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背景
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前往台北任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十八歲的小伙子,坐在桌子的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著媽媽。她覺得與兒子之間有了一座無形的牆:“我可愛的安安哪裡去了?”她感到:兒子“愛”她,但並不“喜歡”她。他們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也是兩國人,中間橫著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係,但她一定要認識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間互相通信。就這樣,他們以書信的方式,進入了對方的生活、世界和心靈。龍應台“認識了人生里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
內容
這是龍應台與安德烈的母子書信集,其中收錄了母子倆三十五封書信,其中包括對近期生活的議論、對新聞的觀點、對人生的深思......詳細記錄了兩人情感的交流——從陌生到朋友。在信中,兒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認真;母親有八分的認真,二分的知性懷疑。兒子對母親嘲笑有加,母親對兒子認真研究。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