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陝西·榆林·定邊縣
遺產編號:II-19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遺產級別:省
申報人/申報單位:定邊縣文體事業局
內容介紹
有以下兩類:
一、祈福道場:大則為國家祝厘、禳解災疫;小則為民安宅鎮土、祈福祝壽。
祈祥道場程式:
選擇吉日(玉皇大赦、庶民上表之日)。吉日前七天,祭主家清掃宅院,忌葷食(俗稱:清鍋灶)。
布置場面。於正房中央牆壁懸掛《三清神主》;對聯是:三清此日臨金殿,玉帝今朝赴醮筵。橫眉:萬聖臨。供桌上有《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君》牌位。灶房鍋台上有《灶君》牌位。院中央設五方土壇。貼有四方花吊子、八方序對聯,中央懸掛《太歲幡》,大門外按方位樹三根幡桿(宣預告、揚幡、進表用)。
起建(既起經)。起經開始,8名道士身著道衣、道袍,頭帶道帽,其中一名身著黃色大法衣, 法衣後背刺繡著太極圖和八卦圖,前襟及兩袖上刺繡著八卦相,手持寶劍(笏板),其他道士都各持一件打擊樂器肅立。下午祭主畫押、點香、燒表後,即啟動,打擊樂奏《亂劈柴》,奏畢念《請神科》,然後到幡桿下念《牒文》,向天地三界呈《預告》,然後回灶前三叩禮拜再念表文,回“三清”前收場。
次日晨三、四點起床、淨面、漱口、吃齋飯後,諷誦《玉皇集經》一部上、中、下三卷(必須在太陽出宮前念完),然後再行早堂之功課,念《早科》。接著“揚幡”、《張榜文》、《進表章》,即午景當空《墨表一甬》。此時還願弟子淨牲、淋羊、奠酒、行禮、焚化表章,此時才能開戒食葷。午時,在院中設“五方五土尊神”,誦懺、念《土科、土經》。戌時許,弟子三寶禮拜後,誦頌《北斗本命延生真經》,同時到四周附近寺廟中朝拜諸神(沒有寺廟就免了),然後將附近見到的白骨(人和動物骨)撿起運到高山或深溝掩埋,道士前去念咒安鎮。
晚上設放《太上三陽濟憐施食》一台,念經一卷。道士們圍著一張大桌點上油燈,供上祖師佛像,桌旁插上紙傘,祭主手端香盤跪在桌邊開始起動,此時所有道具缺一不可,打擊樂器、唱頌讚文、演講白口、催奏樂起、吹奏樂曲、有緊有慢、三吹三打三念,十分熱鬧。有時應主家要求表演“散花”、“趕鴨子”等宗教節目。而後打散本音門中遠逝近亡各類孤魂。
第三天繞院、灑淨。用五穀糧食一、二斤,十二樣精藥、七種名香、酒等,在院中各個門內外撒掃、念咒安鎮土神,送歸神位。最後給祭主家的主房中堂上懸掛一張由八卦組成的“錄符”(約1平方米)。祈禱保佑家人平安、六畜興旺、財源茂盛。
二、度亡道場:是為去世的親人所做的齋醮道場。
度亡道場程式:
迎靈(若有待搬先亡的屍骨)、起經、晚課、早課、朝懺、張榜文、揚幡、進表章、上貢、轉案、跑馬、放赦、挽城、觀燈、游食、放食、安神。
起經開始,8名道士,身著道衣、道袍,頭帶道帽,其中一名身著黃色大法衣,法衣後背刺繡著太極圖和八卦圖,前襟及兩袖上刺繡著八卦相,手持寶劍(笏板),其他道士都各持一件打擊樂器,肅立在懸掛著“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圖象下面供桌的兩邊,供桌上還供有:無上洞淵三昧上上天尊、靈寶經籍三師真君、玄中教主大法天師真君、東宮教主太乙救苦天尊、醮筵會內一切有感真君的牌位及一尊觀音菩薩的銅像。側面還供有鬼王位置既有圖象又有對聯,中間寫道:“北陰山下邦都大土面然鬼王”;右寫道:“四生臨於寶地”;左寫道:“三宥脫化蓮台”。待祭主或孝男上完香、燒完表、畫押結束後馬上鳴鑼擊鼓起經開始。
