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2010年1月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10〕5號印發《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該《方案》分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省情,氣候變化對安徽省的影響和挑戰,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措施,保障措施5部分。

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通知

皖政〔2010〕5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一○年一月八日

方案

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目 錄

第一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省情

一、自然環境與資源

二、經濟社會發展

三、溫室氣體排放現狀

四、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與成就

第二部分 氣候變化對安徽省的影響和挑戰

一、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

二、未來氣候變化趨勢

三、氣候變化對安徽省的影響

四、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挑戰

第三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原則

三、目標與任務

第四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措施

一、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強機構和體制建設

二、加強氣候變化相關科學研究

三、加強國際和區域合作

四、培養和吸引人才

五、加大資金投入

六、提高公眾意識

前 言

氣候變化事關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開發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氣候變化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國發〔2007〕17號)要求,特制定《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本方案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旨在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防禦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造成的影響,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保證安徽省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省情

安徽省地處華東長江三角洲腹地,是襟江近海的內陸省份,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45%,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比較豐富,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改革開放以來,安徽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為促進可持續發展,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自然環境與資源

(一)地貌類型多樣。地形地貌複雜,南北迥異,皖南和大別山區以山地和丘崗占絕對優勢,淮北和沿江以平原為主,江淮地區以平原和丘崗為主。

(二)季風氣候明顯。以淮河為界,北部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全省年平均氣溫14-17℃,南北相差2℃左右;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時,年平均無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

(三)土地利用結構以農用地為主。2007年,全省農用地1119.33萬公頃,建設用地165.23萬公頃,未利用地111.44萬公頃,分別占80.18%、11.84%、7.98%。農用地中,耕地和林地的比重超過83%。

(四)生物資源豐富。擁有生物資源1013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的木本植物有38種,珍稀野生動物49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分別有17種和32種。2007年,全省森林覆蓋率為26.06%。

(五)能源資源比較豐富。全省煤炭預測儲量為611億噸,約占華東地區一半以上。煤層氣資源比較豐富,總量達9087億立方米,開發前景良好。水力資源理論總蘊藏量為4118兆瓦,太陽能年輻射總量在4400—5000兆焦耳/平方米之間,全省常年各類農作物秸稈資源約4000多萬噸。

(六)水資源比較緊缺,時空分布不均。2007年,全省水資源總量達712.4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1164.5立方米。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南部人均水資源量大於北部;水資源年際變化和年內變化也非常明顯,夏季降水最多,春、秋季較少,冬季最少。

(七)旅遊類型齊全。名山勝水遍布全省,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至2007年,有黃山、九華山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28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座,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6處和紅色旅遊景點18處。

二、經濟社會發展

(一)經濟社會較快發展。2007年,全省年末戶籍人口6675.7萬人,自然增長率為6.35‰,城鎮化率為38.7%;地區生產總值7345.7億元,占全國總量的3%,位於全國中等位次。三次產業結構為16.5∶44.7∶38.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2015元,在全國位次靠後。安徽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發展較快,但總體水平仍然較為落後,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

(二)支柱產業初步形成。初步形成了以汽車、石化、鋼鐵、有色、裝備製造、紡織等行業為主的支柱產業體系。2007年,全省汽車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73億元,汽車工業出口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石油和化學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20.2億元;鋼鐵行業生產生鐵1517萬噸,鋼1663萬噸,鋼材1769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430億元;有色金屬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9億;裝備製造業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003億元;紡織工業總產值341.0億元。

(三)能源工業比較發達。2007年,全省原煤產量9265.65萬噸,占全國煤炭產量的3.6%。從能源生產來看,能源產品主要是煤炭及火電,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為6742.44萬噸標煤;發電總量為874.43億千瓦小時,其中火力發電總量853.76億千瓦小時,水力發電19.67億千瓦小時。一次能源生產量和電力生產量均占全國總生產量的3%左右。能源消費以煤炭、原油、電力為主,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使用比例占到85%以上。2007年,全省共消費能源7753萬噸標準煤,能源消費總量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3%,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全省能源需求還將繼續增大。

(四)農林業發展步伐加快。2007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70.09億元,其中種植業產值1054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50.9%;農民人均純收入3556.3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58.22元,占35.4%。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茶葉、蠶桑,水果等。糧食總產量為2901.4萬噸,油料產量199.2萬噸,棉花產量37.4萬噸,肉蛋奶總產量450.3萬噸,水產品產量166.4萬噸。全省共完成人工成片造林5.4萬公頃,完成義務植樹9200萬株,完成森林經營9.8萬公頃,林業產值已達345億元。

三、溫室氣體排放現狀

按照溫室氣體排放現狀估算方法,全省2007年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29881.4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扣除林業碳匯後,淨排放量為29761.7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燒、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排放以及固體廢棄物和廢水排放。

(一)化石燃料燃燒。經估算,2007年全省化石燃料燃燒排放二氧化碳為20071萬噸。從排放量來看,化石燃料燃燒過程中排放出的溫室氣體占全省2007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61.17%。從溫室氣體排放結構來看,煤炭及石油消費的排放比例超過95%,其中煤炭燃燒排放占90.45%,石油、天然氣燃燒排放分別占7.9%和0.85%,其他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占0.8%。

