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越鎮也稱榆林鎮,據程道生《九邊圖考》載:榆林鎮原因總兵駐綏德而稱安越鎮。安越鎮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瀕我國著名的毛烏素沙漠南沿,位於萬里長城的中段,歷史上素為邊陲重地。 安越鎮為明朝九邊重鎮之一,也是明朝與蒙古人交戰最頻繁的地區之一。為了防備蒙古軍的入侵,明朝政府曾先後在安越鎮一帶數次大規模的修築長城。
數修長城
安越鎮第一次大規模的修築邊牆是在明英宗正統元年(1436年)至正統十年(1445年)。正統年間,明朝政府面臨的主要勁敵是蒙古族最強悍的瓦刺部大肆入侵北方邊境。所以
在正統元年開始,都督王禎修建了延綏沿邊城堡、墩台、衛倉等以控制邊防。正統十年,延綏巡撫馬恭更擴展了邊牆和各營堡城池。雖使延綏長城初具規模。這只是修築了邊牆的一些營堡防守據點,並沒有把長城由點連成線。
從英宗正統年間到明代宗景泰年間,明朝與蒙古的戰爭愈演愈烈,特別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的“土木之變”明英宗也被瓦刺俘去,瓦刺軍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幸虧當時主戰派的兵部侍郎于謙等人的堅守,才一舉擊潰瓦刺軍。
瓦刺失敗以後,蒙古族的另一支勒靶部興起。它的統治者在明代宗景泰年間和復位後的明英宗天順時期的索來、毛里孩、明素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時的達延汗,明世宗嘉靖時的俺達汗,都經常率兵入內地掠奪,殺擄居民,使北方地區生產遭到破壞。這樣迫使明朝政府再次修築長城,以固邊防。第二次大修延綏邊牆是在明憲宗成務與長城的修築41祥化年間,這次才把榆林一帶的長城由點連線成了線。
在成化時期,勒靶各部落頻繁入侵延綏各地,它們主要有:阿羅世、滿魯都、迎思蘭、索羅忽、毛里孩等。它們或東或西,出沒無常連年不斷犯境。成化元年(1467年)九月,阿羅世、迎思蘭、索羅忽、毛里孩連續數次侵犯榆林塞。成化三年(1447年)七月,阿羅世入侵榆林塞。成化四年(1468年)十一月,毛里孩大舉進犯延綏。同年十二月,迎思蘭再犯榆林塞。成化六年(1468年)十一月,阿羅世直入延綏車路。這樣連續不斷的入侵,使延綏各地長期雞犬不安,民無寧日,社會生產遭到極大破壞。
成化八年(1472年)三月,餘子俊為副都御史巡撫延綏,將延綏鎮的鎮治由綏德遷到愉林。鎮治遷來榆林後,大大有利於對蒙古騎兵入侵的防禦。餘子俊還拓展了延綏鎮城,增加了衛兵,設定了攻守器械。同年的七月,他親率明軍擊敗了入侵的迎思蘭,初步鞏固了鎮治的防守。
掘(延綏鎮志)記載,成化十年《1474年)潤六月,為加強防衛能力,餘子俊率軍四萬,僅用三月就修補和增築了東起清水營(今府谷清水)西到花馬池(今寧夏自治區鹽池縣)全長一千七百華里(一說一千四百里)延綏邊牆。又構築了黃甫(今府谷皇甫川)以西至定邊營一千二百餘里的墩台都互能相望,橫截了河套入內地之口,還遇山鏟削,逢谷填塹,阻擋了蒙古騎兵的長驅直入。
延綏長城三十六營堡到成化年中期基本全部告成,邊牆內外墩台烽隧東西銜千餘里,聲應乞求,遂互有聯絡,這段長城才由點連線成為線。
餘子俊經營延綏二十餘年,整邊備,擴充兵員,使延綏鎮防守能力大大加強,有很長一段時間,蒙古人不敢輕易越邊南下,軍民相安,蒙漢出現了和諧氣氛,延綏邊境各處開始了蒙漢互市。餘子俊可以說是明朝時期安越鎮巡撫中最有政績的一人。
從(安越鎮志》、《榆林府志)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從明孝宗弘治年到明神宗萬曆年的百餘年間,明朝與鞋靶各部落的戰爭雖然時起時伏,但始終都在威脅著明朝的政權。為此,正德十三年(15哭年)十一月,明武宗親自巡視延綏等各鎮的軍備防務。
明穆宗隆慶年間,明朝軍事力量較為強大,使勒靶部俺達汗掠奪野心有所收斂,表示願意與明朝言和,希望和內地開展互市。1571年(隆慶五年),明政府答應俺達“封我為王,永長北方”的請求,封他為順義王。就在這一年的九月間,延綏鎮的鎮城以北十里的紅山(今紅石峽頂上),明朝政府也允許河套蒙古人來此處互市。俺達封王后與其妻三娘子在今內蒙首府呼和浩特市修築城廓和板升(房屋),明朝政府揚名為”舊化’,後更名為“歸綏”,今名“呼和浩特。
第三次修築延綏邊牆是在萬曆年間。在隆慶年間也對一些邊牆作了部分的加高。
隆慶時期,蒙古族勒靶部對整個北方邊境的入侵只是稍有收斂,並非停止。在延綏的蒙漢戰爭仍然不斷。明朝到了神宗萬曆時期,蒙古族各部對明朝的威脅已逐漸成了強弩之末,滿族(後金)的威脅反而開始露頭。但明政府繼續在延綏加修長城的目的還是為了防禦蒙古各部的入侵。因此萬曆六年(1578年)大張旗鼓地重修沿邊各諸堡和墩台,並磚砌了一些大堡城的牌牆。在鎮城以西修了保寧堡垣長二十里,墩台三十六座。響水堡在萬曆七年(1579年)重修牌牆。波羅堡重修磚牆垛。懷遠堡修砌磚牌牆邊垣長四十三里零三十七步,墩台二十七座。威武堡在隆慶六年加高,萬慶六年修磚砌牌牆邊長三十四里零三百二十一步,墩台二十六座。清平堡在隆慶二年加高,萬曆六年磚砌牌牆邊長三十一里零二百六十九步,墩台三十一座。龍州堡,隆慶六年加高,萬慶六年磚砌牌牆邊長三十四里,墩台四十五座。鎮靖堡,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磚砌牌牆邊長四十七里,墩台四十三座。靖邊營,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磚砌牌牆邊長四十五里,墩台三十二座。柳樹澗堡,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磚砌牌牆邊長三十三里零二百三十六步,墩台四十八座。四安邊營,隆慶六年加高,萬曆六年磚砌牌牆邊長三十三里零二十三步,墩台五十一座。定邊營,萬曆元年(1573年),拓展西關,三年加高,六年磚砌牌牆邊長五十四里,墩台七十七座。
鎮城以南的歸德堡,萬曆年間重修周圍二里六十九步。魚河堡,萬曆四年,磚砌牌牆。
鎮城以東,常樂堡,萬曆六年重修邊長十八里零一百七十六步,墩台三座。雙山堡,方歷六年重修邊長三十里零四十五步,墩台四十座以上。
明朝從1463年到1578年的142年期間,歷經英宗、代宗、憲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八個皇帝,連續大修長城。勞民傷財,也是明王朝最後滅亡的原因之一。長達一個世紀多的修築長城,難怪至今還留傳著“明修長城,清修廟”的口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