過程大都為“三吹(民族吹管樂)、三打(民族打擊樂)、三念(高唱贊文)。
道教齋醮音樂有獨唱(通常由高功、都講擔任)、齊唱、散板式吟唱和鼓樂、吹打樂以及合奏等多種形式。單純的器樂形式常用於法事的開頭、結尾、唱曲的過門以及佇列變換、禹步(類似舞蹈的步法)等場面;聲樂形式則是齋醮音樂的主要部分。其聲樂體裁主要有“頌”、“贊”、“步虛”、“偈”等格式。據《無上黃□大齋立成儀》和《道門科範》等書的
記載,在前蜀時,頌、贊、步虛等已經在齋醮中套用了,而偈的產生稍晚些,約始於元代。道教有關齋醮科儀的典籍中,述及演唱的多用“吟”、“詠”。
頌、贊、步虛和偈,就其單獨形式來講,是一首歌,結構短小的為上下句式或起承轉合4句式;大型的有更複雜的曲式,每一曲調常有多段,甚至10餘段不同用途的詞。這種一腔多用的組合變化,常同宗教念白、誦經腔、禹步等合用在法事中。
道教音樂是一種具有地方音樂特點的宗教音樂,其表現是:①同一法事中的同一曲調,各地的行腔、旋律裝飾(加花)都帶有本地地方音樂特點而各有區別。②同一法事中的同一首詞,各地選用本地音調配曲,各不相同。道教音樂到底受到多少種地方音樂的影響,尚無確切的統計。早期道教音樂所用的樂器,以鍾、磐等打擊樂器為主。唐代起,增加吹管樂器,嗣後,逐步加入彈撥、弓弦樂器。明朝《茅山志》記載國醮演奏樂器的道士竟達30名。近代雖然吹管、彈拔、弓弦、打擊等樂器並用,但演奏中仍以吹管、打擊樂器為主。
所念經文有《玉皇經》(上、中、下三卷)、《金剛經》、《大乘經》、《太陽經》、《因果經》、《祖師經》、《雷經》、《救苦經》、《真武經》、《太上三陽濟憐施食經》等。
打擊樂曲牌有:《長流水》(為走步板)、《三點鈸》(為讚頌詩文板)、《亂劈柴》(為三吹三打用)、《掛金鎖》(為施食壇上用)。
演奏曲牌有:《上南坡》、《西方贊》、《柳青娘》、《大紅袍》、《一馬三澗》、《鬧天蒼》、《放豬》、《下江南》、《孤雁落沙灘》、《光棍哭妻》、《小寡婦上墳》、《雪梅弔孝》、《哭靈庭》等。
藝術特徵
一、定邊縣民間道教齋醮名目繁多,有水災、旱災、蟲災、雷擊、瘟疫、傷病、生亡、延壽等各種法事;它以法事情節需要,組合串連各種頌、贊、步虛、偈等道曲。法事不同,音樂的組合也隨之變化。道教音樂的誦唱和樂器伴奏,均由道士擔任,信眾不參加音樂活動。因此從音樂角度來看,齋醮實際上是按照“腳本”(科儀要求)在信眾面前,進行一場宗教儀式的“演出”。經過。1000多年的齋醮實踐以及長期地吸收民間音樂的養料,道教音樂十分豐富:有讚美“三清”、神仙的頌歌;有表現神仙應召而來的飄拂飛翔之聲;有表現鎮煞邪趨惡魔的莊嚴威武的曲調;有表現眾神仙抵達仙界或功成慶祝的喜慶歡樂之樂;有表現引上仙界的縹緲恬靜的曲調等。
二、逗趣的形式,如散花:做一朵小花用碟子端上,放在道士面前,每個道士說一個謎語或笑話、順口溜之類的趣味話,然後傳給下一個道士,依次類推。
三、顯示技藝的節目,如趕鴨子:用一點兒棉花做一個小鴨子放在水盆內漂浮著,再做一個艄公手拿船漿划著船,吹管子的道士用管子的下端挨在水面上,既要吹出曲調,又要使小鴨子在水面上飄來飄去,艄公擺來擺去象在趕鴨子,這時其他道士“噢、噢、嘿、嘿”的配合十分形象。
四、歷史悠久,結構嚴謹,道教風格鮮明,演奏十分講究,音樂功能表現力很強,演奏水平相對很高。如:“三點小鑔四點鈸,鐃鈸套打掛金鎖”,配器很有特色。
五、曲調大都是民間音樂小調,用運合理,地方風味很濃,很受民眾歡迎。
歷史淵源
