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高坑鎮

安源高坑鎮位於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東部,東臨蘆溪鎮縣上埠、安源鎮接壤,北與上栗縣赤山鎮交界。轄區面積69平方公里,占安源區面積近1/3,總人口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與農業人口各占一半,是安源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鎮。

農業資源

有耕地10751.8畝,其中水田9143畝,旱地1608.8畝,有山林面積57113畝,以松、杉、油茶、竹林為主。

交通情況

高坑鎮交通便利,浙贛鐵路、滬瑞高速公路、三二0國道及掛線穿境而過。

財政收入

地域優勢和傳統的產業優勢成就了高坑鎮星期日的輝煌,鎮財政收入2000年近2000萬元,所轄的高坑村和王家源村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以總產值超億元而聞名全市。當時的高坑不僅是安源區鄉鎮經濟發展的領頭,也是萍鄉市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但隨著2001年國家關井壓產巨觀政策的實施,全鎮400餘座煤礦全部同時關閉,給高坑這個以煤業為主、煤炭產業占經濟總量80%的工業重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導致了支柱產業的消失,引發了經濟的迅速下滑,失業人員劇增,社會矛盾突起、治安狀況惡化三大社會性問題。高坑鎮面臨著解決社會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該鎮沉著應對,克難而進,確定了穩定大局安民心,以變就變激活力,因勢利導找出路,創新機制保平安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思路,以大綜治統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在經濟展中促進穩定,在穩定之中實現經濟的復甦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三年中,實現了治安秩序良好,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全面復甦。2004年高坑鎮實現了由地下工業向地面產業的轉移,鎮財政收入突破了歷史最高水平,各項事業穩步邁入發展快車道。一舉步入萍鄉市“十佳文明鄉鎮”和“經濟十強鎮”行列。

經濟建設

全鎮經濟過去以煤炭生產、加工為主,屬老工礦型集鎮。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已形成以建材、電瓷、化工產品、玻璃製品、汽車配件和煤炭生產等為主的工業體系。2002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0015萬元。有集體企業3家,私營企業38家,私營企業產值8516萬元,全鎮就業人數3471人。農業以水稻、蔬菜種植和畜、禽、漁養殖為主。2002年糧食總產7729.5噸,蔬菜總產7607.9噸,肉類總產1055.4噸,水產品總產600噸,農業總產值為3140萬元,農民我均純收入2943元。
集鎮主要街道有兩條,一條為北起鐵路橋下,南至高坑煤業有限公司(原高坑煤礦)長約2000米,寬10米,水泥路面,系商貿區,也是居民聚居區。另一條即東起車谷嶺,西至萍礦六六一廠,全長1500米,寬12米,水泥路同,屬302國道掛線幹道。街道兩旁設有郵政、電信、工商、稅務、法庭、糧管、環衛、房管、交管等行政事業單位和各類商店、旅社、餐館、診所,並有大型綜合性農貿市場一個。兩街互為丁字型,三叉路口為最繁華段。
全鎮經濟和諧、健康發展,財政收入開始扭轉對地下產業(煤炭)的依賴,2008年1月至10月共完成工商稅收1454.7萬元,同比增收18.4%,創造了2001年關井壓產以來的最好成績。
地處工礦區的高坑鎮原來財政收入主要靠地下產業(煤炭)支持。2001年實施關井壓產後,全鎮工商稅收驟減,一半以上的農民工失去生活來源。面對嚴峻的形勢,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振奮精神,掀起了第二次創業的熱潮,提出“大辦非煤企業、地下損失地面補”的思路,制定優惠政策,扶持和鼓勵煤炭業主第二次創業。為儘快用地面產業取代原來的地下產業(煤炭),該鎮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工作重點,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和為投資客商提供優質服務的規章制度。同時通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多方融資近千萬元健全交通網路,抓緊對城鎮的美化、綠化、亮化,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相繼完成了高王公路、高泉公路、裴家公路等40餘公里的公路路面硬化。
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不少外地客商看中高坑這片熱土,紛紛來高坑投資興業。近幾年,全鎮招商引資年年有突破,今年1至10月簽約項目達12個,簽約資金3.7億元,較大的項目有投資1.5億元的燃料油儲運項目,投資1.3億元的萍鄉市第二地表水廠,投資6000萬元的萍鄉焦化有限公司焦油分廠等;同時引進了台灣宏凱鞋業(江西)有限公司製鞋廠、萍鄉市恆輝針織廠兩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還新上了堰湖農莊、萍鄉市樂民萬豬場、萍鄉市福豐豬業有限公司3家農業產業化項目。該鎮還利用焦化廠產生的大量煤氣,延長產業鏈,大力引進陶瓷工業項目,現在正對煤氣供應站選址和周邊開發進行規劃,已與近10家投資陶瓷項目的企業達成意向。目前,高坑鎮已完全擺脫了對煤炭產業的依賴,工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和最佳化,逐步形成了冶金、陶瓷、焦煤、化工填料為主的新的產業結構。

歷史沿革

1956年置高坑鎮,1958年改公社,1969年復改鎮。1997年,面積62平方千米,人口6萬人,轄新華、高坑、滸泉、雲泉、茶亭、王家源、石上、富田、茶坦、園塘、彭泉、裴家、楠木、泉江、煥溪、楊橋、大陂17個行政村。2003年,將大陂行政村劃歸白源街道管轄。

科教文衛事業

2002年,全鎮共有國小13所,國中2所,職中(普高)1所,有教職工305人。在校小學生1461人,國中生1437人,職中(普高)207人。有鎮屬衛生院一所,村級醫療站(所)16所,個體醫療診所37處,全鎮共有各類醫務人員117人。鎮內還設有文化大院、電影院、新華書店、有線電視站、網咖、燈光球場、游泳池等文化娛樂場所,和始建於東晉時期的候家庵,現名滸泉寺等多處宗教活動點,還有休閒遊玩的自然風景區即風景秀麗的小金山。高坑鎮政府所在地,既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萍鄉礦業集團高坑煤業有限公司的駐地 生產基地。在鎮主要街道中段建有萍礦職工總醫院,其前身為安源煤礦醫院,創辦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有近百年歷史,俗稱“圍子醫院”,占地面積30餘畝,為全國煤炭系統規模較大的一所醫院,醫療水平及設備精良,現在醫務人員及只工600餘人。同時,距集鎮1公里的周家坊駐有高等學府一所——江西省套用工程技術學院(原萍礦職工大學)。

社會事業

針對高坑地區企業多、下崗人員多、工農矛盾多、治安狀況複雜的特點,鎮黨委、政府在認真研究、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於2004年4月成立高坑地區綜治協會,它是一個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並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間綜治組織,是在高坑鎮黨委、政府引導下自願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一支重要民間力量。它採取“自願加入 、自主會務、自籌資金”的方式實行市場化運作的管理模式,整合了兩種民力資源,構建了三級綜治網路。協會積極開展收集報送信息、排查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維護治安秩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幫教活動、交務巡邏、看樓護院等各項綜治活動,創新了群防群治載體,激發了群防群治新活力,使高坑地區形成了以鎮黨委、政府為主,綜治協會為輔,雙管齊下“兩條腿”走路的綜治工作新載體,目前,綜治協會發展迅速,參與人數眾多,已形成一個覆蓋高坑地區的各村、社區、村民小組,會員達1728人的綜治組織,成為維護全鎮社會政治穩定和社會治安秩序的重要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