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學名:),別稱武廣牛、亞洲麒麟,為偶蹄目牛科中南大羚屬下的單型種。分布於東南亞的寮國和越南。頭頂長有兩隻長達半米的尖角,狀似羚羊,而側臉看時好像只有一隻角,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獨角獸”。犄角上表面光滑,向後方傾斜,稍微彎曲。臉上有白色斑紋和特殊腺體,腺體能夠散發出刺激氣味,可用於做氣味標記。 中南大羚棲息于海拔200-1200m的常綠闊葉林中,生性溫和,獨居性,遷移時會組成2-3隻的小隊伍,喜歡吃無花果樹和灌木的葉子,有季節性繁殖的現象。 中南大羚於1992年在越南安南山脈首次發現,它的發現當時被認為是20世紀最驚人的動物物種發現之一。但是其種群數量十分稀少,面臨滅絕,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

基本信息

分類命名

著作權聲明:本條目的文字允許在CC-BY-SA 3.0協定和 GNU自由文檔許可證 下修改和再使用。

中南大羚特寫 中南大羚特寫

中南大羚是1992年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它獨特的外表引起了科學界的轟動和對其進行研究的興趣。也由於它的獨特,與已知的動物差別太大,以至於專門為它劃分了一個屬。曾經做過將它劃分到已知有蹄類動物的科屬中的嘗試,但是它的特徵讓它無法用已知的屬來描述,如曾經基於形態學特徵將它劃分到牛亞科的三個分支(藍牛羚族、牛族和藪羚族)中,也曾將它劃分到羊亞科(特別是最相似的包括鬣羚和喜馬拉雅斑羚的羊羚族)中。1999年Hassanin和Douzery的遺傳學分析(基於線粒體DNA和核糖核酸基因的分析)表明,中南大羚最接近於牛亞科,他們認為中南大羚應該劃分到牛族中。當前的共識是將它劃分到一個單獨的屬——中南大羚屬中(2005年)。

第一個關於中南大羚的報告來自西歐,作者們提到在越南武光自然保護區發現了該物種,也正如此,中南大羚有了它的一個別名——武廣牛。很多關於中南大羚的資料來自於它們骨骼的研究和當地民眾的講述。它的當地居民所稱的名字“ Saola”意為“紡車錠子”,因為它頭上長而直的犄角與錠子有些相似。而中南大羚的屬名“ Pseudoryx”源自於羚羊屬下的劍羚,劍羚也有著長而直的犄角,而劍羚的希臘語為“ Pseudes”,意為“假的”。中南大羚的種名“ nghetinhensis”則說明了它的主要分布範圍——越南靠近寮國的藝安省(Nghe an)和河靜省(Ha tinh),再加上拉丁語中意為“歸屬於”的“-ensis”的後綴便組成了中南大羚的種名。

拉丁學名: Pseudoryx nghetinhensis Dung, Giao, Chinh, Tuoc, Arctander&MacKinnon(1993)。

原產地名稱:

Sao La(寮語“spinning-wheel posts(紡車錠子)”),Robichaud記錄於1998年;

Sun Duong(越南河靜省“mountain goat(山羊)”),Dung等人記錄於1994年;

Yang(寮國當地人的叫法),Schaller和Rabinowitz記錄於1995年。

1.

Sao La(寮語“spinning-wheel posts(紡車錠子)”),Robichaud記錄於1998年;

2.

Sun Duong(越南河靜省“mountain goat(山羊)”),Dung等人記錄於1994年;

3.

Yang(寮國當地人的叫法),Schaller和Rabinowitz記錄於1995年。

法語名稱: Saola(Timmins等人記錄於2008年);

德語名稱: Vu Quang-Wildrindes(Nadler和Phuong記錄於1994年)。

外形特徵

主體

幾乎沒有來自於中南大羚活體的測量數據。它的體重大約為100kg,體長約150cm,肩高在80-90cm之間。雌雄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差異(1995年)。

曾經記錄的關於中南大羚的測量數據
來源成體體重體長肩高尾長
Dung等人,1993 估計100kg 約150cm 約80-90cm 13cm+尾毛
Robichaud,1998 估計85kg(雌) 150cm(雌) 84cm(雌) 23cm(雌)

