑茶簍花燈載歌載舞。花燈形制上,前者是茶籃形,後者則是茶簍形。兩者的燈歌、燈詞基本沒有任何區別,只是隊形、舞步各有要求。石城、寧都等地客家茶藍燈會多屬於前者,于都縣沙心鄉、瑞金縣萬田鄉客家茶藍燈會則完全屬於後者。

石阡茶燈歌舞表演情景1 石阡茶燈歌舞表演情景1

客家茶藍燈的經典燈歌有《十二月採茶歌》、《倒採茶》等。其最初的演唱形式比較簡單,先是一人清唱,一唱眾和的聯唱形式。後來則發展到用笛子、勾筒(基本類同二胡)、鑼鼓伴奏,演員也由一人發展到六人、八人、十二人,單人清唱也就演變成多人的自然和聲。明末清初,茶藍燈已在粵東客家地區廣為流傳。清康熙年間吳震方《嶺南雜記》記載:"潮州燈節,有魚龍之戲。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與京師無異,而採茶歌尤妙麗。飾姣童為採茶女,每隊十二人或八人,手摯花籃,迭進而歌,俯仰抑揚,備極妖妍。又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擎彩燈,綴以扶桑茉莉諸花,采女進退行止,皆視隊首。"又李調元《粵東筆記》載曰:"而採茶歌尤善,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為彩女,每隊十二人,人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以為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可知採茶歌舞的特點主要是以集體隊舞演唱茶歌為主。其時的茶藍燈都是由姣童扮演採茶女、茶婆(八人或十二人),手提花藍,邊歌邊舞,另有男隊首一至二人,作為茶藍燈隊的指揮穿插其間。

特色

石阡茶燈歌舞表演情景2 石阡茶燈歌舞表演情景2

由於角色的差別,茶藍燈會表演中男女舞步各有特點,如石城《倒採茶》動作訣竅曰:"左手舉燈不偏斜,交叉踮步手帕花;步輕如雲走,扭動風擺柳;跳起如虎,蹲下如鼠;站四方走對角,上下調換穿籬笆。勞動生活入歌舞,圍繞寶傘唱採茶。"男女動作的相同之處表現在"舉、扭"兩個字上,舉燈必須正、不能斜,扭動必須輕如風擺柳。男女動作不同之處,女的主要以轉、蹉、蹲、跳四個基本動作來表現舞姿的輕快、柔美瀟灑和細膩。如《倒採茶》的手帕轉花、四方手帕花、左右擺和穿插花四個動作都十分富有鄉村婦女的生活動作。男的動作主要以擺、矮、弓、跳四個基本功作來表現舞姿的輕鬆、活潑、粗獷和穩重。如《倒採茶》的左右點步、起勢、狗蹶土和半轉身扇花四動作都是鄉村生活常見動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