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原來可以這樣讀

宋史原來可以這樣讀

《宋史原來可以這樣讀》介紹了宋朝(960—1279)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根據其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又可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

宋太祖建國時為避免重蹈唐朝安史之亂以來藩鎮割據和宦官亂政的覆轍,遂採取重內輕外和重文抑武的國家政策,影響深遠。一方面宋朝內部安定而少有內亂,有利於經濟發展與文化的繁榮;另一方面也因此導致武力積弱不敵北方外敵。相對而言,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著名史學家陳寅恪曾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內容簡介

《宋史原來可以這樣讀》用輕鬆的文風、新穎的觀點講述宋朝大歷史,帶領讀者進入富有魅力的宋朝。

作者簡介

大眾暢銷書作者,常常以犀利的言辭,獨特的視角,潑辣的文風道古論今

圖書目錄

第一章天子命中定
亂世青年闖天下002
郭威露鋒芒004
天下改姓郭007
借奇異天象而兵變010
點檢變天子013
第二章帝王位難坐
醉翁之意不在酒018
酒杯再次端起020
費盡心思為分權023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026
天子離奇之死029
第三章掃蕩群雄
收後蜀人囊中034
紅顏禍水037
有功無賞的潘美039
出師未捷身先死042
軍臨金陵城下044
第四章內憂外患
為榮譽而戰048
四川農民忍無可忍050
恥辱的盟約053
偽造天書056
第五章後宮與朝堂之爭
不是皇帝勝似皇帝060
平民太后063
高談闊論真名士066
為親母爭名069
朋黨之爭071
第六章宋夏逐鹿疆土
李元吳標新立異創西夏076
狹路相逢078
再遇強敵081
第七章絕地逢生
氣勢洶洶的遼使086
富粥平息風波089
憂國憂民文忠公091
七嘴八舌論新政094
大筆一揮論朋黨097
第八章江山欲穩還亂
三角關係102
文彥博名聲大振105
帝王家的雙簧108
真實的包青天110
異才粱適求功名113
葬禮之爭116
狄青哀憤之死118
既卑又亢的英宗121
第九章理想有多遠
浪子回頭126
分庭抗禮為爭名128
心懷理想的宋神宗131
小試牛刀134
一探“青苗法”究竟136
改革在繼續139
笫十章新法不遂人願
逆流而行的新法
小人奪權君子罷相146
寫詩無端被誣陷149
夢碎身死152
第十一章大勢將去
守舊的高太后廢新法156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158
才子皇帝卻喜佞臣161
昂貴的愛好163
方臘揭竿而起166
落荒而逃的徽宗169
第十二章國破家亡
大遼的沒落174
誓死保開封176
再圍開封179
昏庸皇帝競求和181
金軍鐵蹄踏大宋184
江山毀於誰手187
第十三章北宋殘餘南迂
峰迴路轉192
一心北伐的李綱195
宗澤抗金雪恨197
兵變殺寵臣200
正義的選擇203
第十四章戰戰和和
不問蒼生問權位208
精忠報圍210
口蜜腹劍213
屈辱泌和216
有志於抗金的孝宗218
抗金失敗也議和221
第十五章權臣欲挽狂瀾
紹熙內禪226
術偶皇帝寧宗228
多行不義必自斃231
試圖救國的理宗234
收復故都無望236
佞臣當道239
第十六章再次流亡
智障皇帝244
好大喜功的賈似道246
一腔熱血無處可用249
生死決於此戰252
歷史重演254
最後一搏257
第十七章兩宋精神
宋詞最多情262
書法界的四大才子265
巾幗不讓鬚眉267
歌舞達旦的西湖270
偉大的改進:活字印刷術273
佛教王朝275
附錄
米代帝王年表279
參考文獻

序言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南唐後主李煜的詞——《虞美人》,寫的是亡國之君的無奈與辛酸。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滅南唐卻是北宋皇帝的夙願,終於宋太宗沒讓“他人在臥榻之側酣睡”,進一步統一天下。比較之下,李後主是否顯得懦弱昏庸,安逸享樂?但是對於這位浪漫到生於七夕節也死於七夕節的“千古詞帝”,何嘗不是“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這不禁讓人感慨,到底怎樣才能稱為好皇帝?甚至聯想到作為一個普通人,面對選擇時是要識時務者為俊傑,還是為留清名在人間?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原為後周的殿前都點檢,而後於陳橋驛發動兵變,成功奪取政權。也許這裡,歷史不談曾經,只是以成敗論英雄,成王敗寇。
都說紅顏禍水,也許後蜀的花蕊夫人就是這樣一位絕世美女。世人皆說因為花蕊夫人,後蜀才會滅亡得如此之快。但是,被擄至宋的花蕊夫人戀戀不忘舊情,又讓人唏噓憐惜。也許,因為愛情,孟昶和花蕊夫人都此生無憾。
然而紅顏禍水並不是女子唯一的稱謂,兩宋戰火之間還有清幽淡然的女詩人李清照。看著這個兵荒馬亂的世界,淒涼愁苦的生活也造就了一首又一首的名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後人都將岳飛與秦檜相比,就在於他們不同的人生選擇,面對他族來侵,岳飛在背上刻下“精忠報國”,在沙場上為國為民馳騁著,而秦檜卻在思量自己的小惠小利,面對誘惑終於成了辱國之賊。
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人的選擇與作為都可以交由後人去評說,而一個國家、一個王朝又何嘗不是如此?兩宋雖戰亂不斷,卻是以文治國的。宋太祖一早就收武將之權,崇尚文治,實行中央集權,且對於大臣是防之又防,可是結果卻不能如願。文治的兩宋一直受辱於少數民族政權,多次低頭簽訂和約,委屈求全。國內政治也是差強人意,不僅官僚機構臃腫,冗官冗兵冗費,而且奸臣一再當道,國運衰敗。當然,會有憂國憂民之君如宋仁宗、宋神宗想要改革,但是結果都未能如願,小人作祟,積重難返,更重要的是,改革並未切中要害,也不切實際。更讓人失望的是一再有荒唐之君,演出些讓人啼笑皆非的鬧劇。不僅有身心俱病的宋英宗,還有縱情於聲色犬馬的宋哲宗,更有喜歡昂貴石頭、愛好文藝的宋徽宗。宋徽宗在國難之際,竟然慌忙之中將皇位傳於太子,這樣的不負責任之舉很難讓人相信是一國之君所為。
沉重多難的兩宋卻也有璀璨的一面。宋代文臣多具文采,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范仲淹,也寫下自己“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羈旅鄉愁。更有“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還有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出版書籍、傳播文化提供了便利。沈括更是舉一世才華寫出了百科全書《夢溪筆談》。如此,兩宋沉重著,屈辱著,也輝煌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