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詞語】:安身
【注音】:ān shēn
【釋義】:指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用在困窘的環境下):無處~ㄧ我有了~之地,母親也就放心了。
【出處】:《左傳·昭公元年》:“ 僑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示例】:《水滸傳》第四四回:“[孟康]把本官一時殺了,棄家逃走在江湖上綠林中安身,已得年久。”
基本解釋
1. [settle down;find a settled place for life;make one's home]∶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指在困難條件下
無處安身
2. [take shelter]∶在某處躲避
敵人四處搜捕抓人,我們只得在破廟裡安身
引證解釋
1. 安歇身子。謂住宿。
《 左傳·昭公元年》:“ 僑 聞之,君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待制出身傳》:“其時天色又黃昏,前不及村無旅店,今夜哪裡去安身?”
2. 存身,容身。
《國語·魯語下》:“ 叔仲 曰:‘子之來也,非欲安身也,為國家之利也,故不憚勤遠而聽於 楚 。’”《梁書·沉約傳》:“ 敖 傳嗣於墝壤, 何 安身於窮地。” 唐 朱灣 《詠壁上酒瓢呈蕭明府》詩:“不是難提挈,行藏固有期。安身未得所,開口欲從誰。”《 水滸傳》第四四回:“﹝ 孟康 ﹞把本官一時殺了,棄家逃走在江湖上綠林中安身,已得年久。”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時,我是無所選擇的了,只要有安身之處,有飯吃,不管是什麼工作,不管有沒有工資,都得幹了。”
3. 指容身之地。
《快心三集》第十一回:“ 吳玉儔 從京中回來,過 揚州 ,即來詢問,見 喜兒 有了安身,甚是歡喜。”
4. 安定的人。
《 呂氏春秋·諭大》:“天下大亂,無有安國;一國盡亂,無有安家;一家皆亂,無有安身。”
5. 猶言立身。
《孔子家語·致思》:“ 曾子 曰:‘入是國也,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行忠於卿大夫則仕可也,澤施於百姓則富可也。’ 孔子 曰:‘ 參 之言此可謂善安身矣。’”《北史·隱逸傳·徐則》:“ 天台 真隱 東海 徐先生 ,虛確居宗,沖玄成德,齊物處外,檢行安身。”《水滸傳》第二四回:“常言道:‘人無剛骨,安身不牢。’” 管樺 《 將軍河》第一部第九章:“常言說,人無剛強安身不牢,我就看不上三打不回頭,四打連身轉的人。”
其它相關
安身與安心
我們一直在尋找,想從這個世界上,為這個身心找到一個安身之處。我們去賺取財富,製造許許多多的關係,學習各種知識,不斷地參與各種訓練,為什麼呢?就是想為自己找一個安身立命之處。那么,這么久以來你找到了嗎?你想從哪裡去找呢?
佛教里有一首偈子:“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爾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這首偈子說的是:所有的道場都不在別的地方,覺悟不在別的地方,佛不在別的地方,和平安樂不在別的地方,解放和自由也不可能從別的地方、別的世界獲得;你所追求的所有幸福、快樂、安全、平和、寧靜,都不可能從別人或者別的地方獲得。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你只能從自己那裡獲得。
因為那個覺悟的世界就在你的心裡。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靈山、就像佛塔一樣,就像佛的淨土,就是佛的一個道場,道場就是修行的地方。你所有的成就都要從這個地方獲得,從你生命的當下獲得,從你當下的身體,從你當下所有的煩惱中獲得。
道場在哪裡?道場就在你當下這一念心裡,包含著你所有的煩惱障礙和所有的智慧能力。這所有的煩惱障礙、智慧能力都是你真正修行的道場,你不需要再從別的地方去尋找道場。你是從生命的道場裡來,還是一直用這本來的道場去尋覓另一個外在的道場?在覺悟的心看來,在在處處都是道場。
真正的道場,出自你這一顆完完全全的真心。當每一刻你的心完完全全都在道的狀態,與一切事物真相相合的時候;隨順因緣,而不是掉在煩惱、恐懼、鬥爭、不安、是非種種的狀況的時候,那你的心就是道場。而離了這個行道之心,你還能從哪裡找到道場呢?
