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樓村[河南省南召縣城郊鄉宋樓村]

宋樓村[河南省南召縣城郊鄉宋樓村]

宋樓村總面積6000000平方米,其耕地面積666750平方米,水面面積66667平方米,柞坡面積660000平方米,其它面積4263583平方米。宋樓村位於夏津城西南部。

基本信息

村情介紹

宋樓村[河南省南召縣城郊鄉宋樓村] 宋樓村[河南省南召縣城郊鄉宋樓村]

2、位置:南召縣城南一公里處。

3、河流情況:黃鴨河繞行半個村。

4、歷史沿革:曾歸李青店公社、城郊公社管轄。

6、小組數、戶數、人口量、民族構成:17個小組,525戶,2200人,

有漢、滿等族。

7、村部情況:村部位於村較為中心位置(白沙嶺)。現有平房、瓦房13間。

8、交通狀況:水泥路通往村部、學校及5個小組。

9、經濟發展情況、支柱產業情況、三村建設情況:經濟發展屬中上水平。全村支柱產業為:花生、瓜果行 業。

10、致富能手情況:西二組組長王興偉,男,現年36歲,靠農村經紀人致富。

11、外出成功人士情況:四組村民黨員王六傑,34歲,外出參加工程承包。

明永樂八年(1410年),宋姓族人自日照縣遷來夏津境內朱官屯,萬曆間復徙此村,因村中宋姓居多,俗稱宋莊。清同治年間,武舉宋洪蓋樓一座,村名遂改宋家樓,後簡稱宋樓。宋樓歷史上有“三奇”傳說。

飛仙古井。清同治年間,宋樓后街池塘中間有一個占地5畝方圓的白酒坊,院後有一口井,專供釀酒用。翌年春天一個傍晚,天空一聲霹靂,一道白光中,好象一個白裙仙女鑽到井裡。第二日,夥計們提水時,發現原井內甜水滴在地上,立刻呈現一層白鹼。而勾兌出來的酒清香四溢、綿甜淨爽。此後,宋樓酒坊釀造的白酒更名為“飛仙古井酒”,在當地享有盛譽,久盛不衰,曾與宋樓火燒一同進貢皇帝。

神奇中堂(畫軸)。清朝末年,一大戶人家蔣富貴,地有千頃,家有萬貫。據說,他家有一幅古中堂,上畫一棵白菜,每天早晨太陽即將升起的時候,白菜葉上趴著一隻蟈蟈,似有輕盈的叫聲,太陽出來後,蟈蟈就不見了。民國中期,兵荒馬亂之中,這幅神奇中堂被盜走。從此,這家大戶走向敗落。

吃人饞灣(池塘)。宋樓村前后街中間有一條象龍一樣彎彎曲曲的小河溝,村東有個大灣稱龍頭,村西有個小灣稱龍尾。村東大灣東沿有一座寺廟。大灣里從來沒淹死過人,而村西小灣,每年都淹死一兩個人,老人們說,這是個吃人饞灣。某日,一個生意人在灣沿洗手時,不慎將秤砣掉在灣里,鐵秤砣竟然漂在水面上,村里人聞訊趕來看究竟,只見秤砣仍在水面上漂來漂去。後在一位風水先生的指點下,在灣北沿修了一個龍王廟,逢年過節上香進貢。從此,饞灣再也沒有吃過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