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湖北省黃岡市城南1.5公里
建築特色
建於唐顯慶三年(658年)。其建築規模相當龐大,據傳 原有一藏寺院,有房屋5048間,並有禪堂街、睢陽院、春草亭、竹嘯軒、遺愛亭等建築。寺內“茂林修竹、陂池亭榭”,環境幽美。占地方圓二里,正門和後門分別在四里涼亭和五里涼亭處,需要“騎馬關山門,鳴 鑼開齋飯”解放後仍擁有寺堂50祭余間,今存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
安國寺坐北朝南,頭山門是一古式三梁磚石牌樓,上嵌書有“勅賜安國禪林”六個一尺見方大字的巨幅匾額,大門兩傍各立石獅鎮守。進門有約10米深的小院落。進小院落便是前殿,系韋陀殿。過前殿又有約130平方米的方形院坪,穿過院坪則為天王殿。天王殿後有500餘平方米長的方形花園,中有路直通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後不遠即為後殿,後殿是千手觀音殿,最後是大竹園,外有圍牆,與前殿相品的有東西廂房20餘間,分立在三大殿兩側。
歷史故事
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0),韓琦曾來黃州投奔其兄黃州刺史韓琚,在安國寺西廂房發憤讀書,“白晝青火了,風雨無怠”,終於考中進士,後成為北宋著名宰相,一代名臣。三大殿殿宇高大雄偉。
千手觀音殿上懸“圓通自在”四字大匾,系清康熙年間黃州知府于成龍所書,於在位時曾重修赤壁與安國寺。大雄寶殿的佛像對面,豎立著高寬各約4米的南海海島模型,海島表面丘壑起伏,除塑有數不清的小菩薩,寺前左側原有荷花池、水井、火化窟及和尚墓地,墓地上有大小不一的墓塔數座。安國寺因系勅賜十方叢林,前來求戒的僧尼、佛徒絡繹不絕。每年5月,還有男女香客萬人來此進香。
《弘治黃州府志·卷四·寺觀》載:“安國泰平講寺,在府城東南三里。唐顯慶三年(658年)郡人張大用始舍基,僧惠立創建........明洪武七年(1374年),僧雲亭重修。明宣德七年(1432年)倍修。宋蘇軾謫居於黃,常遷居此,時太守楊耒、通判張規,邀軾同游於此寺,論息氣養生之事。”又卷八載蘇軾《安國寺記》曰:“......城南精舍曰安國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寺立於偽唐保大二年(944年),始名護國,嘉佑八年(1064年)賜今名。堂宇齋閣,連(僧首名)皆易新之,嚴麗深隱,悅可意,至者忘歸。歲五月,男女萬人會庭中,飲食作樂,且祀瘟神,江淮之舊俗也。”該寺始建時間,上述二說不一,考黃岡縣境風的佛寺,大多為前唐期所建,又據當地人的傳說,應為唐顯慶三年始建,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
安國寺是佛教叢林之一,凡受過三壇大戒的十方佛門弟子,均可按教規來此住院宿。傳說原是一藏寺院,建築規模很大,正門和後門分別在今四里涼亭和五里涼亭處,但可考者祇與今存的規模相仿,其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高大門樓上嵌有“安國禪林”的匾額,進了門,有約130平方米的方形院坪,穿過院坪為天王殿,天王殿後約五百餘平方米的長方形花園,中間有路直通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後為觀音殿。三座大殿的兩側,對稱性的建有客廳、廚房、塔屋和寮房計二十餘間,有走廊相通。三座大殿內空面積分別為一百二十和二百平方米,各以粗大筆直的杉木柱子起架,殿宇高大雄偉。大雄寶殿的佛像背面,豎立著高寬各約四米的南海海島模型,海島表面丘峰起伏,除塑有觀音、文殊、普賢諸菩薩像外,還塑有數不清的小菩薩像。寺前左側原有荷花池、水井、火化窯及和尚墓地,墓地上有大小不一的墓塔數座。
嘉佑八年(1063年),寧仁宗賜“安國”寺名,並賜玉印一方。玉印4寸見方,印紐為一龍首獅身堅獸,印文陽篆12字“勅賜唐代祖庭安國禪林之寶”印側有小字,因年久難以辨認。此印造型奇特,為鎮寺之寶。
蘇軾與安國寺
蘇軾貶於黃州時,常來往於安國寺,“間一、二日輒往”,“旦往暮還都五年如此”。除了參禪打坐等宗教活動外,他還常在安國寺沐浴,每當洗完澡,就“披衣坐小閣,散發臨修竹”,覺得不僅洗掉了“身垢”也洗掉了心上的“榮辱”。
安國寺內設有韓琦當年的苦讀書座。為了表示對這位先賢的懷念,蘇軾先後寫有《書韓魏公黃州詩後》、《夢韓魏公》等文。明末書法家董其昌題有“韓魏公讀書室”橫匾於上。蘇軾在此還寫有《安國寺記》、《安國寺浴》、《安國寺春》、《安國寺談養生》、《應羅漢記》等有關安國寺的詩文。
蘇軾在黃州期間,還出資於安國寺側購置一大方池,將買來的龜、鱉及魚類在此放生,並親書“放生池”三字勒石於旁,還將池塘取名為“蘇子瞻放生池”。後來,清遷官僚徐惺過此,寫下了《安國寺放生池記》,以追懷蘇軾。
安國寺內的佛像、佛具等,在1958年大躍進和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祇存門樓、三座大殿和部分房屋。
今寺記憶體唐代所傳玉印一顆,為國家一級文物。又珍藏《大藏經》一部。
安國寺已故住持顯光法師,畢業於寧波觀宗寺,師從行芳法師,曾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湖北省 佛教協會副會長,黃岡市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