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學勤

安學勤,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紐西蘭 Canterbury大學畢業,現在華東理工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安學勤教授(博士生導師)[1]

主要工作經歷

1988紐西蘭Canterbury大學畢業
1988~1990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學習
1990~2001回國,到蘭州大學工作,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導)
1994~1995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科研,訪問教授
1997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科研,訪問教授
1997~1998德國Bayreuth大學高訪,訪問教授
2001~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
現在華東理工大學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

從事專業

物理化學

研究興趣.

智慧型納米藥物載體
藥物與載體相結合形成藥物載體系統後,藥物的吸收和分布不再由藥物本身決定,而是受到載體的理化性質的影響。根據臨床要求選擇適當的載體材料,不僅可以將藥物輸送到靶器官,而且對於藥物的理化性質和藥理活性也起到有益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綜合運用現代化學的理論和方法,探討熱敏磁性納米藥物載體的製備、結構與性質。用生物大分子為藥物載體,採用超臨界微乳液和常壓微乳液軟模板製備熱敏-靶向納米藥物載體。
超臨界微乳液的相平衡與P-V-T性質
製備食品級表面活性劑構成的超臨界二氧化碳微乳液,探索超臨界微乳液的相平衡,研究這類體系的溫度、體積和壓力等性質。為超臨界微乳液的套用提供可靠的實驗數據。
人體膽汁相平衡及膽結石體外溶解
由於現代飲食結構的改變,膽石症發病率明顯上升,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探索膽固醇結石成因,尋找溶石途徑對於膽石症的防止和治療有重要的意義。我們的目標是用熱力學的方法,相圖為研究手段,通過對模擬人體膽汁相平衡的研究探索影響人體膽汁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在微乳液中的酶催化反應
微乳液具有熱力學穩定性、光學透明性、組成靈活性等特點,微乳液有望成為生物轉化的通用介質。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納米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套用前景。我們的研究目標是探討微乳液的微觀結構於巨觀性質之間的關係以及對酶催化反應的影響。
超臨界流體中相平衡以及酶催化反應
超臨界流體技術是近二十年來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環境友好”的工業技術,在國內外受到廣泛的重視。在超臨界流體中的酶催化反應具有非常大的工業套用前景。我們的目標是尋找合適的表面活性劑和微乳液形成的條件,考察微乳液在超臨界狀態下影響酶催化反應的主要因素。
微乳液的臨界現象的實驗與理論研究
文獻報導有關三元微乳液體系臨界行為的理論和實驗存在重大分歧。我們的目標是探討微乳液體系的臨界行為的客觀規律,為微乳液體系的臨界理論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據。
鏈分子溶液的臨界現象
現有的研究鏈分子溶液臨界指前因子與鏈長普適關係不夠令人信服,不同實驗之間的背離顯著。我們的目的是觀察和總結出新的更普適的鏈分子溶液(包括小分子和高分子溶液)的臨界規律。

在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熱敏磁性脂質題體納米藥物載體的製備、結構極其性質”,2006,1-2006,12,研究經費:8萬
2)“模擬人體膽汁中泡囊體系的相平衡和微觀結構”,2003,1-2005,12,研究經費:29萬

國家教育部重點基金

“複雜流體的跨接臨界現象”,2005,1-2008,12,研究經費:25萬

江蘇省高技術研究計畫

“熱敏-磁敏一體化納米藥物載體的製備、結構及其性質”,2005,7-2007,12,研究經費:20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