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
嚴謹的學校管理
悠久的辦學歷史積累了豐富的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學校辦學水平連攀新高,學校現為宜昌市“示範學校”、名牌學校,宜昌市“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綠色學校”,湖北省“示範家長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興校”示範學校,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教育觀測基地”。連續多年被評為宜都市“最佳文明單位”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
上乘的教學質量
學校堅持“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發展戰略,教學質量不斷提升。2002年---2005年高考在宜昌市高考質量評估中位居同類學校第一名;學校文史、理工類8個學科,科科獲獎。2006年高考5個學科獲獎,2007年高考7個學科獲獎;2008年高考在當年招生生源與我市同類學校相差較大、試題難度較大幅度提升的情況下,上本科308人,上本科率高達35.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均數11個百分點;2009年上本科253人,升本率依然高達32.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5個學科榮獲宜昌市高考質量獎。二中人創造出普通高中的發展奇蹟,學校體、音、美特長教育,碩果纍纍。2008年來特長生專業合格率均在90%以上,專業、文化雙過線率超過80%。2008年美術專業30人參考,26人達到華師、湖美等本科院校專業錄取線;音樂生7人全部達到華師、武音等本科院校專業錄取線;體育專業26人參考,20人達到本科線,居宜昌市第一名。2009年藝術生52人參考,專業、文化雙過線50人;體育25人參考,升本率達100%。2010年有4名同學通過空軍飛行員省級全檢,1名同學獲得中央美術學院的專業合格證。學校為學生構築成才的立交橋。
優良的師資隊伍
學校濃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出一批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二中教師,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7人,具有中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82人,宜都市拔尖人才2人,宜昌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地市兩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29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質教師2人,在讀碩士研究生3人,在職研究生課程班結業6人。學校教師發揚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將學校的傳統精神弘揚光大。
科學的激勵機制
學校設立獎學金制度,每年對部分優秀新生和學習成績優異者頒發獎學金,同時學校設立“扶貧幫困基金會”,幫助和激勵困難學生完成學業。
歷任領導
李學勛 1954年3月任校長
李學勛,男,湖北枝江市人,生於1930年10月。1950年1月加入新民主義青年團,195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江陵高中畢業,曾先後進入宜昌地區幹校、宜昌地委黨校、湖北省委黨校、湖北師院學習。1948年8月至1949年9月在國小教書。參加革命工作後,歷任枝江縣城關區文教助理(列席區委),宣傳委員、縣人民文化館第一館長等職。1952年8月至1953年4月任縣委宣傳部主管幹事,5月調任問安區委副書記、書記(未到職)。1953年10月任枝江中學(現宜都市二中)副校長、校長、兼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縣直機關黨總支書記。1961年9月至76年3月,任宜都三中校長兼書記,4月調陸城休息治病。1982年4月至1985年任宜都師範學校副書記。後離職休息兼治病,1992年3月退休。
崔邦喜 秭歸人 1957年任校黨支部書記
江學禮 1960年2月至1962年10月任校黨支部書記
江學禮,男,山東平度縣人,生於1928年元月。1947年10月參加東北人民解放軍,1949年6月入黨,1945年7月結業於大連商業學院。入伍後任過文化幹事、青年幹事、軍校組織部組織幹事,軍官學員連政治指導員、軍校政治系政工業務教員等職。在政治系任教期間,曾在中共中央第五中級黨校培訓了一年半,學習了黨史、政治經濟學和哲學三門課程。1958年4月畢業後,任宜都縣安福寺中學黨支部書記。1960年2月,任宜都第二中學黨支部書記(中共枝城鎮委委員)。1962年10月,任枝江縣劉巷中學黨支部書記(中共百里洲區委委員),1969年4月,任枝江董市高中黨支部書記,1970年調離文教部門,任枝江縣工業局副局長,枝江縣化肥廠副廠長等職,1989年12月離休。
