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壇雜誌社

學術論壇雜誌社

《學術論壇》雜誌社國內標準刊號:CN 45-1002/C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4-4434郵發代號:48-35是廣西社科類創刊最早的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由廣西社會科學院主辦。二十多年來,刊物始終堅持 科學發展觀,開展理論探索,鼓勵學術爭鳴,刊登了不少有較高學術造詣的社科理論文章,培養了一大批社科理論人才,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雜誌社

刊名:學術論壇

Academic Forum

主辦:

周期:

出版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4-4434

CN:45-1002/C

郵發代號: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學術論壇

創刊時間:1978

該刊被以下資料庫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榮譽:

社科雙效期刊

Caj-cd規範獲獎期刊

簡介

《學術論壇》刊物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貫徹科學發展觀,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學術論壇》已被列入“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並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廣西優秀期刊一等獎”、“廣西十佳社科期刊”等殊榮 。

《學術論壇》雜誌社被全國各省市的大學及圖書館收藏訂閱,並被台灣大學和香港大學圖書館列為長期重點收藏刊物。2005年,我刊的部分文章還被香港特別行(zheng)作為公務員考試的題目,《學術論壇》的學術影響力正逐年提高。

《學術論壇》雜誌社2003年來,已有150篇文章分別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權威報刊轉載。在2006年3月5日《光明日報》公布的2005年度《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量排名中,《學術論壇》有35篇全文轉載,名列社科院、社科聯主辦期刊排名第23名。《學術論壇》已經成為廣西社科類期刊的第一品牌,在全國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目錄

哲學 、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學、文學、語言學、教育學等基礎欄目,又能結合時代要求,開設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新農村建設等專題欄目,是從多學科、多角度結合的高度,全面、系統、深入反映廣西乃至全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最新成果的一個重要學術平台。

辦刊

《學術論壇》雜誌社堅持(si)想性、理論性、學術性及套用性的辦刊原則,歡迎理論實際,學術結合時代,追蹤社會(si)潮、理論前沿和學術熱點,研究改(ge)開放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稿件。

《學術論壇》雜誌社注重文章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除系統研究某一重大理論和學術問題的稿件篇幅可以稍長一些外(不超過8000字),尤其歡迎廣大作者惠賜觀點鮮明、材料翔實、論據充分的短小精悍的佳作。

收錄

《學術論壇》雜誌社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中國期刊網”,系《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

《學術論壇》已被列入“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版,在99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中排第54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並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廣西十佳社科期刊”(第1-5屆)、“廣西優秀期刊一等獎”、“《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等殊榮,部分論文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成為廣西社科界公認的學術性強、編輯規範的有影響力的學術刊物,能代表廣西學術期刊的最高水平。

要求

為使刊物編排規範化,敬請作者在來稿時提供:

(1)200字以內的內容摘要;

(2)3~8個關鍵字;

(3)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務、職稱 、學位及研究方向);

(4)注釋(用頁腳註)或參考文獻(請標明著者、著作題名、出版社、出版年、卷次、頁碼);

(5)作者地址、郵編。

查稿

新聞出版總署

權威網站 權威網站

封面

學術論壇 學術論壇

(雜誌封面僅供參考,每期不同)

論文參考

馬克思主義研究
(1)走出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認識誤區 龔先慶 郭國祥
(4)胡錦濤信息網路思想述論 寇清傑 鄭興剛
(9)基於辯證圖式伸張解放政治的辯證烏托邦話語——哈維的《新自由主義簡史》給馬克思主義的啟示 付清松
政治學研究
(14)社會主義在中國發生的歷史與邏輯起點及演進過程 王愛雲
(1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哲學分析 王前軍
(23)應急管理標準化與靈活性兼容體制的探索——基於省級政府的研究 王柳
(30)論同級領導關係特徵及其關係協調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曹迎 余仰濤
(35)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 梁燕雯
(39)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思考 袁美榮
法學研究
(43)可為與不可為:論即時通訊服務商的信息審查監管義務——兼評“QQ相約自殺"案 李曉秋
(50)美國身份盜竊的最新發展趨勢 馬改然
(56)論公司股東的直索責任 王鍇
(63)論網路環境下著作權的擴張與限制 林沛文
(68)論契約解除中的契約目的不能實現 原蓉蓉
(73)試論《反假冒貿易協定》的達成對我國的影響 周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