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安德烈·格里高利耶維奇·比托夫(Андре́й Гео́ргиевич Би́тов),1937年5月27日出生於列寧格勒。蘇聯、俄聯邦作家。兩度獲得俄羅斯聯邦國家獎文化與藝術類獎項,代表作為《普希金之家》。
個人履歷
安德烈·格里高利耶維奇·比托夫出生於列寧格勒彼得格勒區。父親是建築師,母親是法律工作者。比托夫具有切爾克斯族血統。1956年開始寫作。
1954年畢業於英語授課的213中學。1957年考入列寧格勒礦業學院,參加了格列布·謝苗諾夫領導的岩石採掘隊。1957年至1958年在北方參加建築營工作。1958年復學。1962年畢業於地質勘探系。
喜歡寫詩,模仿維克多·戈利亞夫金開始寫荒誕小說,並於1990年發表。比托夫在接受採訪時,經常表示自己是非職業化作家。
1960年至1978年期間,出版了近十部書籍。1965年加入蘇聯作家協會。
1978年於美國發表長篇小說《普希金之家》。1979年參與創辦未經審查的梅特羅波利叢刊,被禁止出版任何作品,直至1986年。
改革後出現了新的機遇,比托夫開始出國、參加講座,國際研討會、各種社會活動等。1988年參與創辦俄羅斯“筆”俱樂部,1991年成為該俱樂部的總裁。1991年建立一個非正式的作家組織《巴加日》。國際里奧納多俱樂部執行委員。
主要作品
1963年,《大氣球》1965年,《這樣漫長的童年》
1967年,《別墅地》
1967-1969年,《亞美尼亞課》
1968年,《藥劑師的島嶼》、《去童年的朋友家旅行》
1972年,《生活的面貌》
1976年,《七次旅行》、《一個人的時代》
1978年,《普希金之家》
1980年,《禮拜日》
1985年,《喬治亞相冊》
1986年,《長篇小說中的章節》
1988年,《風景畫中的人》《最後一部中篇》
1989年,《中短篇小說》、《普希金之家》
1990年,《飛走的莫納霍夫》
1991年,《我們在一個陌生的國家醒來》、《大風裡的生活》
1993年,《等待猿猴》、《減去兔子》
1995年,《癲狂》
1996年,《作者的第一本書》、《雨後的星期四》、《新人的筆記》
1998年,《有根有據的妒忌》、《無法描寫的命運》、《樹》
1999年,《醫生的葬禮》
2008年,《平衡的老師》
成就及榮譽
1984年,獲得榮譽勳章
1989年,獲得德國阿爾弗雷德·特普費爾基金會授予的普希金獎1990年,獲得法國年度最優秀外文書籍獎,獲得聖彼得堡安德烈·別雷獎 1992年,《飛走的莫納霍夫》獲得俄羅斯聯邦國家獎文化與藝術類獎項1993年,法國文化與藝術功勳獎1997年,《癲狂》獲得俄羅斯聯邦國家獎文化與藝術類獎項及北帕爾米拉獎俄羅斯美術科學院榮譽會員、葉里溫市名譽公民、葉里溫國立大學名譽教授社會評價
以三部曲小說集《癲狂》為例
比托夫的小說《普希金之家》是俄羅斯後現代小說的開山之作,該小說創作於1964——1971年間,小說刻畫了奧多耶夫采夫一家祖孫三代知識分子的形象: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精神貴族、蘇聯知識分子、消亡中的知識分子,描述了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命運和生存狀態。對於《普希金之家》中的主人公奧多耶夫采夫的盲從性,比托夫則進行了擴大化的解釋。他認為,如果對自己的真實感覺加以掩飾,那么每個人都是盲從者。在訪談結束之時,科切科特娃將問題引向當下,比托夫的回應則落腳於影響世界的方式上。他認為,自己最看重的影響方式是語言,比如不列顛帝國衰落了,而英語卻占據了整個世界。
此外,比托夫在小說中保留了一些帶有劃掉標記的句子,好像不小心把這些句子從草稿上謄寫到文章中。小說中還保留了比托夫本人對標註進行的修改以及書寫錯誤的句子,好像是排字工人的排版錯誤。小說原文中作者故意把比托夫的名字寫錯,作者採取這種方法,干涉讀者的閱讀,使讀者仿佛置身在小說創作過程中,經歷著正在發生的事情,這樣消除了作者與讀者的界限,文學作品和生活的界限同時也被打破。
詩人、文學家、文學作品評論家尤里·卡拉布奇耶夫斯基認為:比托夫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比托夫詩歌極聰明的人,罕見的聰明,而在文學領域,聰明的人比有才華的人少。甚至在讀他的不成功的作品時,你都會感覺,在同聰明人打交道。這使作者感到毫無察覺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