馬志剛 1962年7月至1968年8月任校長
馬志剛,男,生於1926年11月,河南省長葛縣人。1948年參加革命,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畢業並在中原大學政治部學習畢業。1949年5月20日南下來到武漢,分配到武漢軍管會財經接管部稅務接管處工作。武漢市政府成立後,分配到江岸區稅務分局工作,曾任稅務員、稅務中心段段長職務。1952年8月至1954年底在漢陽區稅務分局工作,擔任副局長、代局長職務。1954年調到武漢市高等學校黨委宣傳部工作。1955年下半年武漢市委建立了文教部,再調到市委文教部高教處工作;1956年6月省委建立文教部,又調到省委文教部高教處工作。1958年至1962年上半年,先後在中共宜都工委、宜昌地委文教部、宣傳部工作。具體負責教育工作。1962年宜昌地委在全區貫徹中央制定和下發的《中學50條》和“建立重點中國小,保證高等學校招生質量的決定”並將宜都二中定為地區重點中學之後,7月奉地委決定,與地委辦公室李發祥同志一同調到宜都二中工作,擔任黨支部副書記、校長職務。1971年初調到五七中學革命領導小組負責。1972年下半年分配到宜都師範擔任黨支部副書記、革委會副主任職務。1978年6月地委決定撤銷原宜都師範,建立了宜昌教育學院,擔任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分工主管教學工作。1988年10月離休。
李法祥 1962年7月至1965年8月任黨支部書記
李法祥,男,江蘇如東縣人,生於1930年2月。1946年3月參加革命工作,1946年前至1949年初,普就讀於如東中學、濱學公學後期師範與中大新聞系。歷任調研員、濱海軍區文書、新華社中原總分社記者、編輯、記者站站長。1959年隨省委領導來宜昌參加宜都工業區建設。曾任宜都工委辦公室秘書、科書科科長。1962年,“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下達後轉入文教工作,先後擔任宜都二中黨支部書記、枝江一中黨支部書記。文化革命後任枝江縣文教局副局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統戰部副部長。1982年調回省城,任省委史研究室《湖北黨史通訊》主編,鄂豫邊《地方革命史研究》副主編。職稱副編審,曾寫有《江漢日報社》等專著。
劉才雄 1968年8月至1971年任校革委會主任
劉才雄,男,湖北宜都人,生於1934年,1949年7月宜都國中畢業。1950年2月至1955年2月,先後在黃連頭、過路灘、蓮花堰、清聖庵國小任教,其中1953年9月起任清聖庵國小校長。1955年2月至1955年8月,在湖北師專短訓班學習。回縣後任縣文教局教研室教研員,縣文教科科長、江口中學、紅花套中學副校長等職。1961年10月調任宜都二中副校長,後任校革委會主任。1973年10月至1981年8月,先後任縣一中、四中、師範中學書記兼校長。1981年9月起任縣一中校長、書記;後兼任市教委副主任,1992年4月任市委巡視員。
黎明星 1971年至1981年8月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
黎明星,男,湖北枝江市人,生於1933年3月。1952年7月,在原枝江中學國中部畢業,同年下期入宜昌師範學習,1955年步入國小教育行列。1957年8月調入宜都市二中任共青團專職幹部,1959年至1960年赴湖北省教育幹部訓練班學習,回校後任副校長至文化大革命。1971年任黨支部書記兼校長。1981年8月調宜都市師範學校任書記、校長;1984年任宜都市師範學校專職書記。
艾常鈺 1979年3月至1984年8月任校長
艾常鈺,男,湖北宜都人。1946年9月出生,1960年9月至1966年6月在宜都二中讀初、高中並畢業。畢業後因“文化大革命”運動回鄉務農。1968年2月擔任松木坪鎮民辦教師,1972年1月至1972年11月在宜昌師範(原宜昌師專)進修學習。1972年12月分配至宜都二中任校團委書記。197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10月任校黨支部副書記,1979年3月至1984年8月任宜都二中校長。1992年4月至2000年8月任宜都二中黨總支書記。2006年9月退休。
鄭蘭彬 1981年8月至1992年5月任黨支部書記
1987年9月至1992年4月任校長。
鄭蘭彬,男,生於1937年10月,宜都陸城人。1960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學高級教師。1958年4月於宜昌師範畢業後分配到枝城余家橋學校任教,同年7月任該校教導主任。1960年6月參加高考,被華中師範大學數學系錄取。入學後被選為校學生會副主席兼任數學系學生會主席。同年12月因家庭發生不幸,被迫休學回家,由縣委宣傳部安排到宜都一中任數學教師。1961年3月任校團委書記,併兼任縣直文衛黨總支幹事。1969年由縣革委會政工組任命為一中領導小組副組長。1971年9月調至枝城鎮中學先後任領導小組組長、校長、黨支部書記。1981年8月至1992年5月調宜都市第二中學任黨支部書記,其中1987年9月至1992年4月任宜都二中校長。1992年4月調任宜都一中黨總支書記。1985年至1998年被聘為宜都市教育督學。1987年至1999年連續三屆被選為市人大代表,並連任宜都市人大常委會委員12年。1989年被中共宜昌地委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同年被評為宜昌地區優秀教師,1995年榮獲宜昌市優秀校長獎,1996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教育工會積極分子,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先進教育工作者。先後在國家和省級刊物上發表過十多篇教育教學論文。
