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石山村

戰敗後,餘部在此壘石築寨;圍山固守,得名“宇石寨”。 18年後,小華燈結婚當天,他的父親特到宇石寨銀杏樹下,奉上雞鴨三牲,一踐18年前之諾。 胡擁軍回家後,自己肚痛難忍,昏倒在地,送到醫院住院3天,耗資3000元,未見好轉。

宇石山村

地理位置

山形如獅,壁立,岩居半山腰,絕頂有二池,俗稱天池,不竭不溢。天將雨,則岩垂滴流、天池霧起,以占雨甚驗,故又名“雨石”。
東西北三面絕壁,南面是條石壘成的5米高、1米厚的寨牆,門洞上方一塊砂礫岩石上刻有“宇石山村”四個大字,與東西北三面山脊上築就的石頭城廊蜿蜒相連,仿若巨龍環繞。(現存題字由張大千老師曾熙所書)

歷史記載

據縣誌記載:清鹹豐五年(1855),衡陽人民積極回響太平軍的反清起義鬥爭,衡陽縣境燈芯沖、太和沖、寺田、渣江、鹽田橋、城坪沖、牌樓沖等處都有反清活動。同年五月二十一日夜,農民領袖王甲聚眾數百人於洪羅廟,擁方工人李嗣勃為“勃王”,郭八為“將軍”,沈蹣、徐升為“謀主”,準備起義。後李嗣勃託辭臨陣逃走。王甲、沈蹣等仍在金華山“擇日起事,旋殺縣征糧者一人祭旗,出兵渣江”(縣丞駐地)。“縣丞先走,焚其空廨”燒毀渣江縣丞署,占領洪羅廟,被知縣馮汝棻聞訊後,帶兵圍剿鎮壓,“兵至護林堂(今台源寺一帶),末敢進。”
第二天,魏承柷率兵進剿,殺死起義骨幹300餘人。起義失敗。戰敗後,餘部在此壘石築寨;圍山固守,得名“宇石寨”。起義軍於寨中耕田種地,堅持了三年。其後,一批又一批忍無可忍的豪俠之士在此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劫富濟貧的壯劇。
抗日戰爭期間,周圍數十里的農民為避日寇燒殺搶掠擁擠在此,躲過劫難。那時,還曾是國民黨縣委臨時所在地。
宇石寨是宗教勝地,自唐代開始闢為佛教寺院。由於天災、人禍,寺院屢建屢毀。如今的宇石寨是星燦長老的第四代傳人——南嶽演明法師募資逾1000萬元修築的。
寨內這一株胸圍5米、高20米的神奇銀杏。該銀杏已有1300歲高齡,雖歷經滄桑,仍有旺盛生命力,春天一身綠袍,夏日蟬歌枝頭,秋來白果懸枝,冬至遍地黃蝶。
據當地百姓傳說:1966年春,有位名叫“華燈”的3歲小男孩,他跟著堂姐等到宇石寨頂的禹王廟旁放牛,扯筍時不慎連筍帶人墜入宇石寨,相距10來米的堂姐仿佛看到小華燈是坐在一塊布毯上飄落下去的。果然,落下約100米深的石崖,小華燈居然內外無傷。18年後,小華燈結婚當天,他的父親特到宇石寨銀杏樹下,奉上雞鴨三牲,一踐18年前之諾。
現在該銀杏樹下常有神蛇相護。2004年5月7日,神蛇從樹下洞穴中駛出,被當地人胡擁軍捕獲,後被一個老客商以30元購去後當即放生。胡擁軍回家後,自己肚痛難忍,昏倒在地,送到醫院住院3天,耗資3000元,未見好轉。傍晚,胡擁軍的妻子受人點化,到銀杏樹下焚香禱告,磕頭賠罪,第二天早晨8點,胡擁軍就安然無恙出院了。(此為當地人口傳,不足為迷信之據)
這裡,最早是寺院,解放後曾一度是一所國小的教室,國小外遷後,曾經多年被廢棄,如今又成了佛堂。
岩下石廳正壁中有一清泉,名為“乳泉”,如今仍然叮咚不息,伏流泊動,聲如鈴鍾,悅耳動聽。

歷史

宇石寨座落在石市鄉塔山村的山坳里,占地約100畝.東西北三面絕壁,南面是條石壘成的5米高、1米厚的寨牆,門洞上方一塊砂礫岩石上刻有“宇石山村”四個大字,與東西北三面山脊上築就的石頭城廊蜿蜒相連,仿若巨龍環繞,自唐代開始闢為佛教寺院.
寨內有一株胸圍5米、高20米的神奇銀杏.該銀杏已有1300歲高齡,雖歷經滄桑,仍有旺盛生命力,春天一身綠袍,夏日蟬歌枝頭,秋來白果懸枝,冬至遍地黃蝶.1966年春,才3歲的小華燈跟著堂姐等到宇石寨頂的禹王廟旁放牛,扯筍時不慎連筍帶人墜入宇石寨,相距10來米的堂姐仿佛看到小華燈是坐在一塊布毯上飄落下去的.果然,落下約100米深的石崖,小華燈居然內外無傷.18年後,小華燈結婚當天,他的父親特到宇石寨銀杏樹下,奉上雞鴨三牲,一踐18年前之諾.現在該銀杏樹下常有神蛇相護.2004年5月7日,神蛇從樹下洞穴中駛出,被當地人胡擁軍捕獲,後被一個老客商以30元購去後當即放生.擁軍回家後,自己肚痛難忍,昏倒在地,送到醫院住院3天,耗資3000元,未見好轉.傍晚,擁軍的妻子受人點化,到銀杏樹下焚香禱告,磕頭賠罪,第二天早晨8點擁軍就安然無恙出院了.
銀杏樹後絕壁之下有一寬約80米、高約2.5米,深約8米的虹形岩洞,從洞內牆基不難看出,這個岩洞曾被砌隔成近20間的小屋,相傳古代戰亂時期,曾有數百先民在此避難.
銀杏樹前是宇石寨寺星燦長老的第四代傳人——南嶽演明法師募資逾1000萬元修築的大雄寶殿.全部設施分三期共需投資3000萬.是我縣規模最大的佛教聖地.
宇石寨自唐代開始闢為佛教寺院,歷史悠久,清代再次擴建為三條門進出的寨舍和防護牆,現寨門人跡罕至,寨碑倒塌,防護牆依稀可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