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交通運輸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承擔綜合運輸體系的規劃協調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綜合運輸體系規劃,指導交通運輸樞紐規劃和管理 。
(二)組織擬訂公路、水路行業規劃、政策、標準和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並監督實施;承擔民航機場建設行業管理、項目布局節點銜接以及項目前期和建設中的相關協調服務工作;承擔郵政管理的相關協調服務工作;參與擬定物流業發展規劃、有關政策和標準並監督實施。
(三)承擔道路、水路運輸市場監管責任。組織擬定道路、水路運輸有關政策、準入制度、技術標準和運營規範並監督實施;指導城鄉客運及有關設施規劃和管理工作,負責出租汽車行業管理工作。
(四)承擔水上交通安全監管責任。負責地方管理水域水上交通管制、船舶及相關水上設施檢驗、登記和防止污染、通航保障、救助打撈、通信導航、船舶與港口設施保全及危險品運輸監督管理等工作;負責船員管理有關工作;負責地方管理水域水上交通安全事故、船舶及相關水上設施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依法組織或參與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五)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公路、水路行業有關投融資政策建議,提出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財政性資金安排意見,按規定審核省規劃內和年度計畫內相關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擬定公路、水路規費管理的有關政策辦法並監督實施,提出有關財政、土地、價格等政策建議。
(六)承擔公路、水路建設市場監管責任。組織協調公路、水路有關重點工程建設和工程質量、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組織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維護、管理,按規定承擔港口規劃和岸線使用管理的有關工作。
(七)指導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按規定組織協調國家、省重點物資和緊急客貨運輸;負責公路路網運行監測和協調,承擔國防動員有關工作。
(八)指導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監測分析運行情況,開展相關統計工作,發布有關信息;指導交通運輸行業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
(九)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設定
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安徽省公路路政總隊)
辦公室
政策法規處
安徽省道路運輸管理局
綜合規劃處
安徽省地方海事局
財務處
安徽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監督局
人事教育處
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建設管理處
綜合運輸處(民航機場管理辦公室)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機關服務中心
安全監督處(應急辦公室)
安徽省人民政府駐滬辦事處交通招待所
安徽省港航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處
交通戰備處(省交通戰備辦公室)
離退休工作處
直屬機關黨委
省交通工會
三、主要領導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梅勁
分工:主持廳全面工作。
個人簡歷:梅勁,男,漢族,1955年10月生,安徽肥東人,1974年1月參加工作,1975年7月入黨,大學學歷。1974年1月含山縣泮湖公社下放知青;1976年12月含山縣郵電局工作人員;1978年3月至1982年7月在大連海運學院輪機管理系學習,畢業後任南京海運學校教師;1984年9月任安徽遠洋公司助工;1985年3月任安徽遠洋公司黨委書記、經理;1988年1月任安徽省航運局副局長;1994年1月任安徽交通投資開發公司總經理、書記;1997年11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6年4月任中共淮北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2006年9月任中共淮北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2007年11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書記;2007年12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廳長; 2009年5月,任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黨組書記。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巡視員胡冰
分工:具體負責辦公室、體制改革、法制建設、公路運輸等工作,分管辦公室、體改法規處、綜合運輸處、省公路運輸管理局、省交通廳機關服務中心、滬辦交通處,聯繫省交通投資集團公司。