謝代弼 1984年8月至1987年11月任校長
謝代弼,男,湖北松滋縣人,生於1939年6月。1963年7月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物理系。1963年8月至1978年8月,先後任五峯縣仁和坪中學、升子坪中學物理教師。1978年9月調宜都縣第二中學任教,1984年8月至1987年11月任校長。後調至宜昌葛洲壩第六中學任職,系中學高級教師、葛州壩工程局十大標兵之一。
張長文 1992年5月至1999年元月黨總支書記兼任校長
張長文,男,1956年6月生於枝城解家沖,1974年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1977年恢復高考後,以大隊黨支部副書記身份考入宜都師範學校,於1980年元月畢業分配到宜都縣第二中學工作。1986年通過在職學習取得華中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專業本科學歷,歷任政治教師、校團委書記、政教主任、副校長。1992年5月至1999年元月任宜都市第二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政治教育學科帶頭人。參與編寫了《中國國情大事典》一書,在《中國教研》、《國小德育》、《政治課教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學政治教學參考》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十多篇,並有多篇論文在國家及省地獲獎。
金策坪 1999年元月至2003年6月任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金策坪,男,1956年7月出生於湖北當陽。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研究生結業。宜昌市級優秀教師,宜都市第一屆物理學科帶頭人,宜都市人民政府督學。湖北省物理學會會員,湖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理事,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職業高中教學委員會理事。先後擔任宜都市師範學校副校長、黨總支副書記,宜都市第二高級中學校長、黨總支書記,宜都市職教中心校長、黨總支書記。金策坪同志在各級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7篇。多篇論文獲省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級一等獎3篇。參加省級以上課題研究7個,其中,國家級課題4個,獲國家級課題研究成果獎勵一、二等獎3個。參與編寫出版教材、教參2本。
楊世煥 2003年6月至今任黨總支書記兼校長
楊世煥,男,漢族,1963年3月出生,湖北省宜都市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8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宜都市二中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國科協化學學會會員,宜昌市、宜都市兩級化學學科帶頭人,宜昌市教育系統高級教師評審庫成員,宜都市第六屆人大代表。1980年9月至1983年7月,宜昌師專(現三峽大學)化學系學習並擔任團支部書記;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湖北教育學院化學系學習;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課程班在職函授結業,其間參加湖北省中學化學骨幹教師班和湖北省中學校長研修班學習。2005年7月參加華東師範大學中學校長提高班學習。1983年7至1993年7月,任宜都市一中化學教師、班主任10年;1993年8月至1999年8月任宜都市一中教務處副主任、主任6年;1999年8月任宜都市一中副校長4年;2003年6月至今,擔任宜都市二中校長、黨總支書記。2004年6月被宜都市人民政府表彰為“宜都市十佳校長”,併入選《百名校長訪談錄》(湖北卷)。
文化氛圍
青山隱隱,流水依依。古鎮枝城復興山下坐落著一所古老的學苑——湖北省宜都市第二高級中學。學校的前身是1912年創建於湖北武昌“私立武昌荊南中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遷至現址(初名“丹陽書院”,後易為現名)。學校追荊南遺風,傳丹陽貴韻,歷百年滄桑,育萬千學子,實為荊楚大地一顆璀璨的教育明珠!