註:上表中測量的雌性中南大羚的樣本數為“1”。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的顏色一般為深茶色,其個體顏色從紅棕色到近黑色不等。上半身部分的毛髮短而細、有光澤,頭部和頸部的毛髮更短。可能是由於其所分布的一些區域的天氣涼爽和潮濕的原因,中南大羚的體毛是特別柔軟和纖薄的。腹部的毛棕色,比上半身更黯淡,覆蓋著約3.5cm長的蓬鬆的毛。臀周和胯內(包括雄性陰囊的皮膚)是白色的。下半身黯淡的皮毛從頸部和肩部開始延伸,從側面看起來像一塊顯眼的補丁。一條寬0.5cm的細長黑色條紋沿著脊柱從肩膀覆蓋到尾部的頂端,最後淡出。一條白色的條紋橫穿後臀,一併覆蓋了附近的尾部區域。尾巴的顏色被條紋分成3部分:基部為棕色,中間為白色,末端的尾毛為黑色。腿部的顏色比主體更深,兩個蹄子上部的白色斑點將蹄腳和深色的腿分隔開來。

中南大羚的體型和其他林棲的有蹄類動物如麂羚一樣,有著一個小巧的身體和拱起的背部以適應於穿越濃密的叢林植被。駝背的姿勢使得它的肩膀比背部相對更低,1998年,一隻成年的雌性中南大羚經測量,其肩高為84cm,而背部最高處為96cm。1-2mm厚的皮膚覆蓋了身體的絕大部分,但其頸部的皮膚明顯更厚,約5mm。研究人員認為那層厚厚的皮膚能作為它的盾牌,當種群內部衝突的時候能夠防止自身皮肉被對手的角刺穿。中南大羚的腿上沒有腺體。黑灰色的蹄子約6cm長,有圓形的尖,類似於低地水牛,蹄子是退化的角質層。雌性有4個乳頭。

頭部

中南大羚及其生境 中南大羚及其生境

中南大羚的頭部被認為是精緻玲瓏的,口鼻狹窄,鼻骨略拱,露出一張鼓鼓囊囊的臉。耳朵相對較小,大約10厘米長,耳背棕色,內部為白色,耳內覆蓋著一簇短短的毛。眼睛有深棕色的虹膜和圓圓的瞳孔,在手電筒的照射下會反射出鮮艷的橙色光。鼻樑深棕色,鼻子裸露。舌頭特別長,可以伸長至16cm並夠到眼睛和臉的上部。嘴唇白色,與下巴下部和喉嚨上部的顏色相同。口鼻下部有著一簇長達2cm的鬍鬚。

雄性和雌性的臉部都有著明顯的白色或淺黃的斑塊,最顯眼的在於每個眼睛上部都有一白色的細長條紋,組成它的“眉毛”。一條多變的白色斜紋從眼睛下面延伸到下頜,有的臉頰上會有一個白色斑點。通過仔細地觀察發現,中南大羚每邊臉頰的白紋下側都隱藏著1-2mm高的皮膚結節,那在臉部的其他地方是沒有的,在結節上長著2.0-2.5cm長並且突出的黑色腮須,在腮須尖端有一個孔隙,可能有著分泌功能。

上頜的腺體位於眼睛前面,極其發達,有學者認為,該腺體是現存哺乳動物中最大的。該學者給中南大羚上頜的腺體及其分泌功能提供了一個詳細的描述:腺體的肉質外表部分包含著一個矩形的沿著口鼻上部的淺凹坑,測量約9cm長,3.5cm寬,1.5cm深。腺體分泌出一層厚厚的、灰綠色的糊狀物,散發出刺激的氣味,讓人聯想到鼬科動物身上的麝香。凹坑上覆蓋著一層強健的厚達0.8cm的扁平物,凸起來就像一個在腺體上的雨篷。那層不尋常的扁狀物誤導了好多大眾媒體,使它有時候被認為是長著“鰓”的羚羊。