個人簡歷:胡冰,男,漢族,1953年10月生,安徽蕪湖人,1970年4月參加工作,1980年2月入黨,大學學歷。1970年4月涇縣丁橋公社下放知青;1972年4月涇縣車隊工人;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安徽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留校任辦公室主任科員;1984年12月起任安徽省政府辦公廳主任科員、副處長;1992年12月任安徽省政府辦公廳二辦、一室副主任;1995年12月任安徽省政府辦公廳一室副主任(正處);2001年2月任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督辦室副主任;2001年12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9年5月,任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黨組成員;2012年4月,任省交通運輸廳巡視員,黨組成員。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羅寧
分工:具體負責基本建設、交通戰備、工程質量管理等工作,分管基本建設處、交通戰備處、省公路局、省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聯繫省高速公路總公司。
個人簡歷:羅寧,男,漢族,1957年9月生,江蘇漣水人,1976年2月參加工作,1988年7月入黨,大學學歷。1976年2月肥西縣農興鄉下放知青;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合肥工業大學機械製造工程系學習;1982年2月江蘇常州市可鍛鑄鐵廠技術員;1984年5月起任安徽省經委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1992年12月起任安徽省經貿委副處級調研員、副處長、處長;2002年1月任安徽省經貿委黨組成員、副主任;2004年2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9年5月,任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駐廳紀檢組組長閆如政
分工:具體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分管駐廳紀檢組監察室,並強化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個人簡歷:閆如政,男,漢族,1957年8月生,安徽長豐人,1976年2月參加工作,1979年6月入黨,大學學歷。1976年2月霍邱縣石店公社新樓村下放知青;1979年8月至1983年8月在安徽大學哲學系學習,畢業後任淮南市商業幹校教師;1984年4月淮南市委組織部工作人員;1985年11月起任安徽省紀委幹部處副科、正科、副處級紀檢員;1993年1月任安徽省紀委幹部室副主任(副處);1993年12月任安徽省紀委幹部室副主任(正處級)(其間:1994年10月至1996年11月掛職任阜陽市〔縣級市〕市委副書記);2002年6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成員、省紀委駐省交通廳紀檢組長;2009年5月,任省紀委派駐省交通運輸廳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丁慶領
分工:具體負責人事、教育、水路運輸、安全管理、黨建、工會、老幹部等工作,分管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交通工會、離退休工作處,省地方海事局(港航管理局、船舶檢驗局)、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省港航建設投資集團公司。
個人簡歷:丁慶領,男,漢族,1966年2月生,安徽安慶人,1983年11月參加工作,1991年12月入黨,大學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83年11月在安慶市運輸公司參加工作;1987年7月起歷任安慶市運輸公司調度員、副經理;1994年12月任安慶市運輸公司第一副經理;1998年5月任安慶市交委工程科科長;1998年7月任安慶市交委主任助理;2000年5月任安慶市公路局局長;2001年10月任安慶市公路局局長,安慶長江大橋總公司副總經理;2002年4月任安慶市交通局副局長,安慶市公路局局長,安慶長江大橋總公司副總經理;2002年12月任安慶市交通局局長、黨組書記,安慶長江大橋總公司副總經理;2003年5月任安慶市交通局局長、黨組書記,安慶長江大橋總公司總經理;2004年3月任安慶市交通局局長、黨組書記;2006年4月任安徽省地方海事局(港航管理局、船舶檢驗局)黨委書記;2007年8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2009年5月,任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程躍輝
分工:具體負責規劃、計畫、統計、財務管理、內部審計、招商引資、交通科技等工作,分管綜合計畫處、財務處、省交通科研所。
個人簡歷:程躍輝,男,漢族,1962年10月生,安徽屯溪人,1983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12月入黨,大學學歷。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在同濟大學橋樑專業學習;1983年7月起任安徽省路橋公司技術員、助理工程師;1987年7月起任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副隊長、院長助理、工程師;1997年5月起任安徽省公路勘測設計院副院長、院長、工程師、高級工程師;1999年5月任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副書記、副局長、高級工程師;2003年7月任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局長;2007年11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2009年3月任安徽省交通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總工程師;2009年5月,任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總工程師;2011年12月,任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徐乃強