(二)工業生產過程。經估算,2007年全省工業生產過程排放溫室氣體總計8141.9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省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7.25%。從工業生產過程的排放結構來看,排放主要來自於水泥熟料和鋼鐵、有色金屬生產過程,其中,水泥熟料製造溫室氣體排放占93.08%。

(三)農業。2007年全省農業甲烷排放總量為52.7萬噸,折合1106.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稻田甲烷排放量為35.83萬噸,動物腸道發酵甲烷排放量為13.02萬噸,動物糞便管理系統甲烷排放量為3.85萬噸。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省排放量的3.70%。

(四)固體廢棄物和廢水處理。2007年固體廢棄物和廢水處理排放甲烷總量為26.8萬噸,折合561.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固體廢棄物排放甲烷15.48萬噸,廢水排放甲烷11.27萬噸。

(五)林業碳匯。經估算,2007年全省森林碳匯總量為119.7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碳匯量約占全省溫室氣體排放量的0.4%。

四、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與成就

(一)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組織實施關停小發電機組和代發電量工作,截至2007年底,我省共組織實施關停能耗高、污染大的小機組229.8萬千瓦;組織實施大機組代發小機組電量42.6億千瓦時。在重點行業和領域,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針對全省能源工業及水泥、鋼鐵等重點排放行業所占比重較大的特點,通過總量控制、市場準入、建立落後產能退出機制、提高產業集中度、積極發展高技術產業及新興產業等措施,有效降低工業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強度。

(二)發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最佳化能源結構。通過加大水電投資、扶持太陽能產業、推廣農村沼氣工程等措施,全省清潔能源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至2007年,水電裝機容量達151.21萬千瓦,太陽能實際利用總面積達262.14萬平方米,農村戶用沼氣達49.21萬口,養殖場大中小型沼氣工程286處。煤炭在全省能源結構中的比例在“十五”期間降低了7個百分點,水電在能源結構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0.2%上升到2005年的2.0%左右。

(三)加大節約能源力度,提高能源效率。組織重大節能技術示範和推廣活動,在冶金、電力、煤炭、化工、建材等行業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節能示範項目,萬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1.68噸標準煤降到2005年的1.36噸標準煤,五年內累計節能1450萬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46萬噸。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節約能源條例》,交通、建築等重點耗能行業的能源使用效率明顯提高。

(四)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工業生產排放。積極探索循環經濟試點,加強固體廢棄物管理和循環利用,重點組織實施了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生產新型牆體材料和污水處理廠污泥、農林廢棄物利用技術產業化示範,全省縣以上工業廢渣綜合利用率已由2000年的71.6%提高到2007年的82.2%,利用量由2014萬噸提高到4909萬噸。通過開展工業和城市節水技術改造及技術進步等措施,2007年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與2000年相比下降了16%,同期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由40%提高到52%。

(五)開展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為減緩排放做出貢獻。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加強重點行業指導、認真組織申報、強化項目管理等措施,在項目開發方面取得較大進展。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有39個CDM項目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年減排64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種養業相互促進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實現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有機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全省已建立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250多個,試點面積超過200多萬公頃。

(七)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和水利管理,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全面完成治淮14項骨幹工程建設任務,通過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飲水安全工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大型泵站技術改造等,強化防汛抗旱保障措施和應急管理,有力提高了水利設施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八)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對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省長為組長、省直27個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安徽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了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應對氣候變化實施工作。  

第二部分 氣候變化對安徽省的影響和挑戰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近幾十年來安徽氣候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氣溫明顯升高,降水的空間分布出現異常,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繁發生且強度加劇,對安徽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且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全省應對氣候變化面臨著巨大挑戰。

一、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

(一)氣溫明顯升高。近50年來,全省年平均氣溫上升了0.5—1.5℃,年平均氣溫增幅為0.12—0.27℃/10年,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溫速度明顯加快,增溫幅度上升到0.65—1.0℃/10年。從各季來看,春、秋、冬季都在增暖,其中冬季增暖最顯著,其次是春季。從區域來看,淮北和沿江的增暖趨勢最明顯。季節更替出現變化,入冬推遲、冬季變短,入春提前、春夏季變長。無霜期呈現明顯的增多趨勢。全省極端最高氣溫變化趨勢不明顯,冬季極端最低氣溫變化趨勢有明顯的升高,低溫日數顯著減少。

(二)降水空間分布出現異常。近50年來,全省降水量及降水日數總體沒有明顯變化,但冬季降水量增多趨勢明顯,春、秋季降水日數明顯減少,減少幅度分別為0.7—2.0天/10年和1.0—2.4天/10年。降水的空間分布出現異常,最近幾年汛期淮河流域降水偏多的機率加大,而沿江江南自2000年以來梅雨量持續偏少。暴雨雨量和日數增加趨勢相對顯著,平均每10年約增加2天,降水強度及頻率增加。