悠悠百年歲月,鑄就了二中人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銳意改革的創新精神。學校長期堅持“盡全力提供尊重、友愛、激發潛能的成長空間”的辦學理念,在“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的發展戰略指引下,本著“民主、科學、務實、高效”的管理原則,逐漸確定了在宜昌市同類學校中的領先地位,學校先後被宜都市評為“最佳文明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被宜昌市評為“示範學校”、“名牌學校”,是宜昌市重點高中,也被評為湖北省“綠色學校”、“安全文明校園”、學校先後成為“湖北省教育科研實驗基地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興校示範學校”、“湖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基地學校”、“湖北省電教先進單位”,是宜昌市唯一一所跨入“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強學校”行列的高中學校,學校還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命名為“教育觀測基地”。
二中風雨近百年,傳承“少年立志,蔚為國光”的校訓,培養出數萬學子。有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王明庥、清華大學教授張學政、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副總金才寬、首批赴南極科考的趙先泌,還有1999年和2001年考入清華大學的姚德忠和鄭大平等。
學校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112.5畝,目前有41個教學班,在校學生近3000名。學校教學設施先進,硬體建設創一流,建有高標準的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千兆主幹網、百兆到桌面,終端遍布各個教室、辦公室,師生可通過寬頻網隨時實現與外界的互動式學習交流;學校教學質量上乘,創普高奇蹟,近七年高考上省線人數持續攀升,每年都有多個學科獲宜昌市教學質量獎,學校特長教育為學生提供成長的立交橋,近三年升學率達到98%以上;學校師資優良,素質過硬,現有教職工143人,專任教師125名,中高級教師79名,地市兩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50人,3名在職教師正在攻讀碩士,19名教師獲研究生課程班結業證書。
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近八年高考上省線人數連年攀升。2002年在宜昌市高考教學質量評估中,學校文史、理工類8個學科,科科獲獎,其中5個學科榮獲宜昌市教學質量一等獎。2003、2004,2005年所有高考學科均獲得宜昌市高考優勝獎。其中2004,2005年,高考在宜昌市普通高中EC值綜合評估中名列全市51所高中第八名,在40所同類高中名列第一。二中人不斷創造出普通高中的發展奇蹟。
面對宜都二中美好的未來,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將率全體教職員工,一如既往地秉承“少年之志,蔚為國光”之丹陽遺訓,實施“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特色強校”之戰略,舉素質教育之旗,走教育創新之路,精誠團結,奮力拚搏,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全面促進學校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學校歷史
1912年 私立武昌荊南中學(武昌牙厘局街府台衙門舊址),張春霆(繼煦)任董事長,時樾階任校長並作校訓“少年立志,蔚為國光”。
1937年 遷至春霆校長家鄉枝江縣城(枝城),設國中部,併入縣中心國小,以清朝乾隆年間“丹陽書院”舊址辦學,又名“丹陽書院”。
1939年8月 遷城西架鍋山。
1941年 枝江縣立中學,設國中部和初師部,張春霆繼任校長。
1943年 再遷省府臨時駐地恩施,六月回遷,王渭北任校長。
1947年2月 春霆校長年老卸職,先後由魯枝生、淡暢先、李綬璽接任校長,直至解放。
1949年7月 枝江縣城解放,光化、三立、丹陽等中學併入。
1950年元月 易名枝江國中,設國中部和初師部,1954年停招師範生。周紹鏞、李學勛先後任校長。
1955年 枝江宜都分縣,學校易名“湖北省宜都縣第二中學”。
1958年8月 首次招收高一新生,成為宜都縣第二所完全中學。改革開放前李學勛、馬志剛、劉才雄、黎明星諸君先後來校主事。
1960年9月 枝城國小併入,易名“宜都縣十年一貫制第二試驗學校”,兩年後國小脫鉤,恢復原名。
1981年9月 停招國中生,成為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艾常鈺、謝代弼先後任校長。
1985年 高中改制,學校成為三年制普通高中。鄭蘭彬、張長文、金策坪、楊世煥先後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