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多尼長城

安多尼長城

蘇格蘭南部的古羅馬城牆—安多尼長城已向聯合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安多尼長城(The Antonine Wall)東起福斯河灣,西至克萊德河灣,全長37英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安多尼長城除了殘餘城牆外也遺留了一些防禦溝道安多尼長城除了殘餘城牆外也遺留了一些防禦溝道

安多尼長城(Antonine Wall)位於今日蘇格蘭境內,在古羅馬君主安敦寧·畢尤(Antoninus Pius)在位時興建(始建於142年,建成於144年)。它把當時南部屬古羅馬管轄的不列顛尼亞(Britannia)和北部的加勒多尼亞(Caledonia,蘇格蘭在羅馬時代的古名)隔開。

蘇格蘭南部的古羅馬城牆—安多尼長城已向聯合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安多尼長城(TheAntonineWall)東起福斯河灣,西至克萊德河灣,全長37英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把蘇格蘭境內一道不見經傳的古長城列為英國境內第28個世界遺產地點;萬里長城同樣享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地位。這就是蘇格蘭境內的古羅馬年代的“安多尼長城”(或安多寧長城,AntonineWall),始建於公元142年
這長城沒有萬里之長,總長度為37英里(約60公里)。長城位於蘇格蘭主要城市愛丁堡格拉斯哥以北幾英里的地帶,東起博內斯(Bo'ness),西至舊基爾派屈克(OldKilpatrick)。
羅馬帝國公元43年開始占領英國,公元410年最後撤出,其間統治了英格蘭和威爾斯的大部分地區三百多年。

歷史沿革

安多尼長城遺址安多尼長城遺址

約公元140年,羅馬帝國皇帝安敦寧?畢尤(Antonius Pius)在征服了蘇格蘭南部以後,為了防止蘇格蘭北部的皮克特人戰士(Pictish warriors)南侵,建造了這段長城。

不過,在公元165年,羅馬帝國的軍隊就放棄了安多尼長城。

英國政府宣布:現已向聯合國申請將安多尼長城與英國其它兩處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那兩處古蹟分別是:威爾斯雷克瑟姆(Wrexham)地區的龐特基西斯高架水道(Pontcysllte Aqueduct),以及英格蘭北部維爾茅斯(Wearmouth)和賈羅(Jarrow)的盎格魯-薩克遜時期所建的兩處姐妹古修道院。

英國現已有27處世界文化遺產,如果上述三處地方被批准,英國將擁有30處世界文化遺產。

蘇格蘭文化部長福格森(Patricia Ferguson)說,“安多尼長城是世界考古的瑰寶。位於蘇格蘭中部的安多尼長城,是英國與歐洲大陸千絲萬縷關係的見證。”

英國與其它國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在2007年2月、2008年2月、2009年2月提出世界文化遺產的申請,教科文組織將在提出申請的第二年夏天做出是否批准的決定。

防禦設施

占領初年,羅馬帝國的軍隊曾遭遇散布各地不少部落的抵抗,在北方尤為劇烈,於是在公元120年首先修建了貫穿英格蘭北部的哈德良長城(Hadrian'sWall)。
20年後興建的安多尼長城位於哈德良長城以北100多英里的地方,它本是為了取代哈德良長城,標誌羅馬帝國國土的擴張。初建時牆高約四米,而且旁邊挖了四米深、10米寬的溝塹
一些專家相信,長城本來可能有一道木構行人道在城牆的頂部。
安多尼長城每隔兩英里左右就有一座碉堡;30多英里的長城共有19個這樣的防禦設施。
為了加強防衛力量,古羅馬士兵在長城外挖了一系列的陷阱,以枯樹雜草掩蓋,作為屏障。
然而這座長城建成十幾年後便被放棄。如今尚存大約三分之二的遺址,但牆身受風雨和歲月的嚴重侵蝕,殘存部分很多只能靠碎石和小丘辨別出來。

殘存遺址

安多尼長城是古羅馬帝國最西北的防線安多尼長城是古羅馬帝國最西北的防線

長城的基礎以石料建造,12英尺高的牆身以泥土堆砌而成。安多尼長城是古羅馬帝國國境最西北部的最重要防禦設施。
這條長城本來是為了取代“哈德良長城”,以標誌羅馬帝國國土的擴張,但是,長城在建成後12年被棄而不用,隨後,牆身逐漸受風雨和歲月的侵蝕,現在殘存部分很多隻得碎石和小丘可以辨別出來。
蘇格蘭當局多年來一直爭取安多尼長城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管理的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英國文化大臣特莎•喬韋爾(TessaJowell)正式提出了有關的要求。她這樣做被認為是這條長城可以正式成為文化遺產的第一步。
英國這次提名安多尼長城是希望可以把它列為“羅馬帝國邊疆世界文化遺產地點”(FrontiersoftheRomanEmpireWorldHeritageSite)的一部分。
已經名列“羅馬帝國邊疆世界文化遺產地點”的遺址包括:英國的哈德良長城、以及在德國的上日爾曼雷蒂安邊牆(UpperGermanRaetianLimes)等地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