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簡介
定性方法是根據社會現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屬性和在運動中的矛盾變化,從事物的內在規定性來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認的公理、一套演繹邏輯和大量的歷史事實為分析基礎,從事物的矛盾性出發,描述、闡釋所研究的事物。進行定性研究,要依據一定的理論與經驗,直接抓住事物特徵的主要方面,將同質性在數量上的差異暫時略去。
研究分類
定性研究長期與人文社會科學聯繫在一起,近年來也日益套用在其他領域,包括教育、護理與公共衛生等。定性研究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有以下幾種。1.無結構訪問(unstructuredinterviews):是人類學研究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資料收集過程中,可使用問題清單,但不受清單的影響。在無結構訪問中既沒有要詢問的特殊問題又沒有事先規定的可能答案,其形式是非正式的、隨便的,目的在於使訪問對象用他們自己的術語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此方法是否成功在於怎樣刺激被訪問者產生更多的信息,而在交談中從不注入研究者的觀點與概念。
2.半結構訪問(semi-structuredinterviews):主要根據事先確定的問題進行訪問,但不一定用問題的原話提問,可以討論在交談中出現的新問題,但主要的議題在清單上。在半結構訪問中,可使用深入詳細了解某個特別感興趣問題的深入訪談法,全面、系統與深入收集某種事例資料的事例研究法,以及了解個人生活與事物發展的生活史法。
3.全結構訪問(structuredinterviews):主要用在以回答者的觀點描述與分析回答者的文化與行為,其成功與否取決於研究者事先對研究人群觀點與認識的了解程度。在此類訪問中,有幫助確定一個新領域或新概念的自由列答案法,有研究文化差異對事物影響的歸類法,有研究事物嚴重或發展程度的打分法以及排序法等。
4.小組訪談(groupdiscussion):有焦點組訪談和非焦點組訪談。焦點組訪談經精心組織,目的是了解參加人員對某個問題的看法與認識。參加人員一般由事先互不了解但有某些與討論主題有關的共同特徵的6~8人組成。除此之外還各有1位經過培訓的主持人與記錄員。在資料分析中,以每個訪談小組為1個分析單位。除了焦點訪談外,還有一些非焦點訪談,非焦點訪談在人員組成與操作程式上都沒有焦點訪談嚴格。
5.觀察(observation):在於了解人們的實際行為,直接觀察可以反映人們潛意識的習慣行為。調查者積極參與社會的一切活動,與當地居民打成一片,在參與中進行觀察。調查人員可以採用無結構觀察方法,以觀察人員的身份來進行多目的的觀察活動,了解在物理與社會環境中人們的行為以及進行詳細描述性分析;也可以採用事先進行周密設計的全結構觀察方法來進行特定目的的觀察,了解人們的特定行為,進行特定行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