(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增加。一是旱澇加劇,淮河流域頻繁發生洪澇,而長江流域乾旱年份明顯增多;二是大降水日數增多,降雨強度增大,土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嚴重;三是大風、冰雹、龍捲、雷暴等強對流天氣頻發;四是雪災、霜凍、低溫冷害等災害發生頻次雖然減少,但危害加重。

二、未來氣候變化趨勢

假設未來溫室氣體分別有低、中、高的排放情景,利用全球氣候模型開展每個情景下的安徽省氣候變化趨勢預估,結果表明安徽省未來氣候變暖趨勢都將進一步加劇。

(一)氣溫將繼續升高。與當前的氣候(1961—1990年)相比,預計到本世紀前期(2010—2039年)全省氣溫將上升1.0—1.1℃,到本世紀中葉(2040—2069年)上升1.7—2.4℃,到本世紀末(2070—2099年)上升2.3—3.6℃。

(二)降水量將增加。與當前的氣候(1961—1990年)相比,預計到本世紀前期(2010—2039年)全省降水量將增加0.8%—1.5%,到本世紀中葉(2040—2069年)增加4.4%—5.0%,到本世紀末(2070—2099年)增加6.1%—8.5%。北部地區降水量增加趨勢比南部地區明顯。

(三)乾旱近期增加,遠期減少;雨、澇將持續增加且加重。預計到本世紀前期(2010—2039年),全省南部地區乾旱將比現在略有增多,且重旱多於輕旱;北部地區雨澇將比現在增多,且重澇多於輕澇。到本世紀中葉(2040—2069年),全省旱澇格局出現轉折,乾旱出現頻次急劇減少,其中北部減少最多,而雨、澇持續增多,重澇將多於輕澇。到本世紀末(2070—2099年),乾旱將進一步減少,雨、澇進一步增多,且重澇將多於輕澇。

(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率可能增強。預計未來夏季全省將可能出現更多的高溫熱浪天氣,而低溫冷害事件呈減少趨勢。

三、氣候變化對安徽省的影響

(一)影響農牧業生產。由於氣候變暖導致熱量條件改善,使得全省農業種植制度發生變化。複種指數由20世紀80年代初的1.8左右提高到近年來的2.1左右。沿淮淮北稻穀種植面積擴大,農作物種植品種發生改變。越冬作物生長期提前,增加了遭遇春季低溫凍害的幾率。夏季高溫熱害則往往對水稻造成危害。氣候變暖還導致病蟲害、草害暴發和蔓延、地力下降等,需要增加施肥量、用藥量和農事勞動量來補償,最終導致農業成本和投資大幅度增加。受極端氣候事件加劇的影響,農作物產量波動增大。另外,氣候變化影響動物的採食量,從而影響動物的發育、生長;溫差波動明顯,也使動物對環境影響的抵抗力下降,增加了動物疫病防控壓力。

(二)威脅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氣候變暖導致森林群落適宜分布範圍改變,植被帶北移,從而打破原有的森林格局,破壞森林生物群落,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安全。隨著野生動物、珍稀瀕危物種的繁衍棲息、越冬地等環境發生變化,許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可能遷徙離開原居地,甚至離開安徽省範圍。暖冬大大降低了蟲害的越冬死亡率,加劇了林業有害生物的危害與威脅。由於高溫乾旱天氣增多,森林火險等級提高,防火壓力加大。氣候變暖使湖泊和濕地加速萎縮,還容易造成湖水富營養化和水質惡化,巢湖藍藻屢屢爆發。

(三)影響水資源時空分布。淮河、長江的實測徑流量多呈下降趨勢,乾旱、洪澇等極端水文事件頻繁發生。在豐水年全省水資源處於輕度壓力等級,在枯水年處於高壓力等級。農業種植區和人口密集地區水資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劇,水生態形勢也非常嚴峻。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將對水利基礎設施以及跨省、跨區域的水資源調度等水資源管理產生重要影響。

(四)危害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氣候變暖引起高溫熱浪頻率和強度增加,中暑、心血管等疾病發生程度加劇,也可能導致由蟲媒傳染和不淨水引起的疾病如霍亂、細菌性痢疾、登革熱、腦炎、出血熱等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氣候變化引發的崩塌、滑坡和土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直接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

(五)影響公共基礎設施以及交通運輸安全。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大中型工程項目建設的影響加大,引發的山洪、土石流地質災害導致部分橋樑垮塌、道路沖毀,影響工程建設進度和施工安全。雨雪天氣導致車輛側滑、甩尾,造成交通事故;暴雨(雪)、颱風、龍捲風及大風大霧天氣對水上交通客運、渡運等運輸安全會帶來嚴重影響,易導致船舶傾覆、碰撞等水上突發事件和險情增加。

四、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挑戰

(一)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挑戰。安徽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二產”比重不斷上升,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將達到較高水平,工業發展與降低能耗、保護環境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節能減排對安徽省的經濟結構和工業結構調整將形成倒逼機制。必須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增加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親和力。