分工:協助廳長工作,主要協助參與交通信息化建設、規劃等工作。
個人簡歷:徐乃強,男,安徽合肥人,漢族,1954年2月出生,1970年9月參加工作,198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學歷。1970年9月長豐縣下放知青;1976年9月起先後任省07403工程指揮部技術員、省公路局工程科技術員、副科長;1992年6月任省公路局副局長(其間: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掛職任樅陽縣委副書記);1996年7月起先後任省交通廳綜合計畫處副處長、處長;2009年3月,任省交通廳副巡視員;2009年5月,任省交通運輸廳副巡視員;2011年12月,任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四、安徽交通概況
安徽是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與內陸腹地的過渡帶,也是溝通京、滬、寧的南北重要通道,為水陸交通之要津,交通運輸的發展歷史悠久。水路交通早在4000多年前就與中原溝通,秦朝大規模修築馳道,漢唐以後陸上驛運已相當發達。近代交通始於二十世紀初葉,但發展非常緩慢。新中國成立後,安徽交通運輸工作在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取得了顯著進一步,尤其在改革開放的歷史大潮中,隨著國家一系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實施,富有創新精神的江淮交通人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科學發展,敢走新路,勇破難題,甘當重任,安徽交通邁入快速、協調發展階段,有力地支撐了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到2008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48827公里。全面完成國家五縱七橫國道主幹線和西部開發省際通道安徽段的建設任務;公路密度達到106.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七位。按照行政等級分,國道3241公里(含國道主幹線677公里),省道8473公里,縣鄉及以下公路137113公里;其中國省幹線中二級及以上公路占89%,居全國第6位。路網結構顯著提升,整體通行能力顯著增強。1991年10月4日,我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合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實現了我省高速公路零的突破。隨後,又相繼開工建設了合巢蕪、安界等一批高速公路項目。截止2008年底,全省通車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500公里,位居全國第九位。基本實現安徽高速公路東西向3小時過境、南北向6小時過境,合肥至十六個省轄市當日往返。1995年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的建成,結束了我省境內400公里皖江無跨江大橋的歷史。到2008年,全省共有橋樑27362座,總長1088633延米;隧道87道52701延米。擁有長江大橋3座、淮河大橋12座,在建各1座,真正實現了數千年來人民民眾天塹變通途的夢想。水運建設步伐全面提速,到2008年,全省航道總里程達到6507公里,通航里程5596公里。其中一級343公里,三級391公里,四級350公里,五級688公里,六級2527公里,七級707公里,七級以下590公里。長江、淮河、沙潁河、合裕線、蕪申運河被國務院列入全國內河高等級航道里程達1122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五分之一。2008年底,全省完成水運建設投資23.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港口吞吐量達到2.7億噸,列全國內河水運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蕪湖港口吞吐量達到4680萬噸,位居全國內河十大港口行列。沿江l000噸級及以上泊位超過200個,港口數量居中西部地區第一位。蕪(湖)馬(鞍山)組合港戰略穩步推進,力爭早日建成內陸省份首個億噸大港。農村公路民生工程取得新業績。截至2008年底,全省農村公路里程135806公里,占全省公路總里程的91.3%。在農村公路中,縣道23941公里,鄉道36240公里,村道75625公里。全省鄉鎮公路通暢率為100%,建制村公路通達率為99.8%、通暢率為82.5%。運輸保障水平顯著提升。到2008年底,全省營運車輛達到37.5萬輛。其中載客汽車7.99萬輛,載貨汽車26.87萬輛,公路運輸經營業戶達到145092家,從業人員達到735502人;營運客車中,中高級客車1.35萬輛,占客車總數的17.2%,省際班線中中高檔客車已經超過83.9%;出租汽車46662輛,計程車公司222家,從業人員15萬多人。安徽省交通集團汽運公司、合肥汽車客運總公司、阜陽汽運集團公司、蕪湖汽運輸公司等四家公司相繼取得一級客運企業資質。汽車維修業戶達到7999家,綜合性能檢測站61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166所,汽車租賃業公司219家。全省危貨運輸企業212戶,從業人員達13140人;運輸車輛5382台,其中危貨專用槽罐車3313台,廂式車795台,貨櫃車64台,專用車輛比重高達77.5%。營運船舶到2008年有30518艘、1420萬載重噸、平均噸位達475噸,載重噸躍居全國內河前列。民用航空從無到有,合肥、黃山機場共完成年旅客、貨郵吞吐量275.3萬人次和3.87噸,合肥機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並實現扭虧為盈。2008年,全省完成公路水路客運量9億人次、旅客周轉量683億人公里、貨運量8.2億噸、貨物周轉量1166億噸公里。合肥、黃山、蕪湖、安慶等七個國家級城市交通運輸樞紐建設進展順利。完成我省高效率鮮活農產品流通“五縱二橫”“綠色通道”網路建設,建成全國鮮活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哈爾濱-海口”安徽示範段示範通道。農村客貨運發展迅速。全省共開通農村客運班線3504條,農村班車17333 輛,座位248186 座,1340個鄉鎮100%通了班車,21700個行政村中通班車的行政村達到19681個,建制村班車通達率為96%。