犄角

中南大羚大圖 中南大羚大圖

中南大羚的犄角有許多描述,它們是最常見的關於此物種的證據。在成年中南大羚中,那兩個犄角是細長的,近乎筆直,只有一點點地向後彎曲。犄角從臉部的側面向後延伸,當頭向斜後方傾斜時能夠靠到背部。兩隻犄角的角度從近乎平行到稍微岔開都有,曾有村民報導見過一隻中南大羚的犄角是交叉的。

從本物種發現者最初的報導來看,雌雄之間的犄角不會出現顯著的差異。犄角的截面是橢圓形的,在犄角的中心和外鞘都沒有龍骨,呈空心狀。大多數的犄角表面是光滑的,只是在基部7cm之內會有一些槽紋,犄角的外側和內側是粗糙而有凹痕的,那被認為是由於經常和樹叢摩擦的結果。角芯一直延伸到犄角的末端,其長度超過犄角長度的80%,表明犄角具有搏鬥的功能,可能被用於抵禦捕食者。

大部分成年中南大羚的犄角長度約35-50cm,報導過的最長的為52cm。1995年,在寮國有8對成年中南大羚的犄角經研究者測量,其長度為36.2-50.4cm,平均44.2cm。而之前1993年有18對犄角經測量,其長度為32-52cm,平均41cm。

由於個體的不同,其犄角尖端之間的距離有著相當大的差異。1993年的數據(樣本數為17)顯示,其距離為7.5-20cm,平均距離13.3cm。1995年的數據(樣本數為7)顯示,角尖的距離為3.5-18.4cm,平均9.6cm。1998年發現的活著的雌性中南大羚並沒有遵循該趨勢——她的角尖的距離為25cm。犄角基部的圓周在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則相對更小,從10.8-13cm不等,平均11.7cm(樣本數為8)。

糞便

中南大羚的糞便是團狀或丸狀的,每一團經測量約長7.5cm,直徑4.5-6.0cm,糞便由一些橢圓形的小丸組成,小丸規格為1 x 2 x 0.75cm,有一團糞便經檢查由46個小丸組成(1998年)。

棲息環境

中南大羚郵票和信封 中南大羚郵票和信封

中南大羚棲息於幾乎每個月都有降水、沒有明顯乾季的安南山脈森林中。大部分記錄的生境為中海拔地區濕潤的常綠闊葉林,多為龍腦香科的毛葉坡壘林,海拔高度一般為400-800m,有時海拔在200m左右。活動的森林區域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雖然當地有超過2200m的山峰及生長著松柏的高海拔地帶,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中南大羚會在超過1200m的地區活動。

中南大羚在不同的季節會活躍於不同級別的森林中,有時會活躍于海拔200m的大河邊的次級低地森林中。它的發現者們認為其季節性的遷移取決於水分的變化,在夏季它們會轉移到有豐富濕潤氣流的較高海拔地區,而到了氣流乾燥的冬季,它們又會轉移到較低海拔的地區。而大部分被獵殺的中南大羚的樣本都是在冬天獲得的,因為中南大羚此時多活動於地勢較低的地帶。即便如此,大部分當地人觀察到中南大羚的地點都是在險峻的丘陵地帶,通常是在頂部生長著茂密樹冠,下部長滿樹苗、竹子和棕櫚的常綠闊葉林中。據報導中南大羚是膽怯的,它們從來不進入農業用地中。

曾有中南大羚被其分布地的村民馴養的觀察記錄(1998年)。在它們的生活環境中,中南大羚的捕食者可能有豹和虎,而中南大羚面對它們的防禦架勢和當地的有蹄類動物抵禦野狗的姿勢差不多。

生活習性

棲群

依據信息來源自當地居民的報告,學者們認為中南大羚是一種獨居的動物。成年中南大羚基本上都如此,只是大部分的雌性中南大羚會和幼崽一起生活。最初發現者們提供的報告講述到,中南大羚在遷移時會組成2-3隻的小隊伍,但很少有六七隻的隊伍。