(二)對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的挑戰。安徽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省。相對其他清潔能源,煤炭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大,以煤為主的能源資源和消費結構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將不會根本性改變。在能源消費方面,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面臨著技術和資金上的困難,在降低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方面將面臨巨大挑戰。

(三)對產業和能源技術創新的挑戰。目前,工業生產技術和其他能源終端使用技術還不夠先進,重點行業落後的生產工藝仍占一定比重。在當前的產業轉型和能源、交通、建築等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如果不能及時獲得先進的、有益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技術,這些設施的高排放特徵就會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存在,對全省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帶來較大壓力。

(四)對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的挑戰。應對氣候變化,一方面需要強化對森林和濕地的保護工作,提高森林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植樹造林和濕地恢復工作,提高森林碳匯的能力。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地區水土流失、濕地退化等較為嚴重,現有可供植樹造林的土地不多,保護林地、濕地的任務加重,壓力增大。

(五)對農業領域適應氣候變化的挑戰。安徽是農業氣象災害多發地區,各類自然災害連年不斷,農業生產始終處於不穩定狀態;加之人均耕地資源較少,農業經濟不發達且適應能力有限,對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效減少病蟲害的流行和雜草蔓延、確保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提出了長期挑戰。  

第三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安徽經濟發展正處於加速崛起的關鍵時期。安徽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落實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轉變發展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節約能源、最佳化能源結構、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建設“生態安徽”為重點,以科學技術進步為支撐,不斷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結合起來,全面促進安徽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原則

(一)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始終堅持加快發展與尊重規律相一致,尊重自然規律、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律;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寓生態建設於資源開發之中,融資源開發於生態建設之中,實現人與自然協調發展。

(二)堅持統籌兼顧、協調推進的原則。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協調有序推進必須堅持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與其他相關政策統籌考慮。要把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堅持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加強節約能源資源,加強生態建設,保護生態環境。

(三)堅持減緩與適應並重的原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繼續強化能源節約和結構最佳化的政策導向,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結合生態保護重點工程以及防災、減災等重大基礎工程建設,切實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四)堅持依靠科技進步的原則。發揮科學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基礎和先導作用,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的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依靠科技進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技術的開發,以及增強安徽省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三、目標與任務

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明顯控制,適應氣候變化能力不斷增強,相關技術研發和推廣套用有新進展,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得到較大提高,氣候變化領域的機構和體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根據上述總體目標,努力實現以下主要工作目標與任務:

(一)減緩溫室氣體排放。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堅持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產出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到2010年,努力實現我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力爭到2015年,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至少降低15%,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

——加快煤炭產業升級,發展潔淨煤技術,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合理調整和最佳化能源結構。到2010年,全省原煤入洗率達到80%以上,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比2007年水平有所下降,煤炭,天然氣、煤層氣,小水電、核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石油產品消費比例分別占80%、7%、4%、9%。力爭到2015年,上述能源消費結構比例分別調整為75%,10%,7%,8%。清潔能源得到較快發展。

——強化鋼鐵、冶金、建材、化工、煤炭、電力等產業政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到2010年,努力實現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5%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30%。力爭到2015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0%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降低50%。工業生產過程的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推行節能建築,推廣綠色建築。到2010年,實現全省城市規劃區和建制鎮範圍內新建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執行50%節能設計標準。到2015年,逐步實現機關辦公樓、大型公共建築和城市建成區內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全省全面實施新建建築50%的節能設計標準。

——加大科技創新和推廣利用力度,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綜合利用農業廢棄物。到2010年,使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70%左右,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45。到2015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提高到8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0。控制甲烷排放增長速度,減少農田氧化亞氮排放,增加農田土壤碳儲存。

——繼續實施植樹造林、天然林保護與恢復以及保護濕地等重點工程建設。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28.66%左右;201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30%左右,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達到每公頃60立方米左右,大幅度提高碳匯能力。

(二)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種植結構,選育優良品種,提高農業生產和抗災預警能力,加強農業氣象工作,開展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等。到2015年,努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增強農業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建設生態和濕地資源重點保護工程,建立重要生態功能區,以及重大林業災害應急體系。到2015年,典型森林生態系統和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以及濕地資源保護面積有較大程度的增加,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比重達到6%左右。

——合理開發和最佳化配置水資源,建立、完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新機制和推行節水等措施。到2015年,實現水資源科學管理,建立防汛抗旱減災體系,完善和提高大江大河防洪工程標準。

——加強氣候變化和極端氣候事件監測、預測、回響能力以及災害應急能力建設。到2015年,形成運轉有序的防災減災應急體系,使科學防範和抵禦氣象及其衍生災害的能力得到明顯提高,最大限度地減少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衍生災害造成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

(三)加強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鼓勵科技創新。

——加強氣候變化領域的基礎研究,加大對相關專業與管理人才的培養,加快應對氣候變化重點領域關鍵技術的創新和研發。到2015年,使氣候變化研究部分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積極推進國際、國內合作與技術轉讓,鼓勵和要求企業採用有利於節能降耗的設備和技術。到2015年,在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節能和環保技術等方面取得較大進展,農業、林業等適應技術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為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四)提高公眾意識。