工作動態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第7號颱風“蘇力”將於7月13日在閩浙沿海登入,或將於14日前後影響我省。為做好第7號颱風的防禦、準備工作,7月11日,省交通運輸廳召開緊急會議並下發通知,要求全系統全面動員、全員參加、全力以赴,立即投入到應對颱風“蘇力”工作中。
《通知》要求全系統各單位嚴明紀律,嚴陣以待,在颱風影響期間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各項應急準備,確保公路水路運輸、生產、作業安全。要求全省地方海事(港航)部門在颱風影響期間,重點加強渡口、渡船、港口作業區的安全監管,如遇有大風天氣不能保證安全航行、作業時,要立即禁航、停止作業;全省公路管理部門重點加強對易發生山洪、土石流、滑坡的皖南山區、大別山區等次生災害地區公路的監控,立即開展一次全面排除隱患檢查,一旦發生公路阻斷,要全力以赴組織搶通,保障道路通行;全省道路運輸部門重點加強道路運輸安全監管,督促運輸企業做好車輛安檢工作和駕駛員安全叮囑工作,嚴防冒險行車,確保防颱風防汛期間道路運輸安全;全省交通建設工程項目主管機構重點督促施工單位提前做好防範工作,有針對性採取加固大型臨時結構、檢查機械設備抗風等措施,對易受颱風、雷雨、洪水、山體滑坡和土石流等自然災害影響的施工工地和駐地,要及時轉移施工人員,凡安全生產條件得不到保障的,一律停止
規劃計畫
2013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要點
2013年是“十二五”承前啟後的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交通先行、科學發展,創新驅動、勇於改革,依法行政、強化管理,提升能力、改進服務,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為全面實現“十二五”發展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450億元;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3500公里;公路水路運輸客運量、貨運量分別增長14%、15%;完成港口吞吐量3.7億噸。
一、突出重點,超常規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一)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續建望東長江公路大橋、岳武高速等在建項目。確保新開工蕪湖長江公路二橋、池州長江公路大橋、濟祁高速利辛至淮南段、宣城至狸橋高速等項目。確保馬鞍山長江大橋及接線、黃祁高速、阜新高速、宣寧高速、泗許高速泗縣段、北沿江高速馬巢段等項目建成通車,新增通車裡程312公里,力爭寧績高速、徐明高速路基主體工程完工。
(二)強力推進國省幹線公路建設。力爭開工建設一級公路2500公里,新改建二級公路500公里、路面改善400公里。充分發揮好各市交通投資公司的融資平台作用,健全省市加快國省幹線公路建設指揮部工作機制,確保資金到位、政策到位、前期工作到位。強化技術指導和行業監管,確保國省幹線公路建設的順利開展。加強公路養護管理,進一步提升保通保暢能力。
(三)大力推進內河水運建設。加快蕪申運河航道整治、沙潁河航道整治、鄭蒲港區一期等重點在建項目建設,確保阜陽港潁州港區一期工程、淮北南坪港等竣工投產。提升長江幹線蕪湖到安慶段主航道維護水深,開通銅陵東港航道、裕溪口水道上段為設標公用航道。加快推進合裕線南淝河航道、沙潁河潁上複線船閘等一批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水陽江航道整治、沙潁河楊橋船閘擴建、馬鞍山慈湖港綜合碼頭等項目。加強與省水利廳、水利部淮委的合作,加快推進江淮運河的前期工作。
(四)統籌推進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完成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民生工程1000座,實施縣鄉公路升級改造3000公里,縣鄉公路安保工程1500公里。認真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建設扶貧規劃綱要。改進投資方式,加快合肥汽車客運東站等運輸站場建設。進一步完善異地候機樓網路,加快計程車服務中心、公車調度中心、城鄉客運換乘中心建設。配合做好合肥機場轉場、池州機場開通工作,推進蕪湖、蚌埠、亳州等機場前期工作,支持通用機場建設。
二、注重協調,集中精力抓好建設項目調度管理。
(五)建立健全項目工作機制。提請省政府召開省加快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定期召開專題調度會。堅持每月一次督查通報,及時協調解決建設和前期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困難。充分利用與鐵路、電力等部門建立的協調機制,重點解決工程交叉建設問題。加大與地方政府銜接力度,妥善解決施工環境問題。加強與周邊相鄰省份的協調,力爭省際通道斷頭路及早開工、及早對接。
(六)積極消除項目要素制約。緊緊抓住今後一個時期國家“穩貨幣,寬財政”政策機遇,全面落實銀行承諾的融資額度。指導各市交通投資公司規範運作,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強化部、省補助資金使用監管。省級補助資金與各市政策落實、資金到位情況掛鈎。加快一級公路設站審批,為交通投資公司的融資提供基礎條件。繼續幫助做好兩大高速公路企業增加資本金工作,提高融資能力,在企業發債、引入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參與交通建設方面爭取有新突破。加強與省國土資源廳的銜接,盡力保障項目用地指標。在《國家公路網規劃》正式批覆前,爭取交通運輸部、國土資源部支持,力爭解決土地指標緊缺的問題。
