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漢街道

宗漢街道

浙江省 >> 寧波市 >> 慈谿市 >> 宗漢街道面積:33.2平方千米 人口:6.16萬人 郵編:315301 代碼:330282002 拼音:Zōng Hàn Jiē Dào2007年4月,管理1個社區、1個居委會、18個村委會:曙光社區、馬家路居委會、二塘新村、馬家路村、史家村、江東村、百興村、百兩村、廟山村、金堂村、怡園村、周塘東村、周塘西村、高王村、聯興村、新華村、新界村、新塘村、漾山村、潮塘村。辦事處駐西二環北路559號。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慈谿市轄街道。位於市境西部。面積33.2平方千米,人口6.34萬人(2010年末)。轄1個社區、1個居民區、18個行政村。辦事處駐西二環北路599號,距寧波市區60千米。新江路、西二環路、金樺大道直通329國道。

歷史沿革

原屬餘姚縣柯東鄉,部分轄區屬永凝鄉。1929年改宗漢鄉。1950年分屬宗漢、河東、洋山、永凝四鄉。1954年劃入慈谿縣。1956年四鄉及鳴山鄉合併為宗漢鄉。1958年10屬紅旗公社,轄區置七、八、九計3個大隊。1959年6月為滸山公社永凝、宗漢、漾山計3個管理區。1961年,宗漢、漾山2個管理區合為宗漢公社,永凝管理區改為永凝公社。1966年6月,宗漢、永凝2個公社合併為宗漢公社。1958年11月改名為東方紅公社。1981年7月17日復名為宗漢公社。1983年7月改為宗漢鄉。

1989年改宗漢鎮,1992年高王、新界、潮塘三鄉併入宗漢鎮。1996年,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6.1萬人,轄二塘頭、下漾山路、上漾山路、上笆里、萬勝、義字地、中央溝、長房、玉字地、東周塘、四江口、史莫趙戴、史家、仙潭、西周塘、百兩橋、朱仙橋、池頭庵、弄口庵、園塘、里仁橋、汪里、汪埭、陸家灶、林房、拆落市、尚家市、廟山、宗漢、房七地、胡家、南池、南墩、趙家、香楝樹、積善廟、徐家、高王、黃庵跟、探家橋、假山、清福庵、新街、新塘東村、新塘西村、福四房、橫路頭、湖塘4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

轄區分布

原轄48個村委會。2000年11月,二塘頭村、下漾山路村、陸家灶村合併為二塘新村;南池村、新街村、宗漢村、假山村合併為馬家路村;長房村、中央溝村合併為金堂村;福四房村、橫路頭村合併為聯興村;尚家市村、高王村合併為高王村;拆落市村、潮塘村合併為潮塘村;園塘村、徐家村合併為怡園村;新塘東村、新塘西村、玉字地村合併為新塘村;探家橋村、東周塘村合併為周塘東村;西周塘村、義字地村、汪埭村合併為周塘西村;史家村、史莫趙戴村合併為史家村;上笆里村、南墩村、弄口庵村、四江口村合併為漾山村;仙潭村、朱仙橋村、池頭庵村、房士地村合併為新界村;清福庵村、香楝樹村、里仁橋村合併為新華村;百兩橋村、林房村、汪里村、上漾山路村合併為百兩村;胡家村、黃庵跟村合併為百興村;趙家村、積善庵村、萬勝村合併為江東村。廟山村保持不變。2005年3月17日,設立曙光社區。

代碼分類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30282002:~002 111曙光社區 ~003 123馬家路居委會 ~201 112二塘新村 ~202 111馬家路村 ~203 112史家村 ~204 112江東村 ~205 112百興村 ~206 112百兩村 ~207 112廟山村 ~208 112金堂村 ~209 112怡園村 ~210 112周塘東村 ~211 112周塘西村 ~212 112高王村 ~213 112聯興村 ~214 112新華村 ~215 112新界村 ~216 112新塘村 ~217 112漾山村 ~218 112潮塘村

馬宗漢

宗漢街道 宗漢街道

這是辛亥革命先烈馬宗漢16歲時寫的一首詩,表達了作者不同尋常的抱負。 馬宗漢原名純昌,字子畦,別號宗漢子,光緒十年(1884年)三月三十日生,今宗漢街道宗漢村人。自幼就讀於餘姚達善學堂,與具民族氣節者相交往,以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為己任。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馬宗漢考入浙江高等學堂,開始接觸革命思潮,結識了不少熱血青年。次年三月因參加學生罷課而退學回家。光緒三十年,勉強依從祖父和父親之命,考取甲辰年秀才,但無意仕進,回到滸山在三山蒙學堂任教兩年。在此期間,除常以民主革命思想督教學生外,還多次從外地求購革命書刊,散發鄉里,為擴大革命影響、播撒革命火種做了不少工作。

光緒三十一年九月,徐錫麟在紹興創辦大通學堂,馬宗漢前往求學,並加入光復會。是年冬(1906年1月),為廣結同志和學習軍事技術,又隨徐錫麟、陳伯平等東渡日本,進東京早稻田大學預科,接受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光緒三十二年閏四月,他又與徐、陳一同回國,以教師職業為掩護,在家鄉進行革命活動,並結識秋瑾。 光緒三十三年春,徐錫麟已按計畫捐得安徽道員,打入清政府內部,來函邀馬宗漢共同參加安慶起義。馬宗漢極為振奮,於6月10日毅然向學生告別說:“吾此行不能滅虜,終不返矣!”即與在上海的陳伯平同赴安慶。這時,徐錫麟已升任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會辦,並已和秋瑾約定於7月8日巡警學堂畢業典禮之日皖浙兩地同時行動。馬宗漢到達後,即投入察看地形、熟悉人事等準備工作。6月22日,馬、陳兩人奉徐之命,同返上海與秋瑾作最後磋商並採購武器。 7月5日,馬宗漢、陳伯平趕回安慶,因巡警學堂畢業典禮改在6日舉行,起義時間被迫提前。當晚三人緊急密議,決定次日先刺殺巡撫恩銘,再將其餘頭目一網打盡,然後率巡警生占領軍械所。7月6日上午10時,畢業典禮開始,徐錫麟大聲宣布:“今有革命黨起事!”並隨即雙槍齊發,向恩銘連擊。同時,馬宗漢與陳伯平沖入堂內,開槍猛射。恩銘於當日斃命。接著占領軍械所,後被清軍包圍。戰至下午4時,因眾寡懸殊彈盡援絕,陳伯平戰死,徐錫麟被俘。馬宗漢奉徐之命越牆潛出,於半途,為不使無辜民眾遭殃,挺身而出,亮明身份而被捕。馬宗漢在獄中備受毒刑,堅不吐實。8月24日,終於被慘殺在安慶獄前,年僅24歲。當地民眾偷偷將遺體收殮,並千里迢迢送靈柩回到故里,草葬於施家山。辛亥革命成功後,遺骸送往杭州,與徐、陳並葬於孤山南麓,稱為“三烈士墓”。1981年,“三烈士墓”遷到杭州南天竺,受萬眾瞻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