道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兩千年以來,它經過長期的演變和發展,積累成豐富的道教文化,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音樂、醫學、藥物學、養生學、氣功學以及民族關係、民族心理和社會習俗等各方面都產生過深刻影響。它所積澱下來的大量經籍文獻及宮觀建築、雕塑石刻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產。
道教音樂是在道教的齋醮和其他活動時配合使用的音樂。早期道教科儀中的道教音樂資料現存較少,公元415年(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寇謙之所得的雲中音誦,即“華夏頌”、“步虛聲”,是道教音樂較早的書面記載。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道教音樂也受到重視,高宗曾令樂工製作道調。玄宗不但詔道士、大臣廣制道曲,還在宮廷內道場上親自教道士“步虛聲韻”。唐代道教音樂在吸收當時的民間音樂、西域音樂以及佛教音樂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和提高。到北宋時,則產生了道教音樂的曲譜集《玉音法事》,其中共記錄從唐代傳至宋代的道教音樂曲譜50首,這是能見到的最早一本道教音樂的聲樂曲譜集(現存的是明代道藏的版本,宋代版本已佚)。但該譜採用的曲線記譜法,尚未能確譯其音調。南宋時,道教音樂在民間廣泛流傳。據《無上黃大齋立成儀》卷五十七記載,當時的道教音樂對於聲樂形式和器樂形式的運用已經比較講究悅耳動聽。明代的道教音樂,由於公元1374年(洪武七年)道門科儀去繁就簡,更加規範和統一,而且又有新的發展,進入了定型時期。此時出現的道教音樂譜集《大明御製玄教樂章》,採用傳統的工尺記譜法記譜,共記錄道曲14首。另據《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大明御製玄教樂章》及《聖母孔雀明王經》等有關道教音樂的記載,明代道教音樂既有承襲唐、宋、元三代之舊樂,又有吸收南北曲音樂的新制道曲,甚至連民間音樂如“清江引”、“一定金”、“採茶歌”等曲調皆為道教音樂所吸收。清初葉夢珠輯《閱世編》卷九中謂道教法事“引商刻羽,合樂笙歌,竟同優戲”。以上說明古時道教音樂已有一定的藝術水平。近代道教音樂,基本上承襲明代以來的音樂傳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產之一。
天為陽,地為陰;春夏為陽,秋冬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繼承與流傳在陝北及州衙府縣區域內最盛行的是陰陽學家。所以天、地、人及時令都以陰陽相合和相生、相剋、相對。推算日出、日落、時令變換、颳風落雨、避風流水以及人們的衣食住行、貧賤富貴、運氣的好壞都與生活中常碰見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和地理位置與神煞的吉凶占方、占向十分相關。由此而產生的《堪輿》經及風水學理論分不開。與風水學相應產生的曆法學、地理學、葬書學、婚姻學和方術學、安鎮學、符咒學、禮儀學、驅邪學、音樂學、占卜學、蘸齋學等都缺一不可。