(七)深入推進現代工程管理。以施工標準化為抓手,全面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通過強化設計方案比選、實行大宗物資業主直接採購以及加強招投標管理等措施,努力節約用地和資金,降低建設成本。完善公路建設、養護市場信用評價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統,加強監理和試驗檢測市場管理,強化準入和退出機制。繼續推進“平安工地”建設活動。推行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制度,提升現場執行力。啟動全省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年活動。
(八)認真做好規劃中期調整。全面評估《安徽省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執行情況,及時修訂規劃目標。重點做好與交通運輸部“十二五”各項規劃中期調整工作的銜接,力爭更多項目列入國家規劃和年度計畫。
三、加強銜接,加快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
(九)大力推進樞紐建設。加快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城市、皖江示範區及中原經濟區中心城市的樞紐節點建設。健全與地方政府的協調機制,開工建設合肥、滁州、宣城等市綜合客運樞紐以及蕪湖東部物流園區、蚌埠西部物流園區等項目。加強公路客運站場與鐵路、民航、水路樞紐站場及城市交通方式的對接,按照功能匹配的要求,強化換乘系統的合理設計。鼓勵現有傳統貨運站場向物流園區的轉型升級,促進公路貨運站場與港口、鐵路的無縫銜接。
(十)著力最佳化運輸結構。加快培育扶持龍頭骨幹企業,鼓勵運輸企業最佳化貨物運輸組織,大力發展鐵水聯運、江海直達、貨物甩掛運輸。完善運輸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啟動班線客運公車公營三年改革計畫。改進旅遊客運,扶持汽車租賃業等新興業態發展。繼續推進長江幹線船型標準化,加快LNG燃料動力船舶技術的推廣套用。加強岸線管理,積極發展公共碼頭,提高港口資源利用效率。完善運輸市場監測體系,實施運價動態監控。做好節假日和重點物資的運輸保障工作,落實綠色通道政策。推進交通節能減排,抓好低碳城市交通試點。
(十一)努力促進城鄉交通一體化。鼓勵引導客運企業開展合作經營及線路聯運,提高集約化發展水平。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力爭出台《關於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的若干意見》。加強公交企業服務質量考核,加快公車輛的更新和升級,積極發展智慧型公交。開展計程車行業“五化”建設。制定全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和經營主體公司化改造,提高農村客運通達深度和覆蓋面。
四、深化改革,銳意創新行業管理體制機制。
(十一)進一步理順行業管理體制。按照省政府要求,紮實推進全省海事(港航)管理體制改革。穩步實施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繼續推進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調整和最佳化行政執法管理的職能結構。健全綜合運輸管理體系,密切與郵政、民航、高速公路經營企業的聯繫,加大協調服務力度。做好兩大高速公路公司建設目標考核。按照行政審批權相對集中改革要求,整合內部審批職能。
(十二)繼續強化部門預算管理。加強預算與計畫的銜接,科學編制部門預算,強化預算執行。以審計監督為抓手,加強專項資金監管,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繼續完善公路部門預算管理體制,理順財權、事權關係,妥善化解公路系統債務風險,為新一輪普通幹線公路加快發展奠定基礎。適應財稅改革的新形勢,爭取各級財政一般預算投入,逐步將交通發展資金納入公共財政支出範疇。
(十三)積極創新宣傳工作機制。加強宣傳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新聞傳播載體,切實提升宣傳工作實效。做好《安徽交通運輸(內刊)》的編辦工作,逐步提升行業影響力。力爭開通“安徽交通”政務微博,建設集電話呼叫、網路受理、微博互動、電子監察等功能為一體的網路問政和監管平台,進一步暢通與服務對象、社會各界的溝通渠道。強化網路輿情研判,加強對行業熱點問題、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五、標本兼治,始終保持治超高壓態勢。
(十四)深入開展治超專項行動。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治超長效機制,強化源頭治超和路面管控。適時調整、增設貨物源頭進駐點和巡查點,加大對超限超載嚴重路段的巡查力度。堅持依法治超,加強治超站點、源頭卡點標準化建設。嚴厲打擊高速公路、特大橋樑、危橋等重點路段和部位的超限超載行為,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全面推進“雷霆”治超專項行動,確保全省貨源單位超限超載車輛出場率控制在3%以下,路面超限超載率控制在3%以下。深入開展非法改裝廠、罐裝車、農用車的清理整治,繼續開展部門、區域、跨省聯合治超。
(十五)嚴格實行責任倒查追究。與各市簽訂治超目標責任書,落實治超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責任。研究組建治超督查機構,採取明察暗訪等多種形式,加大檢查力度,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加快全省聯網治超綜合信息平台建設,逐步實現治超案件網上巡檢、網上抄告、網上督察。做好對抄告案件的交辦和轉辦工作,督促各地及時辦結。加大超限超載行為的倒查力度,實現對超限超載100%以上車輛全部倒查,對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依法從嚴從重處理。
