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月1日)叢書名: 中央民族大學國家“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教育民族學叢書
平裝: 2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811086164, 7811086166
條形碼: 9787811086164
尺寸: 20.6 x 14.6 x 1.6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作者:陳·巴特爾 (美國)Peter englert陳·巴特爾,蒙古族,1964年3月生於內蒙古烏拉特中旗。1983年至1990年在內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系學習,先後獲得教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3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獲得教育學博士學位。現為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加拿大研究會會員,獲得2007年度加拿大研究特別獎。訪問加拿大、美國,並與美加多所大學建立學術聯繫。擔任2008年“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論壇”秘書長和2009年國際人類學、民族學大會“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教育與人類文化多樣性”專題會議主席。 長期以來從事高等教育、少數民族教育研究。參與國家級課題兩項,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兩項,負責與國外大學的橫向研究課題一項,組織校內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一個。出版專著一部、主編兩部、參編多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為多元文化高等教育,主要學術興趣涉及少數民族教育、原住民教育、教育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等。
Peter Englert博士,德裔美國人,1949年出生於德國科隆。曾任美國夏威夷大學校長和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副校長。現為美國夏威夷大學地球物理和天文學院教授、亞太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常務委員。還擔任美國教育委員會國際教育分會成員和國際大學校長協會董事等職。近幾年,與中國備高校的交往密切, “北京論壇”和“中國高等教育論壇”的特邀代表,是南京大學、南開大學、雲南大學和雲南民族大學兼職教授。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做了多場有關高等教育全球化,美國高等教育改革、夏威夷原住民高等教育的學術報告。擔任2008年“亞太地區原住民及少數民族高等教育論壇”主席,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開展關於中國、印度高等教育比較以及21世紀國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實踐與政策等橫向合作課題研究。
內容簡介
《守望·自覺·比較:少數民族及原住民教育研究》是美國夏威夷大學資助的“21世紀國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實踐與政策”課題的成果之一。全書按照巨觀、微觀和比較這樣的邏輯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共有6篇論文,從21世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巨觀背景出發,對中國民族高等教育的發展戰略、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思想的轉變、民族學院的組織特性進行了探討。尤為重要的是對民族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主張在民族教育研究中關照民族教育實踐的多民族、多語言、多文化等特性,體現文化公平的原則;中篇共有7篇論文,以蒙古民族作為個案,把蒙古民族教育的演變置於歷史發展、文化變遷和族際交往的時空中進行了梳理。對學術界有所爭議的元代書院官學化、科舉考試的時斷時續等問題進行了文化闡釋。此外還對蒙古族貧困大學生的助學貸款、蒙古族學生雙語、三語學習態度等問題進行了分析;下篇共有6篇論文,把研究視野擴展到國外,對於與中國世居少數民族具有很多共同性的加拿大印第安人和紐西蘭毛利人的教育自治與語言復興運動進行了論述,還對中國與加拿大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發展模式進行了比較,以期為中國少數民族教育研究開闢一個新的領域。此外,對教育人類學中學校民族志的“文化中斷論”、“文化差異與文化衝突論”、“文化一生態理論”、“民間成功理論”等觀點進行了評述。目錄
上篇 朦朧守望:中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關於21世紀初我國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思考
民族教育研究中的跨文化因素與心理測量
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思想和觀念
關於我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思考
歷史與比較中的我國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中國民族學院的歷史演變及其組織特性
中篇 文化自覺:蒙古民族文化與教育
關於蒙古族兒童雙語及三語學習態度的調查研究
高校收費條件下蒙古族貧困生助學貸款的調查研究
試論蒙古民族傳統文化的形成、變遷及其特點
元代書院官學化的歷史文化解釋
試論蒙古民族傳統遊牧文化知識形態及其教育形式
蒙古民族高等教育演變的歷史軌跡
元代科舉考試時斷時續的文化解釋
下篇 比較借鑑:國外原住民及少數民族教育
試論自治領成立前加拿大土著人的教育——以印第安人為例
加拿大土著民族文化的人類學反思
從民族大學的建立看中加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發展模式的異同——以中國中央民族大學和加拿大第一民族大學為例
加拿大印第安人控制印第安人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紐西蘭毛利語言復興與原住民教育
論學校民族志的研究取向——對少數民族兒童學業成功與失敗原因的理論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