在掌握好上述諸學理論的基礎上,為了滿足民眾的信仰和習俗的需求,以道教基本理論為根本,接納其他教派的東西。長期以來不斷變化,古老的道教曲牌已經失傳,所以道教音樂打擊樂還是古老的節奏配器,旋律基本是民間小調,其宗教風格還很純正,逐步形成了中國道教陝北定邊“正乙派”民間道教體系,套用在一方百姓的生活之中,如:采陽宅、蓋樓房、修宅院、看墳地、安葬亡靈、論八字、結婚姻、取吉日、修造動土、嫁娶、移徙、上樑、開張、出行、上任、官祿、驅邪、安鎮、保平安、禳災、渡厄、除病、安土神、安大門、安床位、定灶位、超度亡靈做道場,諷誦經章等。
“十年動亂”期間,民間道教音樂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書籍查封,樂器毀壞,民間活動完全停止。20世紀八十年代民間道教人士重操舊業,規模才得到恢復。
主要價值
一、在道教和民俗活動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有其實用價值,
二、其獨特的演奏風格和音樂效果,很有研究利用價值。
三、它是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民間宗教文化的一個“活化石”,有其歷史價值。
四、其音樂內涵有一定的民間藝術基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相關物品
一、相關器具及作品大概、詩文經卷。
二、打擊樂器有:
法鼓:直徑約9寸,鼓幫為木質,鼓面為豬皮。
銅鈸:直徑約14寸,左、右手各執一扇。
銅鐃:直徑約16寸,左、右手各執一扇。磨擦或輕微擊打。
小鑔:直徑約6寸,左、右手各執一扇。
單鐺:直徑約5—7寸,既銅鑼。圓周邊上距離相等開3眼,用細繩固定在一鐵圈上,使之懸空,用木錘敲打。
木魚:寺廟木魚相同。
鈴子:銅質,口徑約3寸,連有手柄,柄上鑄有降魔杵,搖動發出響聲。
三音鑼:用響銅製作三個直徑分別約為4寸、5寸、6寸的小銅鑼,將三個鐵圈及手柄焊接在一起,再將三個小銅鑼用細繩分別固定在三個鐵圈上,按照節奏輪流敲擊。
三、吹管樂器:
笙:bE調。
管子:長約8寸,E調。
竹笛:bE調。
小嗩吶:全長9寸,bE調。
傳承譜系
定邊民間道教音樂高光世樂班傳承譜系:
呂泰恆 男 1852年至1900年 磚井鎮人。
傳於:
朱守業 男 1871年至1933年 楊井鎮人。
傳於:
趙連歧 男 1889年至1932年 黃灣鄉人。
白於春 男 1890年至1939年 黃灣鄉人。
傳於:
趙光璽 男 1911年至1952年 磚井鎮人。
趙光義 男 1913年至1949年 黃灣鄉人。
趙光壁 男 1919年至1964年 磚井鎮人。
申良才 男 1912年至1967年 吳旗縣人。
張鳳仁 男 1913年至1965年 楊井鎮人。
傳於:
高鳳鳴 男 1935年至2003年 黃灣鄉人。
牛福選 男 1936年至2002年 磚井鎮人。
申志存 男 1938年出生 吳旗縣人。
喬生玉 男 1930年至1980年 楊井鎮人。
白慶亮 男 1949年出生 磚井鎮人。
傳於:
高光世 男 1964年出生 定邊鎮人。
高增堂 男 1970年出生 磚井鎮人。
王 傑 男 1979年出生 定邊鎮人。
馮成仁 男 1967年出生 磚井鎮人。
高 寧 男 1989年出生 磚井鎮人。
高光軍 男 1967年出生 黃灣鄉人。
高鳳桐 男 1951年出生 磚井鎮人。
高鳳鵬 男 1955年出生 黃灣鄉人。
王世榮 男 1955年出生 鹽場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