習性

中南大羚 中南大羚

大部分的關於中南大羚的習性信息都來自於1998年捕獲的那隻雌性中南大羚。中南大羚是晝行性的,主要在白天和晨昏活動,雖然可能會與人類的活動時間有些偏差。它們在夜晚的時候經常把頭貼在地上,閉上眼睛休息,它們睡覺的時候是把腳收攏到身體下面的。而在早上,它們基本上都在反芻食物。而據當地的寮國人講,它們最活躍的時間是在早上、下午的晚些時候和晚上,而在太陽當頭的時候則沒有那么活躍,雖然在1999年曾經有相機拍到正午11:50時活躍的中南大羚。

當中南大羚面對人類時會顯得相對溫和,而面對狗時,它們會有強烈的防守反應:它們會正面對敵,收好腳,拱起背,彎下頭,將尖尖的角指向狗,同時上頜的腺體向外鼓起,並伴隨著鼻子的哼叫。而如果是在野外被狗追趕時,它們會跑到最近的溪流中,讓狗只能在溪邊呆呆地站著。

舔動舌頭是中南大羚日常生活中一項重要的活動,主要用來驅趕聚集的蒼蠅。眼睛和臉部是舔的最多的地方,然後是身體兩側、肩膀和前腳。中南大羚在進食後、喝水後以及反芻時,都會經常舔它們的口鼻。當臉部腺體和上側的扁狀物凸起,並和周圍的石頭磨蹭時,那是它們在做氣味標記。它們的聲音是溫和而單調的咩咩叫聲,持續時間約1秒鐘。

中南大羚大小便時的姿勢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後腿下蹲並張開,臀部放低的姿勢,一次大小便需要0.5-3分鐘的時間。和其他牛科動物一樣,它們的大小便是分開進行的。

食性

據報告,中南大羚平常吃無花果樹和河畔灌木的葉子,也喜歡吃天南星科的藥草千年健。它相對較短的門牙說明它是一種草食性動物。中南大羚是一種非常挑食的動物,經觀察1998年被捕的那隻雌性大羚了解到,它們一開始是快速的將食物裝進嘴中,然後咀嚼,但是它們在咀嚼植物的葉子之前會先將葉肉從莖幹和葉柄中分離開來。雖然它們有著長而靈活的舌頭,但是它們也只是偶爾用舌頭將食物捲入嘴中。給被捕獲的那隻大羚餵食的是千年健、落檐、鐵角蕨和一種不明的梧桐科闊葉植物,那些食物據報告也是野外中南大羚食物的一部分。

通過對中南大羚喝水情況的觀察,研究者發現它們能夠一次消耗大量的水,喝水時間將近4分鐘。那隻1998年被捕的雌性中南大羚能夠一次喝上約60口水,中間只停下5次來舔一舔她的嘴巴和鼻子。

曾經在一次觀測中看到中南大羚吃掉它們剛排出的糞便。

地理分布

中南大羚地理分布圖 中南大羚地理分布圖

中南大羚是在沿著越南、寮國邊界一線的安南山脈森林中發現的。最科學的觀測記錄是在越南紅河的南部,雖然之前曾經在紅河的北部發現過小種群。

在寮國,中南大羚分布於博利坎賽省、甘蒙省、沙灣拿吉省、色貢省,也可能分布在川壙省南部。

在越南,分布在藝安省、河靜省、廣平省、廣治省、承天順化省和廣南省。

中南大羚分布區域的面積總計約4000平方公里,歷史上的分布範圍可能達到15000平方公里。

模式標本產地:越南武光自然保護區(北緯18°15′,東經105°25′)。

繁殖生長

雖然中南大羚的發現時間並不久,分布區處於偏僻之地,科學觀察的數量也不多,但還是獲得了一些關於它們的生長繁殖的信息。大部分的觀察數據來自於寮國中部一隻懷孕的雌性中南大羚,一開始那隻母羚是活著的,但是在1996年1月她和她懷著的雄性胎兒一起死去了。根據胎兒的大小(從鼻子沿脊柱到臀部為38cm)和體重(800-1000g),學者估計該母羚的孕期處於第二階段。通過相同大小的長著螺旋形犄角的林羚(它們的妊娠期為33周)來推測,學者估計那個胎兒在8月下旬-11月中旬開始在母體內生長,那時正處於寮國的雨季中期和乾季早期。同樣,胎兒估計會在4月中旬-6月下旬出生,那時處於乾季晚期和濕季中期。而在越南,由於乾濕季節的不同,中南大羚繁殖期乾濕季節的選擇也不相同。