六、強化監管,全力保障交通運輸安全發展。
(十六)大力加強交通法制工作。積極爭取《安徽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安徽省郵政條例》列入省人大實施類立法計畫,推進《安徽省城市公共運輸管理條例》等立法項目的前期工作。繼續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完善執法評議考核機制,加強交通行政執法形象建設。完成安徽省交通運輸行政執法公開運行系統開發,爭取今年在全省推廣,逐步建成省市縣三級交通運輸行政執法運行和監督管理系統。
(十七)嚴格落實安全監管職能。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進一步落實行業監管責任和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以道路水路客運和交通重點工程施工現場為重點,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與公安部門建立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管信息共享機制,深入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健全水上安全現場旁站制度,強化渡口渡船的安全監管,確保渡運安全。
(十八)切實提高應急維穩能力。充分利用應急指揮信息平台,不斷提升高速公路監測預警預防、應急指揮調度以及應急處置與保障能力。逐步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的應急聯動與協調管理機制,全面提高應急處置水平。深入做好行業維穩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進一步加強行業管理和綜合治理,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影響穩定的矛盾和問題。
七、科技引領,有效提升交通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
(十九)堅持實施科技強交戰略。加強重大科技項目的實施,力求取得重點突破。積極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作用,充分挖掘現有資源,統籌推進交通科研基地建設。科學配置項目、人才、資金等資源,按照產學研用一體化的路子,加快推進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步伐。繼續加強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建設,加大科技成果推廣力度。加強工程建設、節能減排、運輸服務、現代物流等領域交通標準的制(修)訂和監督執行工作。
(二十)高度重視交通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交通通信專網、視頻聯網監控系統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引導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化新技術在行業的研究和套用。創新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大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強化信息化標準執行力度,做好網路與信息安全工作。推進高速公路信息資源整合和共享,進一步加強ETC基礎設施和客服體系建設。繼續深化路警聯動平台建設,全面提升路網管理和服務水平。
八、自我加壓,著力加強行業文明及能力素質建設。
(二十一)深入推進行業文明創建。努力構建行業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安徽交通運輸精神。堅持以“微笑服務、溫馨交通”創建活動為載體,豐富實踐內涵,進一步建立督查評議機制,促進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發展。堅持把發展交通運輸文化融入到建設、管理、服務之中,最佳化工作流程,規範行為準則和禮儀操守,切實增強行業軟實力。堅持以文明創建引領行業文化建設,建立完善長效機制,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學習實踐,打造文明服務精品工程和優質品牌。進一步修訂完善行業文明創建標準和評比表彰辦法,認真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適時進行全省表彰。
(二十二)繼續強化作風效能建設。按照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和機關的總體要求,強化理論武裝,提升素質能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各項規定,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工作作風。落實效能建設“八項制度”,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加強作風紀律教育,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繼續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能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實用人才,重點支持省交職院推進國家骨幹職業技術學院建設。
(二十三)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推進具有交通特色的懲防體系建設為重點,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推進政風行風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