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榮

宋衛榮

宋衛榮:女,1972年出生,大專文化,多次評為太原市“新長征突擊手”、“自強創業標兵”、“自強模範”等。現任華易通客戶服務有限公司經理、華夏成功心理培訓學校校長、中國實用信息網業務主管、華夏殘疾人網站站長、山西省心理衛生協會委員、華夏成功心理研究所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宋衛榮 宋衛榮

2000年,經過多方面的構思和醞釀,一個成熟的方案躍入腦際。“要讓更多的殘疾人工作,要為重度殘疾人找條就業的路子。”宋衛榮們的身體殘疾了,但腦子沒有殘疾,帶動殘疾人靠‘腦’就業成為宋衛榮新的人生追求。

經過多方籌資,並與杏花嶺區殘聯聯繫,在殘聯資助十二部電話的基礎上,宋衛榮開辦了太原市第一家通信信息客戶服務公司。很多業務都是通過電話洽談的,契約簽字了,客戶竟不知道宋衛榮是一個出不了門的殘疾人。管理也是通過電話,連公司的員工都沒想到每天通過電話安排她們工作的經理竟然是個輪椅上的重度殘疾人。

為了更好地安置殘疾人就業,宋衛榮主動聯繫各城區殘聯就業所;為了鼓勵殘疾人走出家門自身其力,宋衛榮坐著輪椅到郊區殘疾人家中走訪、談心;為了提高大家的諮詢能力,宋衛榮帶領單位十幾位殘疾員工加入山西省心理衛生協會,並組建了山西省殘疾人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為了讓員工適應IT信息業的發展,在殘聯的幫助下,宋衛榮帶領全部殘疾員工進行計算機技術的套用培訓。為企業在教育、IT高端產業的發展打下基礎。

2004年夏天,太原市空前地酷熱。宋衛榮坐著輪椅從五一路到勝利街辦理“愛情海”營業執照。熾熱的太陽曬在身上,幾乎能把皮膚燒化,推宋衛榮辦事的助手中了暑,而宋衛榮沒有倒下,這是因為宋衛榮對殘疾兄弟姐妹的摯愛,他們的婚姻牽動著宋衛榮,他們的幸福牽動著宋衛榮。2007年,宋衛榮成功舉辦了“殘疾青年鵲橋聯歡會”,200餘名殘疾青年歡聚一堂,相互結識,增進了感情。

十年的殘疾人心理工作使宋衛榮感到:“知識技能加上正確積極的心理就是今天殘疾人走出人生困境的雙腿”。2006年9月,宋衛榮啟動了一個前瞻性的發展課題:經杏花嶺教育局、民政局審批,“華夏成功心理培訓學校”獲準開辦。

開學當天,近200多名殘疾學員拄著雙拐,坐者輪椅而來,宋衛榮激動得熱淚盈眶。望著大家高昂的熱情,宋衛榮看到更多的希望,看到更多的人‘站立’起來。

學校展開工作後,迅速掀起高潮,有的殘疾人甚至坐著滑輪車,滑行40餘里路來學校上課。為了方便大家的學習,減輕殘疾同胞的負擔,宋衛榮們開展了把“送教育下鄉”的活動,到當地開班講學。在鄉下教學時的場面更加感人,在小返鄉、中澗河鄉,八十多歲的老人都興致勃勃地參加了學習。

從2006年至今,華夏成功心理培訓學校已培訓了4000多名殘疾人,免費發放書籍資料費3萬餘元;減免學費20餘萬元。每次培訓後學校都要舉辦沙龍活動,進行一幫一,一帶一的助殘幫教。把成功的陽光心態帶給更多的殘疾人,一批又一批的殘疾人走出自閉,走向新生活!

一名叫劉力軍的殘疾人每天拄者雙拐從剪子灣步行一個多小時來聽課,一周的課程結束後,這名殘疾人漸漸從多疑和自卑中走出來。楊家峪村一名姓韓的殘疾人因小兒麻痹落下了腿疾,一直沒有工作,雖然家裡有個雜貨店,但她總怕別人笑話,不敢出去經營。聽了課後,她勇敢地走出家門,經營起了自己的生意,今年還準備擴大規模。鼓樓街辦一名殘疾人曾經產生自殺的念頭,聽了學校的心理講座後,她意識到過去的想法是錯誤的,重新燃起了對人生的希望。

9年的時間,宋衛榮所開辦的心理熱線和心理培訓學校為殘疾人進行心理疏導多達7萬人次。宋衛榮先後成立了華易通客戶服務有限公司,華夏成功心理研究所,愛情海服務機構。安置殘疾人,下崗女工近200人。

在一個個的創業過程中,宋衛榮將理念、感悟和認識不斷發展和創新,演繹著自己的人生。

幾多笑逐人生的跋涉,鮮活了今日的路途;企業的規模發展,綻放著自然而愜意的人脈情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