基於種群內犄角長度的不同,學者認為幼羚的出生季節會有2-3個月的差異。所有現有的資料顯示,中南大羚是一種季節性繁殖的物種,它們的分娩時期恰好與季風登入的時期相吻合。沒有具體的關於中南大羚的壽命記錄,1998年的那隻雌性中南大羚估計當時有8-9歲,所以它們的壽命應該不會低於此數字。

種群狀況

•生存狀況

中南大羚模型和頭骨 中南大羚模型和頭骨

1995年,估計約有幾百隻中南大羚生活在寮國和越南的邊境,但是具體的種群數字並不清楚,因為它們處於偏僻又險峻之地。截至2009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工作組估計只殘存有一兩百隻中南大羚,甚至可能只有幾十隻。現有的數據表明,中南大羚的種群數量正在顯著地下降,在三代之內下降比例超過80%,超過了瀕危的臨界值標準。

狩獵是中南大羚種群生存最大的威脅,那來自於人類狩獵的壓力可以用“山大”來形容,其中包括獵狗的追捕、陷阱的捕捉等。人們擔心,中南大羚最終會步入滅絕的絕境。當地的村民除了會捕殺食用中南大羚,還會將其臉部的腺體用來入藥。另外中南大羚棲息地的減少也嚴重威脅到它們種群的生存,分布區的森林被砍伐來製取木材和小規模的農業使用。供伐木用卡車行駛的道路不僅進一步加速了森林的破壞,使中南大羚的棲息地更加碎片化,還使中南大羚面對獵人的機會增加,死亡威脅進一步上升。

截至1998年,13隻被捕獲並圈養的中南大羚,沒有一隻存活超過5個月。截至2008年,至少有20隻被圈養,但它們的命運和前者一樣,除了其中兩隻被放生到野外的活了下來。考慮到此因素,越南的林業部提出了一項禁止捕獵、貿易、畜養中南大羚的禁令,並取消對擁有中南大羚的人的經濟補償。 另外,世界自然基金會設立了專門的項目,從當地招募護林員進行巡視。2011-2013年,護林員們移除了3萬多處專門獵殺中南大羚的陷阱,搗毀了600多個非法獵殺窩點。

但是保護區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有效地對偷獵行動做好控制,那與地區的經濟發展有著衝突,水電工程、道路建設、礦區開採以及人口的增長蠶食了保護區的範圍。雖然針對此物種的貿易需求不高,但是其需求有隨著物種減少而增加的趨勢,2000年,在越南河內,中南大羚的角曾賣到600美元。總之,種群生存壓力的增大使中南大羚在可預見的未來有著滅絕的危險。

•發現歷史

2013.09.07拍攝到的中南大羚 2013.09.07拍攝到的中南大羚

1、2013年11月13日,英國《鏡報》報導,在9月7日晚,世界自然基金會和越南政府森林保護部門共同組成的一隻攝像小分隊拍到了瀕危物種“亞洲獨角獸”的身影,那是21世紀人類首次在野外觀察到該罕見物種。

2、2010年9月15日,寮國政府宣布,在8月底博利坎賽省的村民捉住了一隻中南大羚,並將它帶回了村子。那隻雄性成年大羚最後死去了,但留下了活著時候的珍貴照片。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生物學家保存了其屍體用於分析和研究,那是首隻保存完好的中南大羚標本。

3、1999年,攝像師在寮國捕捉到了中南大羚的鏡頭,那是20世紀最後一次有記載的野外觀察記錄。

4、1992年,越南林業部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的一個聯合小組在越南和寮國交界處的森林裡發現了一隻中南大羚,不過當時他們只能從盜獵者窩點處遺棄的一隻形狀怪異的動物頭骨來判斷那是一隻中南大羚。

保護級別

已被列入《華盛頓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1(1994);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6)——極危物種(CR)。

(圖冊圖片來源:名片 , 特寫 , 中南大羚 , 中南大羚及其生境 , 大圖 , 郵票和信封 , 模型和頭骨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