——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加強氣候變化方面的宣傳教育。到2015年,基本普及氣候變化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社會公眾意識,為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第四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措施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結合起來,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地區規劃,落實到各部門以及相關領域的專業規劃和行動計畫中,採取一系列法律、經濟、行政及技術等手段,一方面抓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另一方面抓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針對全省近幾十年來的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特點,確定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低碳經濟。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以先進制造業和基礎產業為支撐、大中小企業合理布局的主導工業體系。

——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大力發展能夠提高產業競爭力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推廣套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和利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加快信息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套用,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產業、產品和企業組織結構更趨合理。

——發展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社區服務、金融、信息、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發揮農業科技示範園作用,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擴大優質稻穀、專用小麥和玉米、優質棉花和油料、蔬菜、茶葉、中藥材等農產品生產,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

——宣傳和發展低碳經濟。加強低碳經濟發展戰略的宣傳,通過建立低碳示範園區和低碳城市,帶動全省低碳經濟的發展,提高全省應對氣候變化的公眾意識。

(二)最佳化能源結構。

——提高煤炭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加快煤炭產業升級步伐。大力推廣潔淨煤技術,提高原煤入洗率,限制高灰分和高硫分煤炭的生產。大力發展煤炭洗選深加工、煤化工產業,延伸煤炭產業鏈條,促進資源轉化增值;發展水煤漿技術、煤化工和煤氣化技術。

——最佳化火電結構。加快淘汰落後的小火電機組,對現有機組進行節能技術改造,實現火電廠污染物達標排放。大力發展單機60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大型聯合循環機組等高效、潔淨髮電技術,規劃新建的火電機組原則上要求單機容量在60萬千瓦以上。適當發展以天然氣、煤層氣為燃料的小型分散電源。

——加快天然氣、煤層氣開發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國家“西氣東輸”、“川氣東送”工程,建設15條支線管網,天然氣用氣計畫達到15億立方米。力爭在天然氣發電、天然氣化工、天然氣工業燃料利用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將煤層氣勘探、開發和礦井瓦斯利用作為加快煤炭工業調整結構、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提高資源利用率、防止環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炭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浪費和甲烷排放。對煤礦瓦斯抽采利用及其他綜合利用項目實行鼓勵和優惠政策,鼓勵在煤礦瓦斯利用領域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合作等,使煤層氣抽采量為10億立方,利用量為5億立方。通過上述措施,預計到2015年,替代煤炭當年可合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20萬噸。

——推進核電建設。把核能作為緩解全省能源供求矛盾的重點,逐步提高核電在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的比重。全面論證核發電在中部地區和全省布局的戰略地位和意義,早日開工建成蕪湖2×100萬千瓦的核能電站和池州吉陽4×125萬千瓦AP1000核電機組,規劃建設安慶高溫冷堆示範核電工程。通過上述措施,預計到2015年,替代煤炭當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0萬噸。

——推進生物質能源的發展。以生物質發電、沼氣、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液體燃料為重點,積極落實國家生物質能源發電鼓勵政策,大力推進生物質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到2015年,全省累計建設260處秸稈氣化集中供氣站,供氣20萬戶;累計建設稻殼氣化發電機組150台;累計建設秸稈熱電廠達19座,裝機容量300兆瓦以上;全省農村戶用沼氣累計達130萬戶,農村戶用沼氣普及率達到20%;全省大中型沼氣工程達800處,年處理禽畜糞便140萬噸,供氣用戶70萬戶。通過上述措施,預計替代煤炭當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7萬噸。

——扶持太陽能、風能等開發和利用。採取巨觀調控和市場引導相結合的方式,擴大太陽能熱水器的推廣套用範圍。大中城市新建建築設計要優先考慮安裝太陽能熱水器並實現太陽能與建築物的一體化。在廣大農村地區,鼓勵安裝戶用太陽能熱水器。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支持企業開發適合於建築、採暖、製冷以及其他工業套用要求的太陽能新技術和新產品。到2015年,城市路燈、電話亭、廣告牌等公共設施採用太陽能光電照明達到30%,城鄉太陽能使用面積達900萬平方米;建設1—5萬千瓦風電場1—3座。通過上述措施,預計替代煤炭當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60萬噸。

——有序開發小水電。把發展小水電作為促進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做好環境保護和征地移民安置,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開發和利用水力資源,加快水電開發步伐,因地制宜開發小水電資源。到2015年,新增小水電裝機2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110萬千瓦,預計替代煤炭當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0萬噸。

(三)加強能源節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

——認真貫徹國家《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實施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區域熱電聯產、餘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最佳化、建築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構節能以及節能監測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等節能工程。通過實施十大節能重點工程,預計到2015年,可實現節能400萬噸標準煤以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40萬噸。

