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八景之盧洲映月

宜春八景之盧洲映月

萬曆末年,袁州知府黃鳴喬重修樓台,創建珠泉寺,“軒豁深窅,為宜巨觀”。 ‍【登春台,觀曉日,彩霞滿天。 ‍唐代太和年間,有一個貧寒的讀書人來到小島上結廬讀書。

盧洲映月

‍‍‍‍韓愈詩云“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二千二百多年悠久歷史的宜春城,是江西最早置縣的三大古城之一,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古袁州治所。“宜春八景”一詞的歷史稱謂始於明代。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袁州推官徐之孟對袁州珠泉倍加賞識,便在泉上建亭、甃池建橋,從此把一泓清泉闢為觀賞勝景。萬曆末年,袁州知府黃鳴喬重修樓台,創建珠泉寺,“軒豁深窅,為宜巨觀”。至此,遂與宜春台、化成岩、盧洲等連成一氣,形成“宜春八景”:【春台曉日、化成晚鐘、釣台煙雨、南池涌珠、盧洲映月、袁山聳翠、雲谷飛瀑、仰山積雪】
逝者如斯夫歷經數百年的滄桑,古時“宜春八景”今安在?登上宜春台,面對四周的高樓大廈,已不能心生把酒對歌的豪氣;走近化成岩,再也聽不到悠揚的鐘聲;震山腳下原深數米的溪流早已淤塞上十年,無法重現“釣台煙雨”之詩情畫意;而就在宜春火車站南側的南池路上,很不容易找到“南池涌珠”,但已深藏一隅,只有“立宗元僧造建”幾個字留下歷史的烙印,可以讓今天的人們發思古之柔情。當代宜春畫家嚴興河老師在其宜春台書畫院繪製了“宜春八景圖”。

八景賦詩

‍【登春台,觀曉日,彩霞滿天。聽化成晚鐘,餘音裊裊;望雲谷飛瀑,素練飄飄;瞻袁山聳翠,佳景如畫。回溯昔日:高士留名,劉成建台,灌嬰築壩,李相謫居,陳重美德,群賢輩出,繼鹹燕市捐軀,光照日月。
攀仰山,賞積雪,銀光耀眼。瞰盧洲映月,沉璧瑩瑩;臨南池涌珠,玉泉滾滾;看釣台煙雨,雅境迷人。緬思歷代:韓愈講學,盧肇奪魁,易重折桂,雲台賦詩,執中勤學,英才踵至,澤東袁州會議,力挽狂瀾】

地理位置

‍“盧洲映月”景點在今盧洲亦名狀元洲,因唐代狀元盧肇讀書於此而得名。位於城區東北側,宜春大橋下游秀江中心。呈舟形,俗稱鴨婆形。1、建仿古建築“盧肇讀書堂”,辟“弋林齋”、“印月軒”,陳列部分書畫作品及文物,復建書屋亭榭。‍‍‍‍‍‍‍‍‍‍

‍
‍
‍

歷史記載

唐朝盧肇點元後曾在洲上建立書屋別墅,論文講學。明代邑人列聰購得此洲後,建“盧洲書屋”供子弟讀書,萬曆年間郡官倡建"三元閣",後又在閣後建"文標閣"。閣內設香火併住有尼姑。然“三元閣”、“文標閣”悉毀於清道光年間的洪水。

典故傳說

‍唐代太和年間,有一個貧寒的讀書人來到小島上結廬讀書。那時的小島可不像現在這樣修有圍堤,風景如畫。島上茅草叢生,荊棘遍地。夏天蚊子叮咬且不說,冬天是寒風呼嘯,四面臨水,那滋味可不好受。這個姓盧名肇家住袁州文標鄉的寒生倒是有些志氣,立石為銘,發誓要讀出個人樣來。那時的袁州刺史叫成應元,很不看好這個有些倔勁的窮秀才,每每見到他總是語含譏意。盧肇的幸運是他遇到了李德裕。這李德裕不愧為大家氣度,禮待門生不說,且只談學問,不問出身,使盧肇如逢甘霖,頗得教益。不久,李德裕在朝廷紛爭中勝出,重新做了宰相。盧肇也於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前往京師赴試,並且一舉奪魁,成為江西歷史上第一個狀元。這中間究竟是惺惺相惜,還是有相熟之嫌,姑且不論。僅就這開天闢地的第一回中狀元,就讓宜春人欣喜不已,人們就把這個荒涼的小島叫做了狀元洲。因為狀元公姓盧,所以又叫盧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