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學習

宗學習

宗學習,男,漢族,1972年出生,慶雲縣東宗村人,慶雲縣“把式房”武館館長,八極拳傳人。在當前經濟大潮滾涌的年代,宗學習何以持之以恆,恪守武道至今痴情不改?“玉必雕琢而美,金必錘鍊而精”,幾個鎏金草書大字墨板為底,恢弘大氣地鑲嵌在宗學習的武館牆上。

秉承家訓鍥而不捨
宗學習出生於一個不普通的農民家庭。爺爺宗泮芳是慶雲縣有名的抗日烈士,父親從小酷愛武術,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教他

宗學習比賽獲獎歸來與好朋友張華合影宗學習比賽獲獎歸來與好朋友張華合影
習武。14歲那年,源於對武術的酷愛,他棄學北上天津,邊打工邊拜訪名師習武。他的啟蒙老師呂福領是天津市八極拳武館館長。
沒有親身經歷的人永遠都無法體驗練武之人所經受的來自肉體極限的苦痛。寒冬臘月,一身秋衣衛生褲的宗學習在院子裡練武,一口氣就要堅持兩個多小時,汗水如雨傾注而下,打在腳面上又被濺飛。春去秋來,寒冬酷暑,一晃八個年頭彈指過。在師傅的點撥下,憑著良好的武術根基和天資悟性,宗學習深得師法奧妙,拳法精進,技藝達成,對八極拳的要領和路法豁然貫通,做到了功到自然成。
歷經磨難矢志不移
22歲的宗學習拜別師傅回到家鄉,躊躇滿志地辦起了武校。他聘請了十幾個文化課老師、七八個武術教練,將學校辦得紅紅火火。教育局為他的學校批了證,民政局下發了正式校名。社會上宣傳他是民辦學校的楷模,是
宗學習參加八極拳比賽所獲得獎盃宗學習參加八極拳比賽所獲得獎盃
傳統武術的傳播者,當地老百姓誇他為孩子們開闢了一片寬闊天地。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他辦校後的第五個年頭上,一場車禍改變了他的人生。靠著一身硬功夫從死亡線上掙扎過來的宗學習,卻沒有辦法保住自己的學校。能動彈已算奇蹟,誰還渴望他能教孩子什麼呢?孩子一個個離去,宗學習也從高山之鼎跌入幽暗低谷。後來,憑著堅強的毅力,宗學習身體慢慢恢復。幾年中他到學校任教,到天津當過私人教練。終於,在淄博聘請他去做武術教練的時候,他拒絕了高薪與舒適的環境,在慶雲廣場開起了“把式房”武館。開始了他理想的一大步。
志同道合堅定篤行
這些年,宗學習一直堅守弘揚八極精髓、讓傳統武術走向世界的理念教育學生。他低調做人做事,對學生卻一絲不苟。他的品行與技藝贏得了很多知名人士的欽佩和欣賞。任職於北京大學武學社的馬龍老師,對學校無私捐贈,無償教學;八極拳研究會秘書長葉光泰要收他為徒;台灣大內總教官洪篤昌經常來校教學,2013年春宗學習向洪篤昌叩頭,正式拜師。幾年來,宗學習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型武術比賽。在“國富中心”杯中國傳統武術賽上榮獲第一名,在“華菱杯”中歐武術散打爭霸賽中榮獲第二名,在南皮縣第一屆“紅升武校”杯傳統武術比賽中獲一等獎,在河北省“禧家源”杯武術交流觀摩大會上獲傳統拳術器械一等獎,在全國傳統八極拳精英賽中獲優秀獎、《擂台》比賽中第六名,在“春杯”全國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獲八級小架一等獎......一善雕刻師兄親手鐫刻大印“八極正脈”贈予他;民間流傳現代“神槍太保李書文”的美譽。
“武壇光輝照耀寰宇,樹德兼備道貫古今”,這是宗學習武館牆上學習成績榜上的石雕楷字,也道出了宗學習的辦學宗旨和一代武師的心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