2.強化節約能源相關政策措施。

——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有關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的產業政策及措施。加大力度,淘汰鋼鐵、電力、化工、有色、建材等行業中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淘汰不符合能耗標準的在役機電通用耗能設備和產品。加大煤礦整頓關閉工作力度,建立落後產能退出機制。

——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發展。加強產業政策與信貸、土地、財稅、價格、質檢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實行更加嚴格的市場準入條件,嚴控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行業項目進入。

——制定政策措施合理引導交通能源消費。配合國家出台的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政策,制定鼓勵小排量節能環保型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消費,以及加快淘汰高油耗車輛相關政策措施。加強以道路交通為主體的中心城市公共運輸系統建設,有條件的中心城市規劃和建設軌道交通。啟動中心城市不同運輸方式、城市交通與城郊交通、城市交通與路網交通等一體化客運樞紐建設,配套建設大型公共停車場等設施。增加城市交通控制與管理系統的科技投入,形成智慧型化的交通管理與引導系統。

3.整合最佳化城市能源系統,改善用能方式。

——推動政府機關節能。推進政府機構優先採購節能和環境標誌產品。嚴格機關公務用車管理。推廣高效節能家電及辦公電器,降低待機能耗,大力推廣套用節能型燈具、高效節電新光源和節電控制裝置,省級機關率先更換節能燈。

——引導民用和商業節能。組織實施零售業節能行動,在全省大型商業場所推廣使用節能設施,推行節能標籤制度。大力推進國家級綠色飯店創建工作。加快建設現代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推廣高效節能電冰櫃、空調器、電視機、洗衣機、電腦等家用及辦公電器,降低待機能耗,實施能效標準和標識。

4.推進重點行業和領域節能。

——煤炭行業。儘快建設與改造一批特大型、大型高產高效和質量標準化礦井,推廣和使用先進的煤炭高效開採技術及配套裝備。加大煤炭資源深加工力度,開發和套用液化及多聯產技術,大力發展煤液化以及煤氣化、煤化工等轉化技術,以煤氣化為基礎的多聯產系統技術,以及二氧化碳捕獲、利用和封存技術等。

——鋼鐵行業。改進鋼鐵生產過程工藝流程,推廣焦爐同步配套乾熄焦裝置,新建高爐同步配套餘熱余壓發電裝置。降低鋼鐵行業的能耗、水耗、物耗和排放水平。

——有色金屬工業。礦山重點採用大型、高效節能設備。銅熔煉推廣套用先進的熔煉工藝;實行高溫廢氣回收及餘熱發電、廢水閉環處理循環使用技術。加大廢渣的綜合利用率和廢鋼、廢銅的回收利用力度。

——化工行業。積極推進產業鏈延伸,建設煤化、鹽化一體化工程,並以骨幹企業為核心建設化工園區,推進園內資源循環利用,促進產業耦合發展。

——建材工業。水泥行業發展新型乾法窯外分解技術,積極推廣節能粉磨設備和水泥窯餘熱發電技術,利用可燃廢棄物替代礦物燃料,綜合利用工業廢渣和尾礦。玻璃行業發展先進的浮法工藝,推廣爐窯全保溫技術、富氧和全氧燃燒技術等。

——建築工程。推進建築節能,大力發展綠色建築,做好建築節能專項示範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套用試點工程。大力發展綠色建築設計技術、建築節能技術與設備、綠色建築施工技術等。

——交通運輸。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舊汽車,從源頭控制高耗油汽車的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以經濟型小排量汽車、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產品為重點方向,最佳化產品結構。鼓勵使用節能環保型車輛,推廣液化天然氣、醇類等清潔燃料。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加快鐵路電氣化改造步伐。

——農業機械。淘汰落後農業機械。採用先進柴油機節油技術,降低柴油機燃油消耗。開發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農業機械上的套用。

(四)加強工業生產過程資源節約利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繼續開展循環經濟企業、循環經濟園區、農業循環經濟、城市與社區循環經濟、城市廢棄資源循環利用試點,初步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機制;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體系建設。

——強化鋼材節約,鼓勵研發採用新工藝、新材料。鼓勵用可再生材料替代鋼材和廢鋼材回收,減少鋼材使用數量;鼓勵採用以廢鋼為原料的短流程工藝;鼓勵研究、開發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以替代鋼材,降低鋼材使用量。

——進一步推廣散裝水泥、鼓勵水泥摻廢渣。繼續執行“限制袋裝、鼓勵和發展散裝”的政策,繼續對摻廢渣水泥產品執行減免稅優惠待遇等政策,進一步推廣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等措施。

——大力開展建築材料節約。進一步推廣節材型建築,積極推進新型建築體系,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牆改政策,大力發展新型牆體材料;推廣套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建築材料;大力推廣套用高強鋼和高性能混凝土。積極開展建築垃圾與廢品的回收和利用。

——加強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合作。進一步推動生產企業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等國際合作,積極尋求控制氧化亞氮(N2O)及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溫室氣體排放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援助,提高排放控制水平,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減少各種溫室氣體的排放。

