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粵、閩、贛邊區大三角地帶,贛南南高北低,閩西和粵東北高南低,形成以三省連線處為最高點,向南北傾斜的態勢。不但有跨越贛南和閩西的武夷山脈,有橫貫贛南的五嶺和羅霄山脈,還有閩西境內的玳瑁山脈、彩眉山脈、博平嶺山脈、松毛嶺山脈以及五嶺的余脈;粵東境內梅州的項山山脈、陰那山脈、鳳凰山脈、釋迦山脈等。這些山脈的最高峰,一般都在海拔1000——1500米左右。高峻延綿的山脈和低矮起伏(高約200——800米左右)的丘陵地帶交結,形成 了大小不等的盆地。根據有關資料表明:贛南的盆地比閩西和粵東的盆地大而且多,如贛南超過100平方公里的盆地有50多個;贛州的盆地達1500平方公里。但閩西超過100平方公里的盆地極少。粵東在約150多平方公里左右的只有梅州地區的梅州盆地,在100平方公里左右的有豐順縣湯坑盆地、蕉嶺縣的蕉城盆地、新鋪盆地等。最大的興寧盆地也不過約300多平方公里。因此,粵、閩、贛邊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這樣的自然環境,給客家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困難。除贛南部分地區糧食略有盈餘之外,其餘大部分地區糧食是欠缺的。但是,這裡的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深厚,適宜各種林木生長。這裡曾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和礦藏,給客家人發展經濟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因此又有“閩西諸郡人,皆食山自足”之說 。
粵、閩、贛有粵東的梅江、贛南的贛江、閩西的汀江三大河流及眾多的支流,可到達這個地區的各縣。贛江的源頭是閩贛交界的貢水和源自黃竹嶺的章江,二水在贛州城北匯合為贛江,經吉安地區流入長江。發源於閩贛邊界的武夷山脈南端的汀江,其主流經寧化、長汀、上杭、永定,在永定峰市鄉以下進入粵東,在廣東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潭河和梅江匯合後稱韓江,經汕頭出海。發源於粵東紫金縣與陸豐縣交界的烏凸山的梅江,流經五華、興寧、梅州市梅縣區、大埔等區縣,在三河壩匯入韓江出海。除了梅江、贛江、汀江三大江以外,還有眾多的支流組成網路。如果說,粵、閩、贛邊區的高山和丘陵分隔著各地居民來往的話,那這裡的河流卻是古代交通要道。這些江河,對發展客家經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客家先民面對“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環境,如何生存和發展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問題。幸得他們采借了中原的先進的農業技術,因地制宜,在發展糧食種植的同時,善用廣大山區之利,發展經濟作物。還在發展農業、林業的基礎上,利用豐富的資源,發展手工業。但是,三地的自然環境又同中有異,因此,各地經濟的發展是有差別的。總的說來,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到了明代,最遲在明末清初,粵、閩、贛邊區已顯露出山區經濟的特色。
代表人物
客商代表人物:張弼士、胡文虎、李河君、張煜南、張鴻南、謝樞泗、姚德勝、徐錦榮、葉亞來、彭雲鵬、姚美良、侯芳伯、伍淼源、伍竹林、伍班超、丁家駿、鄭明如、李金松、溫惠仁、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熊德龍、古潤金、張旋龍、羅田安、朱孟依、朱拉伊、葉澄海、葉煥榮、繆壽良、溫純青、曾憲梓、田家炳、梁亮勝、何僑生、何冬青、余國春、余鵬春、葉春榮、葉聯禮、葉樹林、葉新民、葉桂材、黃華、鄒錫昌、羅桂祥、湯錫霖、羅煥昌、劉宇新、劉皇發、楊釗、黃澤蘭、李新炎、林立、葉遠西、葉華能、郭東林、李東生、陳景河、林光如、藍鏵纓、黎次珊、葉鋼書、張鑫善、姚良松、連鋒、吳惠權、曾震宇、楊欽歡、羅活活、曾智明、楊漢軍、莊兆祥、鍾奇可、鍾偉良、李有權、吳德芳、黃德新、梁世楨、劉金華、陳彩銀、陳梅冰、黃明智、李東浩、藍瑞明、陳志明、李彬蘭、劉偉、張新輝、卓定華、楊榮義、廖曉霞、林苑如、蔡鴻文、馮小華、劉年新、塗輝龍、周國輝、李建華、梁俊豐、楊祥波、朱世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