如果你離開“覺”去四處尋覓道場,就叫“背覺合塵”。覺就在這一念心裡。我們之所以是凡夫,之所以有種種的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看不見它或不去看它,而從這裡轉過身,要去外面找覺悟。外面是什麼呢?外面就是“塵”,我們總想從塵裡面找到覺悟,想從外在的環境裡找到覺悟,想從別人那裡找到覺悟,或者想從佛陀、從菩薩、從智者那裡找到覺悟。
“將心覓道,永無了期。”你用這樣的心去尋找道、尋找覺悟,永遠也找不到。每天從許許多多的地方去學習,到處去尋覓的時候,你已經錯過了那個最重要的道場,就是那個充滿覺悟的真心。當下瞭然覺知的真心就是最真實的道場,沒有任何虛假。
為什麼它沒有虛假呢?因為除了當下這顆真心展現的所有以外,你還能找到另一個真相嗎?你能夠找到、並把過去的任何事實呈現在你的面前嗎?而此刻你所覺知的全部都如實映現在你的面前,真心映現出了整個世界,無論是山河大地,還是所有的生命,都在每一剎那的真心裡完全地顯現。它顯現成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所以,這一刻的心是無虛假的真心,是全然的真心,是全然的覺知。
所以,道場不在別的地方,就在此時,就在此地,就在此心。
因為有這樣的真心,才能夠有所行動和行為,所以真心能夠發行。你有沒有留意到,這心每一刻都無住不停?所有的造作、行為、體驗、創造都在什麼時候發生呢?你說的你想的,包括貪嗔痴、包括戒定慧,包括所有的好事或者壞事,在什麼時候發生?只有在這一刻,在你行動的時候,而不是在別的時候。所以,在行的這一刻就是道場。
我們相遇的這一刻,是不是一個行?這就是一個道場。我們對話的時候,我們跟人相處的時候,甚至我們吃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是道場;甚至生氣的時候,也是道場。
有人經常想,說我到廟裡去就能修道了,不到廟裡就修不成道。那你在廟裡的什麼地方修道呢?即使在廟裡,都在什麼地方修道?在每一次舉心動念里修道。如果你在此處起心動念、行為造作的時候,與道不相合,那你在什麼地方會變得相合呢?如果你能夠在廟裡與道相合,那廟是什麼呢?是廟讓你變得與道相合嗎?是佛像讓你變得更接近道嗎?
有人說我有了錢再修道,我有了時間再修道,我有了好的老師再修道。那你幾乎沒有機會修道,因為這不過是你不想與道場相應的藉口而已。你即使有了老師,不一定是佛,而你要找佛,佛又不在,已經圓寂兩千多年了,你是碰不到的。所以你總也沒機會碰到那個佛,也永遠不會與道相合。
所以,真正的修行,就是從此刻你真的遇到內在的佛開始,從那個真心覺悟開始。你的每一刻、每一個行為、每一個造作的當下,都跟自己的佛在一起的時候,你就是道場了。以清淨心去行一切法的時候,一切法皆清淨,你就能夠創造一個完全清淨的世界。
深入、持續、不間斷、無差別的那顆心,就是道場。不是我此刻在覺悟,下一刻不在覺悟了;如果你向內觀察一下的話,就能發現——覺悟一直在那裡呈現!但剎那間,我們不自覺地掉進了煩惱、是非、人我中,因此我們的功德剎那地散盡。
所以,修行是每一刻的事,覺悟是每一刻的事。只有當每一剎那都在覺悟的道場時,我們的功德才能夠增益,智慧才能夠持續不斷地增長。
這不是理論。每一刻回到你內在的覺照,那裡才是你真正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