(五)增強林業碳匯。

——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制定和完善各級政府造林綠化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部門綠化責任制,繼續推進城市綠化和綠色通道建設;調整相關產業政策,推動植樹造林工作,加快森林資源培育,擴大森林面積,增加森林覆蓋率;建設一批大徑材樹木的培育和固碳的示範林,加強復層林和混交林經營的試點和示範,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固碳能力。

——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和管理。重點建設長江、淮河和巢湖流域生態防護林、平原綠化和防沙、綠色長廊等重點林業工程;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實施林業“百千萬”增綠增效示範項目,加強生態經濟示範基地建設。繼續強化林地保護管理和採伐限額管理,堅決打擊亂砍濫伐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加大對森林火災、病蟲害和非法征占用林地行為的防控力度;鼓勵使用速生材、合成材,開展廢舊木製品分類回收和再生利用,促進木材綜合利用,提高木材資源的再利用比例。

(六)控制農業溫室氣體排放。

——推進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為基礎,逐步建立健全能夠改善農業生產力和增加農業生態系統碳儲量的法律法規體系。

——加快發展生態農業。通過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廣化肥、農藥合理使用技術,引導增施有機肥,全面提升地力。認真做好林木、秸稈等生物質能源培育和轉化利用試點工作。推進土地復墾,引導農村節約和集約用地。

——加強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大力開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積極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種養業相互促進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實現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有機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加大科技創新和推廣利用力度。推廣水稻半旱式栽培技術,採用科學灌溉技術、秸稈處理技術,研究和發展微生物技術等,有效降低稻田甲烷排放強度。開發推廣環保型肥料關鍵技術,減少農田氧化亞氮排放。大力推廣秸稈還田和少(免)耕技術,增加農田土壤碳存儲。

(七)加強城市廢棄物管理和處理能力。

——強化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切實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進一步完善行業標準。制定強制性垃圾分類和回收標準,提高垃圾的資源綜合利用率,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量。提高對填埋場產生的可燃氣體的收集利用水平,減少垃圾填埋場的甲烷排放量。

——加大技術開發和利用力度。大力研究開發和推廣利用先進的垃圾焚燒技術,促進垃圾焚燒技術產業化發展。研究開發垃圾填埋氣回收利用技術和堆肥技術,為縣城和農村提供亟需的垃圾處理技術。加大對技術研發、示範和推廣利用的支持力度,加快垃圾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的發展步伐。

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加強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以節水改造為中心的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加快實施淮北平原井灌區恢復配套和節水改造,開展江淮丘陵區和部分山區灌區的節水改造。完善灌排體系,重點建設田間灌排工程、小型灌區、非灌區抗旱水源工程。加強基層農牧技術服務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科技教育和推廣工作。

——選育優良品種。培育產量潛力大、品質好、綜合抗性突出和適應性廣的優良動植物新品種;改進作物和品種布局,有計畫地培育和選用抗旱、抗澇、抗高溫、抗病蟲害等抗逆品種。

——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繼續推進節水灌溉示範,在糧食主產區進行規模化建設試點;乾旱缺水地區積極發展節水旱作農業,繼續建設旱作農業示範區。加強水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大力推廣以節水保墒為主要內容的旱作農業技術,提高農業的抗旱、防洪、排澇能力,著力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能力。

(二)加強森林自然生態系統建設。

——推進制定和實施與適應氣候變化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推進適時制定、完善並實施安徽省森林保護地方性法律、法規,為提高森林自然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提供法制保障。

——加大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力度。對天然林禁伐區實施嚴格保護,使天然林生態系統由逆向退化向順向演替轉變。實施皖南山地丘陵、皖西山地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設水源涵養林,保護森林和旅遊資源;江淮丘陵崗地生態區實施水土保持,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退田還湖,從根本上解決江淮分水嶺地區易旱問題。

——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擴大自然保護區面積,提高自然保護區質量,建立保護區走廊,加大對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建設長江生態防護林,加快長江流域酸雨治理;建設淮河生態防護林、平原農田林網,實施兩淮煤礦塌陷區生態復墾工程;加強皖南和皖西水源涵養區、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和保護。

——建立重大林業災害應急體系。研究與開發森林病蟲害防治和森林防火技術,加強森林資源和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生態環境監測,積極整合現有林業監測資源,建立健全國家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綜合監測網路和體系,提高預警及應急能力。

(三)提高水資源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落實《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安徽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安徽省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徵收管理辦法》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強化水利規劃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完善水利規劃體系,合理開發和最佳化配置水資源。

——建立防洪減災體系和防汛抗旱指揮系統。積極推進淮河行蓄洪區調整改造和安全建設、重點平原窪地治理、淮乾一般堤防加固等治淮工程建設;加快病險和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開展山洪土石流防治;加強洪水風險管理;完成合肥、安慶、銅陵、蕪湖、馬鞍山、蚌埠和淮南等重點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體系建設。建設和完善全省雨情、水情等信息監測網路和自動採集、傳輸、處理系統,建成全省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和覆蓋全省、連線水利部及流域機構的水利信息高速傳輸網路,實現防汛抗旱異地會商。

——加強水資源專項管理。以流域為單元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調度。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水利工程投融資體制和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建立以水權為重點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制定水資源總量控制與定額相結合的管理辦法。加大江河湖泊水質監控力度,強化水源地保護,建立水資源安全供給保障體系。

——強化節約用水。加強城市節水和治污力度,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構架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機制。推廣先進節水技術、設備,提高節水型器具普及率。建立以需求管理為重點、以經濟調節為手段、以節水技術套用為基礎的節水機制,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和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

——加強水土保持和水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監管,嚴格控制人為水土流失;加快皖西大別山區、皖南山丘區和江淮丘陵崗地等地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開展崩岸防治工程和水土保持監測網路建設。在加強堤防和控制性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退田還湖(河)、平垸行洪、疏浚河湖,對於生態嚴重惡化的河流,採取積極措施予以修復和保護。

(四)進行人體健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

——增強疾病預防與控制能力。加強省、市、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鄉鎮防保組織和村衛生室能力建設,保障並不斷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建立資源配置合理、反應快速靈敏、運轉協調高效、保障有力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疾病監測防控能力。

——改進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利用國債資金和省、市、縣配套資金,完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重點辦好代表區域水平的綜合性醫院、中醫院和特色專科醫院。建立省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和省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培訓演練基地。加快農村地區改水、改廁進度。綜合運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通訊技術,建立連線省、市、縣、鄉、村,快捷、暢通、準確的公共衛生信息體系。

——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決策系統和多部門協作配合的衛生應急工作機制,完善各項應急預案,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測、預報、預警機制。

——建立省、市、縣(市、區)地質災害應急體系。按照國家要求,建立省、市、縣(市、區)地質災害應急機構以及連線國家、省、市、縣(市、區)四級機構的信息體系,完善地質災害應急指揮平台建設。

(五)增強應對極端氣候事件的氣象科技能力。

——擴大氣象資源為農林業服務的範圍。合理開發氣象資源,建立資源高度共享、相互支撐的業務功能平台,形成決策、公眾和專業氣象服務產品,為各級政府、部門以及行業提供防汛抗旱、農業生產、災害防禦、社會安全和公眾氣象等方面的服務。進一步擴大氣象為農林業的服務範圍,開展農作物引種、糧食儲運和農業保險以及森林防火等更廣範圍有針對性的氣象服務。

——增強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能力。建立和完善氣候監測系統。發展天氣雷達、精細數值預報模式以及地基自動觀測信息的融合技術,建立各類天氣及相關災害的中短期預警和預報業務系統。研究開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評估技術,加強大霧、道路結冰等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能力。

——增強氣候資源分析評估和開發利用能力。開展氣候生態環境脆弱性評估,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高敏感行業影響評估,提出適應氣候變化的促進生態恢復與重建方案,研究制定城鄉建設規劃、經濟開發、農業結構調整、大中型工程項目實施的氣候可行性論證技術規範,推進制定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地方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方面,需要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強化基礎、深化合作、提高認識、促進參與,落實各項保障措施。

一、加強機構和體制建設

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對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領導。安徽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貫徹落實《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和本方案的相關內容,組織協調全省減緩氣候變化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各項工作,督促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密切配合,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健全各級應對氣候變化組織機構,協調各部門、行業之間應對氣候變化具體工作。各級政府及部門要積極組織實施本方案,抓緊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

建立安徽省應對氣候變化專家工作組,專家工作組以省發展改革委為牽頭單位,由省氣象局、省科技廳、省環保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省直單位及科研院校的相關機構人員參加,充分發揮專家工作組對應對氣候變化重大問題的決策諮詢作用、具體工作的監督及指導作用,建立並完善專家工作組跨學科型的長效工作機制,結合各行業、各領域以及安徽省實際,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政策措施。

不斷完善領導和協調機制,大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巨觀管理和政策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和整合各行業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共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

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科學研究

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是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

三、加強國際和區域合作

積極開闢氣候變化領域的國際合作,擴大國際交往範圍與合作領域,爭取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充分利用清潔發展機制,爭取更多的節能減排項目進入國際市場;積極引進、推廣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努力擴大利用外資規模。通過開展國際合作,調整和完善應對方案,不斷提升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加強國內交流與合作,開展與兄弟省市在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借鑑其他省份的寶貴經驗,主動融入長三角經濟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四、培養和吸引人才

大力加強氣候變化領域各類科技人才的培養,特別重視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夠引領學科發展的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人才,建立人才激勵與競爭的有效機制,形成促進優秀人才迅速成長和充分匯聚的良好環境,著力培育和建設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專業特長突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團隊。

五、加大資金投入

加大政府對氣候變化資金的支持力度,建立起氣候變化相關科技工作的長期資金投入機制;…………。

六、提高公眾意識

建立政府、媒體、企業與公眾相結合的宣傳機制,通過報紙、電視台、電台、網路等途徑廣泛傳播氣候變化的科學知識,使媒體宣傳成為加強政府引導、推進企業行動、提高公眾意識的有效途徑。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